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利!摺疊屏的最大贏家

摺疊屏的概念火了大半個月,許多個股至今都已經創出了不可思議的高價。

暴利!摺疊屏的最大贏家

三星華為雖然都紛紛發佈了首款摺疊屏手機,但畢竟是萬元以上的天價,短期內也很難看到有什麼大的銷量成績。

投資者不免開始懷疑,這些股價是否真的太貴了?

在紛繁複雜的形勢中,君臨清楚一件事情:

熱鬧終會過去,主題概念的炒作最終會讓位給擁有長期競爭力的企業,這些企業會從迷霧中跑出來,一直跑下去。

君臨希望做的,就是找到那些能跑遠路的好公司。

最近一段時間,君臨對柔性屏產業鏈以及投資機會展開了深入研究,今天我們研究的對象,則是精測電子(300567)

1

精測電子可以說是京東方的貼身小弟。

2013年到2017年,對京東方的收入佔其總收入的比例分別是71.45%、75.22%、34.85%、53.13%、61.08%。

沒有京東方,就不能活。

其中緣由以及利弊,後文會有解讀,先說一點,能夠這麼依賴京東方,肯定有個前提-自己配得上京東方。

有金剛鑽,別人才能讓你攬瓷器活。

精測電子確實有這個金剛鑽。

他的主營業務是提供面板以及模組的檢測設備。

LCD(液晶)面板的製作分為三個步驟,OLED也類似:

1、Array(陣列)製程,製造玻璃基板;

2、Cell(成盒)製程,在基板上做出液晶空盒,注入液晶並切割,貼上偏光片,做成面板;

3、Module(模組)製程,把LCD面板與驅動芯片、電路板、背光源等組件邦定連接,做成模組。

在這三個過程中,時不時要對基板、面板、模組進行各種檢測,以確保產品各項參數正常。

檢測設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精測電子就是國內頭牌。

很多公司的老闆是銷售出身,精測電子也一樣。

在成立精測電子之前,其創始人彭騫先後在廣州和武漢的設備廠家做了多年銷售以及管理工作,小有成就。

銷售做的好的人,大多有闖勁而且對市場有敏銳的嗅覺。

2003年,京東方收購了韓國現代公司2代、3代和3.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就此開啟了轟轟烈烈的中國面板產業。

2006年,彭騫注意到,隨著國內液晶屏的興起,相關的檢測設備是個不錯的生意。

這些東西當時被日韓臺等地廠家壟斷,價格昂貴、利潤豐厚,外企對中國面板公司還跟大爺一樣。

類似的故事我們聽了很多,接下來就是出現一個能盤外國人的中國公司給中國長臉。

2006年,彭騫一邊工作,一邊成立了精測電子。

也跟很多的勵志故事一樣,精測電子在最初的時候極為艱難。

檢測設備在所有的面板設備中屬於中等難度的設備,門檻低於核心設備,但要高於聯得裝備(300545)等企業所做的模組設備。

中國面板產業才剛剛開始3、4年,設備廠家幾乎沒有,精測電子連個模仿的對象都沒有,想招聘業內人士也找不到,要啥沒啥,怎麼造?

就這樣賴死賴活撐了兩年,在經歷了老闆病倒、倒閉式裁員、玩命研發之後,2008年下半年,精測終於推出了合格的產品。

合格的產品有了,銷售出身的老闆就不愁賣。

而且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經歷過生死考驗的精測電子,萬萬沒想到自己一活過來就趕上了中國面板行業真正的爆發。

面板行業大概每兩年有一個週期,2008年週期性低谷加上全球金融危機讓日韓臺地區的面板廠家很受傷,而以京東方為首的中國面板企業則開始複製當年三星和LG逆勢擴張的套路。

順便說一句,面板行業屬於泛半導體行業,生產方式跟集成電路有很大的相似之處,三星就是靠著在集成電路以及面板行業的反週期操作奠定了成為世界頂級科技巨頭的基礎。

而且歷史的經驗表明,無論是集成電路還是面板,行業低谷,正是新的玩家走上舞臺的最佳時機。

回到我們的主題,2008年3月,京東方成都4.5代線開建;2009年4月,京東方合肥6代線開建,項目接連上馬讓大家看到中國發展面板的決心,而接下來的事件更是成為中國面板發展史的重要節點,2009年8月,京東方要在北京建設8.5代線,總投資280億。

