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洪亮吉:一生之中如此跌宕起伏的經歷,編劇都寫不出來

公元1799年,按照年號來說是嘉慶三年,但是我們更願意稱它為乾隆六十三年,因為這個時候大清帝國的權力還牢牢把握在太上皇乾隆的手中。

這一年的正月初三,北京城還沉浸在過年的喜慶之中,許多人正享受著康乾盛世所帶來的所謂歌舞昇平。誰也未曾想到,從除夕之夜開始響徹雲霄的爆竹聲,竟成為替乾隆送行的前奏。

這天傍晚,等候清廷接見並給予賞賜的朝鮮、暹羅等國的使臣,等來的是用來製作喪服的白布,這一切都暗示著這位虛歲八十九歲的太上皇已經龍馭賓天了。

論洪亮吉:一生之中如此跌宕起伏的經歷,編劇都寫不出來

乾隆留給的他兒子嘉慶和整個大清國民的遺產有兩個,一個是早已經嚴重腐化的官僚體系,另一個是聲勢浩蕩的民間反抗勢力——白蓮教。

白蓮教起源於元朝末年,本是民間興起的一種社團,雖然信仰佛教,但卻為佛教其他宗派所不容。可是白蓮教藉助彌勒佛降世臨凡拯救世人於水火之中的說法,用來拉攏盤桓於苦難之中的底層百姓卻是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明滅元的過程中,白蓮教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朱元璋取得政權之後,開始對白蓮教趕盡殺絕。儘管明代禁止民間信奉白蓮教,可是白蓮教一直在民間秘密活動,朝廷中時不時傳來白蓮教造反的消息,終於未成氣候。

論洪亮吉:一生之中如此跌宕起伏的經歷,編劇都寫不出來

明清鼎革之後,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白蓮教突然失去了消息,直到乾隆三十九年,白蓮教冒了出來,誰知道這一次冒頭,幾乎動搖了清朝的根基。

老年人喜歡清靜,皇帝不是聖人,自然也不能例外。乾隆越是到了晚年,越是不喜歡聽到國家出現動亂的消息,而那些阿諛奉承臣,投其所好,將所有關於白蓮教的消息一律封鎖,進程給皇帝都是歌功頌德的奏章。

可是想要瞞住一件事太難了,在乾隆八十歲的時候,他聽傳聞說白蓮教已經聚眾鬧事多年,經過核查之後,發現事情確實如此。乾隆龍顏大怒,並下令對這幫匪徒趕盡殺絕。

這個命令一下,樂壞了他手下的那些官員,這些官員貪汙腐化不說,在征剿白蓮教過程中屠殺無辜百姓冒功,一面是銀子越撥越多,一面是匪徒越剿越多。就在乾隆死前的三年裡,剿匪的開銷總共達到七千多萬兩白銀。

論洪亮吉:一生之中如此跌宕起伏的經歷,編劇都寫不出來

這是個什麼概念?大約是大清政府一年的收入。

下面官員忙活著剿匪,朝廷內也沒有閒著,1798年,嘉慶在乾隆的授意下,給翰林和詹士的考試中出了一篇名為《徵邪教疏》的考題。

結果當然不會有什麼建設性建議,不過是稱頌太上皇和皇帝的文功武德。

唯有一份卷子,在稱頌功德的幌子下,說了一些可以平定叛亂的理由。

卷子的作者深刻分析了白蓮教能夠聲勢浩蕩的原因:

白蓮教的大部分人都是平民,這些平民和那些沒有參與造反的平民沒有什麼兩樣。而之所以有的人參與了造反,不是因為白蓮教多麼的具有煽動性,是因為他們就算不造反最後也會被官府逼死。

