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藥方——希望(讀史鐵生《命若琴絃》有感)

生命的藥方——希望(讀史鐵生《命若琴絃》有感)

行走在漫長的人生路上,我們每個人都有著追求的目標,也有著各自的信念支柱。也許,我們追逐的夢想和信念的支柱不盡相同,但我們很清楚,那些我們一直堅持的,才是我們活著的希望,才是我們人生意義的全部所在。­

史鐵生的《命若琴絃》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師徒關係的老瞎子和小瞎子,兩人常年走村穿寨,以說書為生。不論炎夏還是寒冬,師徒二人的腳步從沒間歇過。他們捱過凍,受過餓,更經受著內心孤寂的煎熬和折磨。他們的全部只有一把三絃琴,他們的命也就在那幾根琴絃上。由於在野羊坳說書,小瞎子結識了村裡的小妮子蘭秀兒,從此,正值青春的小瞎子的心開始不安定起來。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們師徒二人再次來到野羊坳,師傅終於彈斷了他一直渴盼的第一千根琴絃;而小瞎子也由於和蘭秀兒更多的接觸而喜歡上蘭秀兒以至於無法自拔,老瞎子幾番勸阻都無濟於事。為了能看一眼這個世界,老瞎子帶著那張被師傅封在琴槽裡五十年的藥方去抓藥;因為師父曾說過,當他彈斷一千根琴絃時他的眼睛就能治好了。所謂的藥房只不過一張白紙的殘酷真相讓老瞎子一下失去了所有活著的希望,正如斷了的琴絃一樣,生命之歌再也無法彈唱。但想起遠方的徒弟在等他回來時,在一個冬天他又來到了野羊坳,只是再也無處尋覓小瞎子的身影。村裡人告訴他,小瞎子在蘭秀兒嫁到山外去的那天便離開了,不知去了哪裡,老瞎子心裡全明白。沒有接受村裡人的挽留,老瞎子去找自己的徒弟,當找到小瞎子時,小瞎子已經奄奄一息了。為了讓他活下去,並且快樂的活下去,老瞎子把那張“藥方”又一次封進了小瞎子的琴槽,像當年自己的師傅一樣告訴小瞎子只要彈斷一千二百根琴絃就可以去抓藥了,也就可以看到這個世界了。其實到最後那一刻,老瞎子才明白,原來他的命,他的生活的全部意義都在那幾根琴絃上,琴絃沒了,心絃也就斷了,但他沒有告訴小瞎子。他想,也許小瞎子永遠都不會彈斷一千二百根琴絃,也就不會去看那一紙空文了,而是永遠扯緊歡跳的琴絃。­

生命的藥方——希望(讀史鐵生《命若琴絃》有感)

不知為什麼,看完這篇小說時竟有一種想流淚的衝動,也許是為那一瞬間的頓悟而感動,亦或許是為了那位師傅盼了五十年之久的夢想的破滅而哀婉、心痛。一個人的生命就如一根琴絃,繃緊了才能彈出悅耳的曲子,而當失去能拉緊琴絃的力量時,生命也就如琴絃一樣失去了它的意義,信念的支柱倒塌的瞬間,生命也即將完結。­

我們都是行走在路上的追夢者,和那兩位師徒不同的是,我們擁有光明,我們可以看清這個世界,不會把海洋聯想成“漫天排開的水鍋”,更不會費盡心力仍不解何為“曲折的‘油狼’”;但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生命,都因心中存著一份可盼得、可想的、可以去追逐的夢而存活著。當小說的結尾解開那一張空白的藥方的謎團時,一切都顯得那麼的蒼白、荒涼。老瞎子一生的希望就是為了能看一眼這個世界,感受一個正常人的生活,然而慘白的結局讓老瞎子生命之弦瞬間崩斷,生命中再也沒有什麼能讓他的心絃再次拉緊。那一刻,他才明白師傅為什麼說“咱的命就在這根弦上”,那一刻,他才真正懂得那句“人的命就像這琴絃,拉緊了才能彈好,彈好了就夠了”的意味。一個虛設的希望,不可能實現,但卻陪伴他走過了一生;如今,那個希望不再時,他才明白,原來自己的快樂就在以往那些奔奔忙忙、興致勃勃的翻山、趕路、彈琴乃至焦慮的生活當中。只是,他彈斷了他不該彈斷的第一千根琴絃,也彈斷了他的心絃,彈斷了他活著的希望。­

命運如一口鐘,不斷地輪迴,一切猶如當初一樣在小瞎子身上上演,老瞎子明白師傅說過的那些話的含義,更明白慘白的結局包含的人生道理。到了最後,他終是沒能看一眼這個世界,但事實上他“看”得比誰都明白;漫長的五十年的等待,一根根彈斷的一千根琴絃,他終是明白了一個道理:希望,便是生命的藥方。­

“我想睜開眼看看,師傅,我想睜開眼看看!哪怕就一回。”­

“那就好好彈你的琴,一根一根盡力彈吧,記住,得彈斷一千二百根。”­

“也許,小瞎子永遠都彈不斷那一千二百根吧”,老瞎子想。白骨一樣的眼睛再次望向那蒼白的天空,大雪依舊飄著…

生命的藥方——希望(讀史鐵生《命若琴絃》有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