神經根型頸椎病診斷及鑑別診斷

今天是教師節,長期的伏案寫作,批改作業等會使我們教師朋友罹患各種慢性病,現將勁椎病中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診斷及鑑別診斷分享給大家。

診斷

主要依據有:

1.具有較典型的根性症狀

包括麻木及疼痛等,且其範圍與頸脊神經所支配的區域相一致。

2.壓頸試驗與上肢牽拉試驗

多為陽性,痛點封閉無顯效,但診斷明確者勿需做此試驗。

神經根型頸椎病診斷及鑑別診斷

3.影像學檢查

X線平片可顯示頸椎曲度改變、椎節不穩及骨刺形成等異常所見,MRI檢查可清晰地顯示局部的病理解剖狀態,包括髓核的突出與脫出、脊神經根受累的部位與程度等。

神經根型頸椎病診斷及鑑別診斷

鑑別診斷

頸脊神經共有8對,並支配不同部位,因此當其受累時,視受累部位不同而症狀的分佈與差異較大。在臨床上,以頸5~8脊神經根受累較多,故以此為重點對易混淆的疾病鑑別。

本病應與頸椎骨骼實質性病變(結核、腫瘤等),胸腔出口綜合徵,腕管症候群,尺神經、橈神經和正中神經損傷,肩關節周圍炎,網球肘及肱二頭肌腱鞘炎等以上肢疼痛為主的疾患相鑑別。

必須將本病的根性痛與乾性痛(主要是橈神經幹、尺神經幹與正中神經幹)和叢性痛(主要指頸叢、臂叢和腋叢)相區別。

亦需將本病的根性肌力障礙與乾性及叢性肌萎縮相區別,並應與脊髓病變所引起的肌力改變相區別。必要時可行肌電圖或皮質誘發電位等檢查以資鑑別。

歡迎各位朋友關注大眼,祝所有的教育工作者節日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