那些官員們藉著打擊邪教之名,橫徵暴斂,為滿足一己私利,將平民逼成了盜匪。想要平定邪教的叛亂,首先要從懲罰官吏做起,貪汙腐化的官吏革除之後,白蓮教自然會不攻自破。

這種觀點,不過是說出了當時所有官吏知道卻不敢說出的話,這樣的話,無疑會戳穿了太上皇一手締造的太平盛世,同時也會斷送官員自己的前程。

說完了這番實話之後,這名官員就離開了京師辭官回家。

這個人就是今天我們要說的主人公洪亮吉。

論洪亮吉:一生之中如此跌宕起伏的經歷,編劇都寫不出來

洪亮吉出生於常州,家境貧寒,父親洪翹早逝,他的母親為了供洪亮吉唸書,只能靠針織來維持生計。做官之後的洪亮吉在回顧自己早年家庭境遇的時候,不無感慨的寫道:“夜寒窗隙雨悽悽,長短燈檠焰欲迷,分半紡織分半讀,與娘同聽五更雞。”

雖然刻苦讀書,洪亮吉卻是屢試不中,只要給人當幕僚,他先後在安徽學政朱筠、陝西巡撫畢沅等處謀生。

乾隆四十一年,洪亮吉聞母病重,急趕回家,儘管他心急如焚,也未能見到母親最後一面,因悲傷過度,奔喪途中落水。此後每逢母親忌日,洪亮吉在這一天絕食來懷念母親,一直到他自己去世。

在他四十四歲的那年,他終於考中了進士,被授予翰林院修編一職,中舉之後不久,又奉命行走南書房,陪著皇子讀書,由於仗義直言,在《徵邪教疏》說了不該說的,回家修養一年,乾隆死後,他又官復原職了。

論洪亮吉:一生之中如此跌宕起伏的經歷,編劇都寫不出來

老皇帝死了,新皇帝雖然已經在位三年,可是連權力的毫毛都沒有摸到,自己終於親政了,無論是出於真心還是為了應付一下,都要做出一點新皇帝新氣象的樣子出來。

於是嘉慶廣開言路,招納敢於直言之人。

洪亮吉官復原職之後,就聽到了這個消息,他知道,這當然是皇帝的表面文章,敷衍一下就過去了,可是他偏不。

他重返翰林院之後,成為修纂乾隆皇帝高宗實錄的幾個翰林之一。他能夠得到這個職位並非偶然,早年沒有走上仕途的時候,他就曾參與了畢沅《續資治通鑑》的編纂,可以說有一定的工作經驗。

但是在高宗實錄的初稿完成後,他受到了極大的震撼,他在稿子中看到的社會問題遠遠比自己見到的多。

仗義執言的老毛病又犯了。

開始的時候,因為前面有被迫辭官回家的教訓,他還在糾結自己該不該說心裡話。這種糾結一直掛在他的臉上,表現為他的行為上。

他每天悶悶不樂,寢食難安,有時候不知道想起了什麼,突然腳步匆匆,不管是在翰林院還是在大街上都是如此。

論洪亮吉:一生之中如此跌宕起伏的經歷,編劇都寫不出來

終於他受不了,有一天同事們正在安安靜靜的修書,他跳起來大叫:“我一定要仗義執言,否則就是辜負了皇恩了。”

鬱結於胸中的苦悶終於在化成文字之後得到了排解,而且為了能夠讓自己的上書更加穩妥的送到皇帝手中,他一次性寫了三份同樣的奏章,分別給三位大臣。

三份奏章,兩份被扣下,只有皇帝的兄弟成親王認為洪亮吉是為了他們家好,才把奏章呈遞給了皇帝嘉慶。

這份奏章語言尖銳,句子咄咄逼人,就算是給同等級的人看,心中也會不高興,何況是萬人之上的一國之君?

奏章的一開頭,他就質問皇帝:你說你心中非常著急天下得不到治理,天下百姓渴望社會得到治理的心也是非常迫切,那為什麼看不到社會有一丁點的轉變呢?

