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乾隆皇帝御用紫砂高手

一笨

一痴。

清代康雍乾时期,国力昌盛,宜兴紫砂的发展更是进入一个空前的繁荣时期。宜兴紫砂进贡内廷,备受帝王和宫廷人员的青睐,一时间成为风靡宫廷的艺术品。

乾隆皇帝的御用紫砂匠人中有“一笨”和“一痴”,笨和痴在这里都不是贬义词,只说明此二人对于紫砂的痴迷与执着,他们便是笨岩与壶痴。他们共同为皇家定制紫砂器,可见二人技艺之高超。

笨岩。

笨岩,为之雅号。清代皇室御用匠人,其泥堆绘技法极为高超,受到皇家赏识,所制多送至宫廷造办,为一代堆绘大家。具体生平同样无考。

清代乾隆皇帝御用紫砂高手

清乾隆 笨岩制紫泥泥绘王维诗意瓜棱壶

此壶器形文雅别致,呈瓜棱形,盖钮作老树枝干,并于盖面点缀枝叶,意趣横生。壶之两面分别泥绘诗文景物,极具立体感。“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系唐代诗人王维的《鹿柴》。

清代乾隆皇帝御用紫砂高手

清乾隆 笨岩制紫泥泥绘王维诗意瓜棱壶

另一面则堆绘清雅屋舍,摇曳芭蕉,遒劲老松,疏朗有致,与王维诗文搭配的天衣无缝,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呈现出一派清新淡雅的田园气息。全作诗文、泥绘、器形三者一味相承,搭配的相得益彰,颇有醉情于田园之间的野趣。

清代乾隆皇帝御用紫砂高手

清 笨严款御製虚扁壶

此把虚扁壶壶盖装饰模仿铜镜风格,两圈细密的回纹分饰壶盖的中部和底部,中间部分运用堆塑手法饰以几朵简单的折枝花纹样,耳把、弯流和壶身如为一体,坚实而有分量。壶体虽形扁,整体气度却端正饱满,将虚扁应有的书卷之气表现得极为精准。

清代乾隆皇帝御用紫砂高手

清 笨严款御製虚扁壶

此壶最为难得且令人惊叹的部分乃是壶体四周的纹饰,依旧是以回纹作为印文装饰,三条工整的回纹将整个壶体分为了上下两个部分。上部用篆书堆塑“御制‘学仙笑彼金盘妄,宜咏欣兹玉乳浮’”十六字,诗句选自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乾隆皇帝御笔诗《荷露烹茶》。

回纹下半部分两侧均堆绘花草纹样,一侧为荷花图案,乃是与壶体上部诗文呼应,即取荷露为引烹制香茗之意,另一侧图案则为“松竹梅”岁寒三友样式,象征坚贞不屈的文人风骨。下部分图案因器形所限只得在绘制时将壶体倒置,工匠应是已将花样了然于胸,且能将一花一叶绘得如此光洁圆润,必是对绘画技艺及紫砂泥性均能熟练掌握的能工巧匠所为。

清代乾隆皇帝御用紫砂高手

清乾隆御制 笨岩款梅竹图诗文筋纹壶

此壶平面作四瓣海堂式,顶作桥钮,盖高隆,边缘起唇。壶颈略高,起唇口与壶盖契合。丰肩,圆鼓腹,向下收拢,底有高圈足,足底亦作唇边一周,与盖、口遥相呼应。

壶流高昂弯曲,壶鋬似耳,前后均衡。壶的钮、流、鋬的外缘,起线三条,挺立如脊,硬朗若骨。整器远观婉转柔和,轮廓浑圆,近看则细节丰富,含力十足,搭配完美,互为映衬。

清代乾隆皇帝御用紫砂高手

清乾隆御制 笨岩款梅竹图诗文筋纹壶

此件于筋器上,结合花货理念,又采用堆泥刻绘之法,做三类纹饰,丰富了紫砂壶的文化内涵。

清代乾隆皇帝御用紫砂高手

壶身篆体阳文御制诗,分两面书写,一侧为「御制,生平爱茗饮,石钏煮金芽」,另一侧为「拈得芦同碗,盛来陆羽茶」。

清代乾隆皇帝御用紫砂高手

清乾隆 笨岩款御制虚扁壶

清乾隆 笨岩款御制虚扁壶

宽:17公分 高:7公分

清代乾隆皇帝御用紫砂高手

清乾隆 笨岩款御制虚扁壶

清乾隆 笨岩款御制虚扁壶

壶盖饰如铜镜,有雷纹绕其上,耳把、弯流和壶身如如一体,坚实而具有份量。要将这种份量表现在壶具上,也是要先成就自己,成就自己的涵养、阅历,乃至于生活经验。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重点不在路也不在书,而是心量放开,眼界推远,自己心中便有立志。这种心和眼的空间延展,就是作品的力量。

