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報導|建築商張玉良

觀點地產網 “以後我會是中國最大的地鐵投資公司。”三年前,張玉良曾在公開場合這樣調侃自己,雖然玩笑成分居多,但至少從目前綠地的業務發展來看,張玉良也早已不是一個純粹的地產商。

8月14日,綠地集團宣佈,綠地控股通過股權收購方式,以14.9億元受讓改制後的天津建工集團65%股權,重組改制後的天津建工集團也於當天正式成立。

公開資料顯示,天津建工成立於1952年,主營業務包括建築施工、房地產開發與不動產經營、科技與金融服務三大產業。

對於混改後的天津建工,張玉良提出的目標是,到2020年,天津建工主營業務收入超過500億元,2025年則要超千億。

這也是綠地將大基建作為“一主三大”產業之一後,連續四年參與建工企業的混改。2015年-2017年,綠地曾先後控股貴州建工、江蘇省建和西安建工。

而綠地最新的業績報告顯示,2018年一季度,該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748億元,其中,房地產實現營業收入312億元,同比基本持平;基建產業則實現營收345億元,同比增長67%,新增項目總金額613億元,同比增長47%。

值得注意的是,綠地在大基建業務上的營收首次超過地產主業,67%的增速也反映出這一業務規模的快速擴張。

某種程度上,每天周旋於政府簽約的張玉良更像一個建築商,造地鐵、建小鎮,打造城市天際線。

另一方面,當地產銷售增速放緩,有著規模野心的張玉良需要一個大而穩定的業務將綠地始終維持在行業前列,而基建或是最合適的選擇。

綠地的大基建進化

若要追本溯源,如今的許多房企都曾經歷過靠建築起家的階段,比如中海的母公司中建系,綠地也不例外。

1992年,以投資城市公共綠化和參與舊城改造與動遷房建設為主業的綠地,開啟了在地產行業的原始積累階段。5年後,完成改制的綠地才正式確立以房地產為主業。

隨後的地產黃金時代裡,綠地在不同階段扮演著從追趕者、領頭羊,再到陪跑者的角色,地產業務始終是它盤踞於行業前排的重要籌碼。

不過,隨著行業發展,張玉良已無法滿足於單一業務的增長,在“萬綠之爭”成為歷史後,綠地亟需一個與房地產有著相同體量,甚至更大規模的業務,以保持行業第一梯隊的地位。

2015年,綠地首次提出以房地產為主業,大基建、大消費、大金融為三大協同發展業務的“一主三大”戰略。次年8月,綠地更發佈《大基建板塊發展規劃綱要2016-2020》,這是綠地將一主三大定為公司戰略後,首次對單一產業發佈規劃。

顯然,規模追逐戰中,基建成為張玉良的又一籌碼。為此,他選擇的方式是以參與國企混改的模式收購建工集團。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不完全統計,為發展大基建業務,綠地先後完成了五次重要收購,總計斥資超過55億元。

2015年6月,綠地集團以12.1億元為對價對貴州建工實施增資擴股,完成收購後持有其70%的股權。綠地同時約定,在一年內向貴州建工管理層及核心員工釋放19%的股權,以形成多元化持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結構。

2016年2月18日,綠地集團通過綠地城投以9.625億元收購江蘇省建55%的股權,實現控股。

2017年9月26日,綠地與西安市國資委就投資控股西安建工簽署協議,正式參與其混合所有制改革。其中,綠地投資10.7億元,以增資擴股方式收購西安建工66%的股權並實現控股,西安市國資委則持有剩餘的34%股權。

最新宣佈的收購中,綠地以14.9億元受讓改制後的天津建工集團65%股權,實現對天津建工的控股。

值得一提的是,2015到2016年間,綠地還先後兩次增持H股上市公司園林景觀設計建設服務供應商“博大綠澤”,合計斥資約10億港元,成為其並列第一大股東,並計劃將其打造為大基建板塊內重要的“園林業務平臺”。

不斷收購透露出張玉良對規模的迫切追逐,而在2016年發佈的《大基建綱要》中,綠地就已明確提出,“大基建板塊2020年要實現4000億以上的業務規模,佔據整個集團的半壁江山。”

事實上,在2015年,綠地大基建才剛剛完成426.62億的營業收入,也就是說,要實現4000億大基建營收目標,綠地需要再5年間使業務規模增長近10倍,年複合增長率要達到55%。