洪亮吉矛頭不僅指向了皇帝,還指向了才過世不久的太上皇。太上皇留下的爛攤子,到了皇帝你的手中,你多次承諾想要改革,結果呢?不僅改革拖了這麼久,還傷害了天下百姓的心。

論洪亮吉:一生之中如此跌宕起伏的經歷,編劇都寫不出來

洪亮吉不是那種拋出一個結論不做任何說明的民科,他梳理了在辦理和珅案子的時候,皇帝是多麼的猶豫和武斷,還指出和珅雖然轟然倒塌,可是他的黨羽還在,如果這些黨羽有一天集結起來,將會是令一個和珅集團。

接著,他的情緒似乎得不到控制,連續發出一連串的問題,每一個問題就能把嘉慶活活氣死。

“你在用人方面說改你改了嗎?”

“現在世風日下,人們道德越來越沒有底線,這件事你不該負責嗎?”

“有功者賞賜,有罪者懲罰,你真的做到了嗎?”

“說好的廣開言路呢?還不是被活活堵死了”

······

每當提出一個問題,後面加一個或者幾個說明,而且攻擊的都是朝廷上有名有姓的人物。

當然,洪亮吉並非是逞口舌之快者,也並非誇誇其談者,胸中雖有千言,筆下實無一策。他說了這麼多,自然在奏章的後半部分提出了他的意見。

第一,廣開言路不要做表面工程,應該落實到實處,解決問題的時候集思廣益,不能皇帝一個人獨斷專行。

第二,以法治國,否則,一個人的喜怒哀樂都會成為判決一個案件的關鍵,長此以往,官僚集團只會越來越腐化。

第三,改革並非是沒事找事,而是讓大清更好的發展,有的人示改革為魔障,這是不對的。

有限於時代背景,洪亮吉的思想還有“忠君愛國”的傳統觀念,但是某些意見已經超越了當時中央集權下的思想壓抑。

洪亮吉痛快了之後,輪到嘉慶痛快了。

嘉慶皇帝看到這份奏章,勃然大怒,立即下令逮捕洪亮吉,然後交付三法司知罪,同時又命令不能用嚴刑對待洪亮吉。

嘉慶不準對洪亮吉用刑並非是因為他認為洪亮吉的勇氣可嘉,而是害怕這件事最後牽扯出自家人,也就是他的兄弟成親王。

如果追究下去,可能自己的兄弟都保不住命了。可是自己的兄弟如此對自己,也是應該懲罰。當時的成親王剛剛進入軍機處不久,伴隨著洪亮吉事件,隨即免去了軍機大臣的職位。

事後,嘉慶冷靜之後,發現洪亮吉的奏章也有它的道理,就將他發配到了伊犁。

論洪亮吉:一生之中如此跌宕起伏的經歷,編劇都寫不出來

洪亮吉搭配到伊犁和蘇軾貶謫到海南,都是相同的用意,就是讓他們自生自滅。伊犁位於塔克拉瑪干沙漠之西,流放到這裡,相當於不是死刑的死刑。

洪亮吉的判決下來之後,他便動身趕赴萬里之外的伊犁了。誰都未曾想到,他上書的消息傳到了民間,人們百姓都想目睹這位敢於直言的大臣的容顏,於是本該是一場悲劇,在離別的時候,卻上演了一幕喜劇。

嘉慶聽說人們歡送洪亮吉之後,心中真是五味陳雜。這個時候伊犁將軍保寧聽說洪亮吉要到他的地盤,為了諂媚主上,寫了一封密摺給嘉慶,告訴嘉慶一定讓洪亮吉不得好死。

嘉慶一看保寧的密摺,正好沒有地方撒氣,對保寧一頓訓斥。可能是嘉慶批閱保寧摺子的時候情緒太大,讓保寧會意錯了,不僅沒有折磨洪亮吉,反而將洪亮吉捧為上賓。

本來上書給嘉慶,洪亮吉已經最好了被殺頭的準備,居然撿回了一條命,後來發配伊犁,也想著十去九不回,哪成想伊犁的生活比在京城當翰林還舒服千倍萬倍。

洪亮吉每天飲酒賦詩,保寧為了討好嘉慶,對洪亮吉更是百般愛護,無憂無慮的生活,洪亮吉是否也在想,這樣下去該多好?