清代乾隆皇帝御用紫砂高手

清 笨严款御制诗堆泥紫砂壶

清 笨严款御制诗堆泥紫砂壶

该壶为紫砂质地,其泥色配制讲究,呈瓜棱形,如意纽,壶盖雕有梅花;壶身堆泥绘御制诗文“御制生平爱茗饮,石钏煮金芽。拈得芦仝碗,盛来陆羽茶”及山水景物。

泥质较细,呈紫褐色,设计巧妙,做工精道,雕刻精细,底有“笨严”款,款识遒劲。

壶痴。

人之所好,自然不断追求,更有甚者,嗜之如癖,而壶痴便是对紫砂钟情如痴,其为清代制壶高手,传器多为宫廷定制器,但详细生平已无考。

清代乾隆皇帝御用紫砂高手

清乾隆御制 壶痴款段泥方壶(复窑)

清乾隆御制 壶痴款段泥方壶(复窑)

壶段泥为胎,作方形,短颈、斜肩、直腹,方形平盖上接方钮。壶身堆泥绘题诗句若干,并绘荷叶、荷花以饰;盖面上亦于四角泥绘吉祥花卉图案。壶底钤印篆文“壶痴”二字。

清代乾隆皇帝御用紫砂高手

从壶身诗句以及精湛的制工可以推断此器乃是宫廷御制之器,然而由于烧制时温度偏低,发色较浅,后藏者将其复窑重烧,致使表面局部起皮,令人惋惜!

清代乾隆皇帝御用紫砂高手

清乾隆 壶痴款泥绘圆壶

清乾隆 壶痴款泥绘圆壶 此壶鼓腹鼓盖,扁珠钮,盖面中央与颈部皆贴饰一圈泥片,盖上堆贴松竹梅三友。壶腹装饰极为精致,一面堆贴山水人物画,以本色泥堆绘亭台楼阁、苍松翠柏、古树、尽显其中。

一面为铁线篆文。堆贴工艺精细生动,背部篆书以细泥条贴成,诗曰“御制六一泉,孤山侧畔石泓深,泉以人传可用,坡老遗踪寻六一,即今坡老更谁寻。”笔笔含劲,字字端正,技艺高超。

清代乾隆皇帝御用紫砂高手

清中 壶痴款宫廷黑漆描金锭式壶

清中 壶痴款宫廷黑漆描金锭式壶

此壶作古钱锭式,壶钮亦作锭式,通身绘黑漆描金“喜鹊登梅”,“彩蝶飞舞”,壶盖则绘饰蝙蝠,更是巧妙的在钮上绘彩蝶两只。

此壶用段白泥,素胚胎烧制,特别是壶上的黑漆描金绘饰更是符合皇室宫廷风格。

清代乾隆皇帝御用紫砂高手

清乾隆 壶痴款 印包壶

壶体呈方形,包袱内的印玺或印盒轮廓分明,形制规正,包袱褶皱自然,方嵌盖与壶严丝合缝,包袱结为钮,处理恰到好处。

长方形把、方形一弯流,显得刚劲有力,既体现了印玺作为“权力”象征之刚,也反衬了包袱之柔,可谓刚柔相济,堪称精品。

清代乾隆皇帝御用紫砂高手

壶痴款紫泥印包壶

壶痴款紫泥印包壶

壶痴擅制花式壶,尤擅印包壶,传世品亦以印包壶为多。此壶泥质坚结,式度朴雅,以袱结作钮,三弯嘴,方把。包袱布纹褶皱真实自然。

清代乾隆皇帝御用紫砂高手

清道光 壶痴款紫泥四棱方壶

清道光 壶痴款紫泥四棱方壶

紫泥胎质,泥色坚致。器形端庄稳重、比例协调、结构严谨,乃经典造型之一。此壶泥质呈板栗色,纯正紫润,壶身手感极佳。

壶身以细腻紫泥制作,整体线面明朗,修饰讲究,一气呵成。壶身光素,殊不多见,得者宝之。

笨岩与壶痴,从这两人的作品,亦可一窥乾隆皇帝的偏好品味,感受皇家品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