暴利!摺疊屏的最大贏家

解釋下世代線的意思,面板尺寸越大,對應的世代線越高。

暴利!摺疊屏的最大贏家

世代線高不代表技術強,但是一般一張玻璃基板至少切割出6片面板,生產線才有經濟效應,大屏成為趨勢。

如果世代線低,一張玻璃基板切割出的面板數量就少,經濟效益不好。

高世代線可以生產更大的玻璃基板,也就可以切割出更多的面板,產量大,對應的單片成本低,經濟效益也就更好。

很長一段時間,中國的面板進口額排在集成電路、石油、鐵礦石之後,位列第四,國家把面板的進口關稅調到只有3%,沒辦法,我們面板需求量很大,自己又不會造。

也因此助漲了國外面板巨頭的囂張氣焰。

可惡的資本主義,從來不以世界人民大聯合為追求。

京東方要開建8.5世代線,再加上此前規劃的幾條生產線,也就意味著未來京東方的產量會大增,當時國外大廠的8.5代線也寥寥無幾。

任由京東方發展,中國市場就將不再完全是日韓臺企說了算。

國外大廠立馬就如坐針氈,紛紛屁顛屁顛地找中國合作。

2009年8月,夏普南京熊貓成立合資公司,向中方出售6代線,並提供8代線技術支持;

2009年8月,LG與廣州市政府簽訂備忘錄,計劃投資40億美元在廣州建8代線;

2009年10月,三星宣佈投資22億美元在蘇州建設7.5代線。

京東方的王炸,逼得國外巨頭紛紛來華建廠,也帶來了示範效應。

2009年11月,TCL(000100)與深圳市政府成立了華星光電。

2010年3月,華星光電的8.5世代線開建,項目總投資245億,這是深圳建市以來最大的單筆工業投資。

TCL的老闆李東生挖來了臺灣面板大廠奇美曾經的電視面板事業處總處長陳立宜和電視面板事業處技術總監陳政嶸,這二位都是面板業的頂尖專家,並以他們為核心組建一支由臺灣工程師組成的技術團隊。

京東方的接連大手筆投入、TCL的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再加上深天馬(000050)、南京熊貓(600775)等企業的項目紛紛開建,大陸面板行業的燎原之勢開始了。

日韓和臺灣的大廠來大陸建廠也讓這把火越燒越旺。

那麼,最開心的人是誰?

絕對不是京東方、TCL、深天馬們,更不是三星、LG、夏普們,雙方要刺刀見紅地互相干。

精測電子這個時候正流著哈喇子坐山觀虎鬥。

憑藉為本土面板企業定製的產品以及優秀的售後服務,精測電子逐漸成為面板檢測設備領域的明星企業,產品幾乎打入所有國內面板企業的生產線。

我們在此前的文章中提到過,設備佔一條生產線總投資的80%,而檢測設備佔設備總投資的20%。

也就意味著,檢測設備佔生產線總投資的16%,以京東方第一條8.5代線280億的總投資測算,檢測設備投入就有接近50億。

時也,命也,運也!

曾經生存都是一種奢望,後來卻享有榮華富貴。

精測電子的運氣實在是太好了,根據Displaysearch的數據,2013年,中國廠商在面板設備上的投資佔全球的比例超過60%,2014年更是高達80%。

而在他半死不活的2008年之前,這個比例只有2%左右。

精測電子完美地抓住了這波牛市。

另一組Displaysearch的數據顯示,2010年-2014年,全球面板設備總投資累計高達320億美元,其中檢測設備大約51億美元。

全球的重心逐漸轉移到中國,中國的重心又在京東方,於是精測電子把自己和京東方深度綁定,活得有滋有味。

依靠中國市場以及京東方,當時精測電子在模組檢測設備領域的全球市佔率做到了60%,而且由於設備大多是量身定製,精測電子的產品毛利率在60%-80%不等。

對於製造業來說,這個毛利率相當恐怖。

2

5年時間,從0做到行業壟斷地位的大哥,毛利率還如此之高,精測電子這是逆天的能耐啊!