乾隆曾經定下規矩,發配伊犁的官員想要獲得赦免,至少要三年,三年是最低期限,能不能赦免還要看皇帝的心情。

洪亮吉已經做好了在這裡安度晚年的打算,如果這一打算不能達成,起碼也是舒服三年。

哪知命運就是這樣離奇,現實總是與願望背道而馳,就在洪亮吉到達伊犁百天之後,突然接到聖旨:你得到赦免了,可以回到中原了。

這件事不僅讓洪亮吉驚掉了下巴,也讓史官在記錄的時候感慨了一番:自從我大清開國以來,官員能夠得到赦免的,從來沒有像洪亮吉這麼迅速的。

論洪亮吉:一生之中如此跌宕起伏的經歷,編劇都寫不出來

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呢?原來是天災救了他。

前腳洪亮吉到了伊犁,沒過兩個月,北京就發生了大旱。這次旱災,輪到嘉慶寢食難安了。

傳統的說法認為,上天會根據皇帝的行為對人間進行嘉獎或者警示。如果某年風調雨順,百姓富樂安康,那麼這個皇帝就是非常的合格,相反,如果某位皇帝在位期間,導致了水災、旱災或者蝗蟲等災禍,那就是這個皇帝失德。

這場旱災讓嘉慶尤為恐懼,他開始反思自己當政之後的措施,翻過來調過去,如果是有一件事情自己做錯了,那麼就是洪亮吉。

接著他下了罪己詔,然後赦免了洪亮吉。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皇帝依然是要面子的:洪亮吉的奏章非常對,但是言語過激,沒能顧忌到皇帝威嚴。

論洪亮吉:一生之中如此跌宕起伏的經歷,編劇都寫不出來

這是表面上的陳詞,實際上嘉慶懲罰洪亮吉,是他的性格所致。長期生活在乾隆的威嚴之下,嘉慶養成了一種猜忌和多疑的性格:這麼做會不會惹父皇生氣,那樣做父皇會不會喜歡?

長此以往,一個人多半都會扭曲。對待和珅的案子如此,對待洪亮吉也是如此。憤怒之後,想要殺死洪亮吉,後來冷靜又改判流放,天降大災 ,又赦免了洪亮吉。

事情就是這樣神奇,嘉慶罪己詔之後,天就降下甘露。嘉慶自己非常得意,並且詩興大發,用詩紀念自己對待上天的坦誠。

洪亮吉獲赦之後,不再做官,除了著述之外,就是遊山玩水,飲酒狎妓,同時對於時局怎麼樣,他絕口不提一個字,直到老去。

比洪亮吉稍微晚些時候的龔自珍曾有著名的兩句詩:“避席畏聞文字獄,著書都為稻粱謀。”就是對洪亮吉的感慨。

洪亮吉的悲劇不是一個人的悲劇,而是時代的悲劇,後來龔自珍和他走上了同樣的道路絕非偶然。

論洪亮吉:一生之中如此跌宕起伏的經歷,編劇都寫不出來

1809年,六十三歲的洪亮吉走完他的一生。從他四十四歲走入官場,呼籲改革開始,到他五十五歲心灰意冷隱山林,他活躍的時間不多十幾年。

十幾年他一直是翰林編修,官位低下,人微言輕,卻在天朝美夢中最先醒來,他沒能看到外面的世界,也沒有機會了解到外面的世界,可是卻敏感的體會到了社會需要變革,對於整個國家來說,他的存在是幸運的;對於他個人來說,卻是極其不幸,因為他被他要改革的時代堙沒最後吞噬。

風雨飄搖的大清江山的統治者們,要到洪亮吉死後幾十年才能夠在睡夢中甦醒,可惜那個時候這個老大帝國已經病入膏肓,無藥可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