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地董事長張玉良:我們的結構和人家不一樣,很有競爭力

一身西裝,談笑風生。

這是綠地控股(600606.SH)董事長、總裁張玉良歷年來保持的傳統。在業績快報發佈之後的年終媒體會,他會直面各家媒體,細述從業績好壞到戰略優劣,從一年回顧到來年預判的種種。

綠地董事長張玉良:我們的結構和人家不一樣,很有競爭力


談業績:我們的結構和人家不一樣

正值2018年綠地集團總規模破“萬億”、張玉良新近當選“2018十大經濟年度人物”,張玉良如何看待綠地和個人的2018年?

他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綠地經過2015、2016年的深度調整以後,2017年、2018年兩年保持了穩步增長。這個增長包括兩層含義,在轉型的當下,企業的業務規模在成長,而且不單是房地產,多項業務都保持了較好增長。

就數據而言,綠地2018年營業總收入3510億元,同比增長21%;利潤總額242億元,同比增長26%;歸母淨利潤117億元,同比增長29%;基本每股收益0.96元,同比增長30%;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17.33%,;總資產達到10037億元,同比增長18%。

張玉良強調,綠地的結構“和人家不一樣”——“雖然財務的營收是3000多億元,但整個綠地集團去年的營收是6020億元,並且我們把其他關聯產業、驅動產業也放到重要位置,所以整個企業真正經營收入6000個億。”

實際上,如今使用了不同“算法”的綠地仍免不了被施用房地產的眼光,置於“碧萬恆”對比,尤其是以綠地2014年擊敗萬科奪得銷冠,與近兩年房地產銷售排位的緩降作對比。

不過詢問至此,張玉良反問:“我們的結構和人家不一樣,你說我們在哪個陣營?”

他認為,2019年、2020年綠地還會保持比較好的增長。“就單一房地產而言,近幾年綠地注重的是調整結構,注重經營與開發銷售相結合,因而當年的銷售面積和銷售金額增長可能會比其他企業慢一些。”

的確,從綠地的業務結構可以看到,目前綠地已把城市功能項目、產業項目,跟房地產開發結合,這與其他企業差異較大。

“綠地是對整個區域、整個城市進行整體開發,而非單一的建房、銷售。”

張玉良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綠地的房地產業務還在調結構。在他看來,就業務結構而言,綠地很有競爭力。

“我們始終可以保持穩定增長,去年制定了未來三年5000億的目標。”

談產業:我們希望成為城市功能的打造者

作為企業掌門人,張玉良用26年時間將一個2000萬註冊資本的公司,發展到萬億資產規模。他直言:“我們這種公司創立時就在的創始人,對公司是很有感情的。”

或許正因如此,他更有想法,也更敢有想法。

4年前,張玉良決意擺脫單一房地產商標籤,堅持推產業協同,通過核心產業的重組升級和協同優化體系。用張玉良的話說,是“政府出地,企業出力”。

或許在他看來,這是房地產業進入瓶頸期後,還能邁入“萬億時代”持續增長的必選項。

張玉良表示,過去房地產企業只負責建房,一系列配套均由政府完成。如今政府只負責投資,企業負責打造各項城市功能。

市場改變了,所以思路發生了變化。張玉良表示:“我們用城市功能項目、產業項目來跟地方政府共同發展,這樣就得到地方的擁護和支持。我們也能借助地方的力量、城市的規律,成為城市功能的打造者。”

而綠地目前重點推行的城際空間站模式,正是上述思路的落地。

在58安居客首席分析師張波看來,這其實是城市運營商的概念。

如今企業不只承擔拿塊地開發的功能,部分地方政府以土地作為條件,要求房企承擔整個城市的區劃功能,除了做公建配套之外,還需要承擔更多的城市功能設施建設任務。

不過,一般來說,只有兩類房企才能得到“青睞”,一類是大型龍頭企業和房企,第二類是地方性龍頭企業。

談預期:未來大基建和房地產會“四六開”

綠地“地產+”的打法,直接訴求其實就是增強地產板塊的競爭力。

張玉良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自去年第三季度以來,市場下滑趨勢明顯,無論是省會城市,還是三四線。也是由於整個市場的下滑和內部運營效率的問題,使得綠地的年終成績與年初的目標有一定差距。但也是受到產業協同的帶動,同時經營酒店、商店、會展等具有城市功能的產業,使得綠地的核心競爭力沒有受影響。綠地最核心的ROE(淨資產回報率)比上一年增長30%,這是綠地去年提升最快的指標。

與此同時,作為與房地產並列的兩大核心產業之一,綠地的大基建去年收入2700億元(房地產近4000億元),接下來二者的收入比,差不多會達到“四六開”狀態。伴隨全國化佈局的完成,接下來要做全國性商業,行成大基建全產業鏈的競爭佈局。

“總體我們認為去年(業務)完成得不錯,交出的答卷也比較滿意。”張玉良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