其實不盡然。

從入行開始,他的主業都聚焦在模組製程的檢測設備。

前文說了,面板有三個製程,前兩個製程的設備合計佔總設備投資的90%以上,後段模組設備總共只有10%不到,而模組設備中的模組檢測設備佔比就更小了。

模組檢測設備在所有面板檢測設備中的佔比只有5%左右。

按照進入門檻和市場規模排名,最高的Array(陣列)製程檢測設備,然後是Cell(成盒)製程檢測設備,最後是Module(模組)製程檢測設備。

模組檢測設備主要是基於電訊技術的信號檢測,而陣列和成盒檢測設備則主要通過基於機器視覺的光學檢測(AOI)、和自動化控制。

如果不能進入陣列和成盒製程,那麼精測電子永遠只能是小打小鬧,畢竟即便是成為全球模組檢測設備領域的老大了,他的年收入也不過在2億人民幣左右。

真是一陣操作猛如虎,一看工資2500。

於是在2013年,精測電子開始研發新產品,以求進入高端的陣列和成盒製程。

2014年,乾脆直接買來臺灣宏瀨光電和臺灣光達的光學檢測系統和平板顯示自動化設備相關的專利。

這樣,精測電子也就實現了在“光、機、電”三種技術領域的一體化佈局。

在他之前,很少有企業能同時掌握這三種技術。

買來技術的同時,精測也獲得了一些臺灣面板客戶,可謂一箭雙鵰。

現在,精測電子在成盒製程已經實現了較好的成績,在陣列製程也已經有產品推出。

不過,由於光學檢測、和自動化控制檢測門檻較高,下游廠家一般也不會輕易更換供應商,精測電子還得熬兩年。

但這正是精測電子未來的增長點。

暴利!摺疊屏的最大贏家

上圖可以看出光學檢測系統已取代模組檢測系統成為公司第一大收入來源。

暴利!摺疊屏的最大贏家

模組檢測系統其實也在增長,但是增速顯然不及光學檢測系統。

2018年H1,光學檢測系統收入同比增長65.54%,而模組檢測系統同比“只有”32.63%的增速。

3

面板行業是一個技術迭代較快的行業,時不時就會有新的面板批量生產,比如LTPS、IGZO、OLED。

這也就意味著,需要新的檢測設備,特別是在早期,為了提高良率,檢測設備的使用範圍和頻率更高。

未來幾年,潛力最大的是什麼面板?

當然是OLED,包括細分出來的AMOLED、柔性屏、摺疊屏等等。

所以說,OLED檢測設備會是精測電子另一個機會。

精測電子最早2014年介入OLED檢測設備,也有了幾年的技術積累。

中國從2011年開始有了自己的OLED生產線,最初的兩年建廠數量不多,主要原因在於LCD我們都忙不過來,加上OLED技術難度高。

但是這兩年,國內的OLED建設明顯加速,相關的說明,君臨近期的文章講過多次,不再贅述。

如今OLED的東風已經來了,2018年精測電子在OLED檢測設備領域的收入預計破億,相比於2014年的400萬,增長25倍。

業務線的擴張、新型設備的需求、瘋狂的國內建設,催生出的是一個活力滿滿的精測電子。

看看這幾年的業績,真是秀。

暴利!摺疊屏的最大贏家

加權淨資產收益率和總資產報酬率也是相當拽。

暴利!摺疊屏的最大贏家

還有毛利率和淨利率。

暴利!摺疊屏的最大贏家

利潤率高的原因是定製產品較多,但是由於不斷拓展新產品,而新的業務毛利率無法達到過去的水平,所以總體毛利率呈現下降趨勢,但依然相當不錯。

在介紹聯得裝備的時候,我們已經把精測電子和幾家面板設備公司的一些財務指標進行了對比,也能看出,精測電子幾乎就是一枝獨秀。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的2-3年,精測電子大概率還可以保持高速增長。