或許,在張玉良心中,對標中建系、中鐵建、中交系,打造“中綠建”產業集團才是這位滬系“紅頂商人”目光所及。

基建、地產春與秋

當地產調控成為常態,金融環境持續緊縮,總有言論喊出,“地產行業已由盛夏入秋”。

另一方面,7月下旬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釋放的“放水”信號中,基建成為最被看好的行業之一。在8月初舉行的2018博鰲房地產論壇上,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就表示,“從近一輪的政策調整來看,基建投資是受到支持的”。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統計顯示,2015-2017年間,當綠地的房地產營收處於較慢增長時,其基建業務始終保持著較快的營收增速。其中,3年間,綠地地產業務的營收同比分別增長-11.23%、45.6%、7%,而基建則為70.52%、79.53%和37%。

受此影響,從2015年的20.57%到2018年第一季度的46.12%,基建業務的營收佔其總體營收的比例始終處於上升階段,甚至更有超越房地產業務規模的趨勢。

值得一提的是,得益於基建業務營收的補充,2017年,在地產營收同比增長只有7%時,綠地憑藉基建這個新晉的千億級業務,完成了2904億元營收成績。雖然離張玉良定下的3000億目標還有差距,但也保證了綠地整體營收實現雙位數的增長。

除了規模上的促進,對綠地而言,基建業務的意義遠不止於此。有綠地內部人士就對觀點地產新媒體指出,在拿地、獲取低價大項目上,基建板塊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作為其中的標誌性事件,在2016年初成功控股江蘇省建後,同年10月,綠地就成功中標南京地鐵5號線工程PPP項目,合同總價達196.13億元,成為彼時該公司中標的最大規模基礎設施投資項目。

以PPP模式參與城市基建和產業開發,不僅能夠獲得地鐵沿線的土地,還可以通過投資、開發地鐵,涉足地鐵上蓋、地鐵商場的開發、建設、運營,以及地鐵車廂廣告運營等多項業務。

隨後,綠地先後簽約了國內多條地鐵線路的建設,此外,綠地還參與了寧波杭州灣新區綜合開發項目、河南垣澠高速公路項目,以及多個城市的高鐵項目。2017年,依託大基建基礎,綠城進入“特色小鎮”領域,並獲得近5萬畝土地的佔有量。

另一方面,綠地相關人士向觀點地產新媒體透露,通過收購省級建工企業,除了產業層面的協同作用外,團隊人員在本地的豐富資源,某種程度上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不過,作為房地產上游行業,基建業務的毛利表現還遠不及地產的水平。

數據顯示,在綠地的基建板塊中,其毛利率基本維持在7%以下,不到地產業務的四分之一,甚至更低。也正因為此,綠地整體的毛利率被拉低至14%左右。在資本市場看來,這顯然不是一家房企正常的毛利表現。

顯然,在規模與利潤無法做到兩全之時,致力於將綠地做大的張玉良會更傾向於前者。

距離“中綠建”有多遠

從單一做地產主業,到一主三大戰略,基建行業巨大的市場對綠地而言無疑是保證規模的“稻草”。不過,在打造“中綠建”的野望前,60歲的張玉良顯然還有許多路要走。

官方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中國建築業總產值達到21.4萬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50%。與不斷整合的地產行業相比,龍頭基建企業的市場佔有率則顯得更為集中。

以中國建築、中國鐵建、中國交建等老牌央企為代表,其中,中國建築以建築業務新籤合同額2.2萬億位居行業之首,期內,該公司的營業收入也首次突破萬億至10541億。

相比之下,雖然綠地近幾年基建業務始終保持較快增速,但無論是新籤合同額,還是營收額,距離行業龍頭依然有較大距離。

另外,從業務結構上來看,中國建築等從成立最初至今,建築業一直是其無法動搖的主業,擁有從產品技術研發、勘察設計、地產開發、工程承包、設備製造、物業管理等完整的產業鏈條,在建築承包領域具有絕對優勢。

在建築板塊累計了一定基礎後,中國建築才逐漸孵化出包括中國海外發展、中海宏洋等在內的房地產上市平臺;中交建旗下則擁有中交地產、綠城中國、中國住房等地產開發業務品牌。

從這一層面出發,地產從來是綠地的主業,除了提升集團整體規模,協助地產業務更順利展開才是其發展大基建板塊的本質邏輯。因此,這也決定了很長一段時期內大基建依舊是作為輔助地位的三大業務板塊之一。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對觀點地產新媒體指出,通過不斷控股建工類企業,綠地正在著力打造原本薄弱的基礎設施全產業鏈服務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綠地提出5年間使基建業務規模增長近10倍的目標中,也足見張玉良要做好一個建築商的野心。

原報道 | 用事實說話,用客觀、深入的態度記錄和報道;洞察全局,綜合分析,運用材料與數據,還原真實。

本文源自觀點地產網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