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學一味中藥——白側耳

白側耳,中藥材名。本品為虎耳草科植物白鬚草的帶根全草。全年可採。功能主治為:鎮咳,止血,利溼,治虛勞咳嗽,咳血,吐血,亦痢,白帶,疔瘡。

每天學一味中藥——白側耳

別名:白耳菜、叫天雞(《貴州民間方藥集》),光板、金苦板(《浙江中藥資源名錄》),蒼耳七,金錢燈塔草(《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藥材性狀:

根莖呈不規則團塊狀,棕褐色,具多數不定根、鱗片及葉柄殘基,頂端被毛。莖圓柱形,長3-28cm,直徑1-2mm,有縱稜,質脆,易折斷。

每天學一味中藥——白側耳

每天學一味中藥——白側耳

葉皺縮,基生葉完整者呈腎形或心形,長2.5-6cm,厚紙質,葉柄長達16cm。莖生葉1片,圓形,基部心形,抱莖。花黃色,單生莖端。有時可見橢圓形蒴果。氣微,味甘。

性味歸經:肺經。辛;苦;寒

功能主治鎮咳,止血,利溼,治虛勞咳嗽,咳血,吐血,亦痢,白帶,疔瘡。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4錢(鮮者1-2兩)。外用:搗敷。

每天學一味中藥——白側耳

刺芹側耳

相關配伍:

①治久咳成癆:白側耳二錢,鹿銜草二錢。燉豬肺服。

每天學一味中藥——白側耳

鹿銜草

②治久咳吐血及婦女白帶:白側耳五錢至一兩,水煎或燉雞服。

③治銅錢癬:鮮白側耳根一兩,在火上稍燻烤片刻,揉搓成團,擦患處。

備註:此外,在貴州民間作白側耳者,尚有同屬植物雞眼梅花草的帶根全草。植物形態詳"雞肫草"條。

每天學一味中藥——白側耳

白側耳

每天學一味中藥——白側耳

雞眼梅花草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我們詳細的學習了關於白側耳相關知識,我們知道了白側耳具有鎮咳,止血的功效,白側耳針對虛勞咳嗽,咳血等症狀也十分有效。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關於中藥的相關知識,別忘了關注小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