2019年1月,精測電子非公開發行3.75億元可轉債獲得了證監會通過。

募集的資金是要建設年產340臺套新型顯示智能裝備項目。

這生產線還沒有開建,訂單就排了大半,截止2018年10月末,已籤合同未發貨數量102臺,合同金額1.96億元,已達成意向待籤合同的約56臺,金額約1.35億元。

運勢來了,想不賺錢都難。

唯一能打敗精測電子的,可能只有自身的產能。

好在精測電子上市募投的“武漢FPD檢測系統生產研發基地建設”項目已經建設完成,今年就可以開工生產,產能不足的問題可以緩解。

市場預計未來3年國內檢測設備市場規模會超過700億,其中OLED的檢測設備超過300億,高世代LCD檢測設備超過400億。

而按照技術分類,光學檢測設備也將在2020年前迎來發展高峰,未來3年市場規模超過200億。

如此龐大的市場,精測電子豈能錯過。

4

精測電子幾乎是大陸的獨苗,但在大陸以外有不少對標的企業,比如臺灣的致茂電子,這家企業目前也是大陸面板行業建廠高潮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作為臺灣地區優秀的檢測設備廠家,他的發展路線可以供我們分析精測電子做參考。

1998年-2010年是臺灣面板行業的黃金十年,其中2003-2005年是臺灣面板行業投資增速最快的3年。

2004年,至茂電子進入面板自動化和模組檢測業務,享受到了發展紅利。

2007年開始擴張產品線,並且進入半導體、光伏設備領域。

這樣做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為單一客戶提供全製程的檢測設備,就可以極大增加客戶黏度,同時讓單客收入最大化。

而面板、光伏、半導體,都是屬於泛半導體領域,技術上有相似性,檢測設備也有一定的互通性,這種擴張是合理的。

精測電子其實比至茂電子命好,他幾乎全程參與了中國大陸面板行業的黃金期,有可能還要持續幾年,我們的投資規模也遠大於當時臺灣的投資規模。

跟當初至茂電子一樣,精測電子也從單一模組檢測設備,往全製程檢測設備發展。

2018年,精測電子接連成立了新的子公司,還收購了韓國IT&T公司25.2%的股份,目的是進入半導體行業。

這些都跟至茂電子相似,而至茂電子證明了,這種路線是完全走得通的。

接下來是考驗精測電子自身研發實力的時候了,畢竟新的業務擴展,要有拿得出手的產品。

這一點,君臨倒也不擔心。

創業之初,精測電子差點死在沒有技術上,後來是因為重視研發才有了今天,所以研發早已是精測電子的立根之所在。

研發人員情況:

暴利!摺疊屏的最大贏家

研發投入情況:

暴利!摺疊屏的最大贏家

研發人員佔比以及研發佔收入的比例之高,在A股所有的設備廠家裡面都排得上號。

5

精測電子現在面臨的一大問題是現金流。

最開始,我們說了,他的業務嚴重依賴京東方。

這是一個既聰明又無奈的做法。

從全球來看,面板行業就是一個高度集中的行業,少數幾家公司就幾乎佔據所有的市場份額。

在國內,不要看行業那麼紅火,真正做面板的企業也就那幾家,而京東方几乎佔據半壁江山。

他不指望京東方指望誰?

客戶群體掰著手指頭就能數的過來,還要面對外面的競爭,依靠幾個老客戶活命,所以精測電子一般會給到客戶3-6個月的付款期限。

而下半年,又是業務高峰,這不僅在賬面上形成了較多的應收賬款,還在實質上拖累了自己的現金流。

暴利!摺疊屏的最大贏家

利潤長期到不了自己的口袋,這是個問題。

暴利!摺疊屏的最大贏家

目前行業因為有著巨大的資本投入,一直在滾滾前進,我們是在效仿韓國,寧可鉅額虧損,也要硬撐。

但一旦行業基本面惡化,資金投入不足,最先倒下的可能也就是精測電子這類一直差錢的中小公司。

所以,除非精測電子在技術和產品上取得巨大進步,讓客戶離不開自己,以提高話語權,否則精測電子的收賬問題始終都是一把懸著的刀。

讀到這裡,也許你會想,“這家公司我能投嗎”?

這不是一個拍拍腦袋就能輕易做出的決定,因為除了基本面的機會分析,還需要對財務風險、業績確定性、業務競爭格局等進行更深入的考察。

更多信息可關注“君臨”獲取。

更多成長股分析、行業解讀盡在“中國新一代投資研究服務機構”——君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