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坚守17年,把店藏到地下通道里,却换来厦大学子的一声“爷”…


他坚守17年,把店藏到地下通道里,却换来厦大学子的一声“爷”…


一家开在走廊里的麻辣烫

只有3张桌子,环境差到不行

老板却江湖人称“麻爷”

是无数厦大人的美食珍藏

/ 把店开在走廊里的麻辣烫“一哥” /


后厝社,更广为人知的叫法应该是厦大学生公寓。

这里楼房低矮拥挤,街道三纵四横,各种门店招牌还没被改造和同化,异彩纷呈中聚集着很多厦大学子耳熟能详的小吃。

他坚守17年,把店藏到地下通道里,却换来厦大学子的一声“爷”…


夜来香麻辣烫已经在这经营了17年,不像其他门面就在路边,它的“阵营”是下了楼梯后狭窄的走廊过道。


他坚守17年,把店藏到地下通道里,却换来厦大学子的一声“爷”…



听老板麻爷说,以前店是开在10米前公寓正门口的,又大又显眼。

他拿出手机里珍藏的旧照片给小贝看,夜幕降临、霓虹闪烁,烟火气中坐满了出来觅食的学生,熙熙攘攘,生机勃勃。

他坚守17年,把店藏到地下通道里,却换来厦大学子的一声“爷”…



他坚守17年,把店藏到地下通道里,却换来厦大学子的一声“爷”…



“麻爷“是吃了很久的学生给老板取的外号。带着点豪迈的江湖气,不知有没有把他认作厦大麻辣烫一哥的意思,但足够证明大家的喜爱了。


他坚守17年,把店藏到地下通道里,却换来厦大学子的一声“爷”…



后来因为一些原因把店搬到下面。面积小到只能摆下3张简易桌椅,操作台放在走廊里,稍微多几个人都能挤到不好转身。

他坚守17年,把店藏到地下通道里,却换来厦大学子的一声“爷”…


好在大家依旧捧场,有个“陈先生”平均两天就要吃一次,竟然都不会吃腻的。


他坚守17年,把店藏到地下通道里,却换来厦大学子的一声“爷”…



/ 炸串有千万,偏偏就爱这3款 /


店里菜品种类丰富,荤素都有,挑好后交给麻爷,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选择油炸或者水煮,也可以交给他凭经验帮你判断。



他坚守17年,把店藏到地下通道里,却换来厦大学子的一声“爷”…


他坚守17年,把店藏到地下通道里,却换来厦大学子的一声“爷”…


炸鸡腿一定是店里最受欢迎的了。新鲜买回的鸡腿切开经过独家腌制,出锅后还要撒上辣椒粉等调味,绝对入味。

他坚守17年,把店藏到地下通道里,却换来厦大学子的一声“爷”…


鸡腿不是裹了炸粉的那种,在油锅里滚一圈,薄薄的表皮简直会透光,咬下去咯吱一声,又酥又脆。

他坚守17年,把店藏到地下通道里,却换来厦大学子的一声“爷”…


但火候控制很好,里面依旧肉嫩汁足,吃起来不会干涩老柴,越嚼越香,是很多人都会喜欢的口味。

他坚守17年,把店藏到地下通道里,却换来厦大学子的一声“爷”…



他坚守17年,把店藏到地下通道里,却换来厦大学子的一声“爷”…



民间终极鸡脆骨爱好者小贝强推的炸鸡脆骨!而且一定要用炸的!

他坚守17年,把店藏到地下通道里,却换来厦大学子的一声“爷”…


鸡脆骨虽然不算十分肥厚,但经过腌制,入嘴嘎嘣脆的同时还有一丝香甜的口感,小贝自己一个人就能吃掉三五串。

他坚守17年,把店藏到地下通道里,却换来厦大学子的一声“爷”…


麻爷店里也有一些比较特别的“独家”菜,都是他跟妻子慢慢试味道研究好了才会拿出来卖的。

他坚守17年,把店藏到地下通道里,却换来厦大学子的一声“爷”…


普通裹上炸粉的话香有余而脆不足,把腌制好的鸡柳裹上一层薄薄的面皮就不一样了,直接酥到掉渣,外脆里嫩。

他坚守17年,把店藏到地下通道里,却换来厦大学子的一声“爷”…


/ 必不可少的主角:拌泡面 /


厦门麻辣烫,炸串各家可以丰富多样,但必不可少的,一定是这份拌泡面。

他坚守17年,把店藏到地下通道里,却换来厦大学子的一声“爷”…



泡面再简单,煮多久也是一门技术,久了太烂失去弹性,短了太生影响口感。出锅后各种香油调味,还要拌进香浓的花生酱才算有了灵魂。



他坚守17年,把店藏到地下通道里,却换来厦大学子的一声“爷”…



每一根面条都均匀裹上酱汁,“鹭岛式吃法”有些人会觉得这样太腻,但喜欢的人一周可以吃七天~



他坚守17年,把店藏到地下通道里,却换来厦大学子的一声“爷”…




/ 留住味道,就是留住回忆 /


和很多老店怪脾气的老板不同,麻爷和妻子总是笑眯眯的。他们和善健谈,如果有哪个学生是常来的,一眼就能认出,就算毕业的,也还是会觉得眼熟。

他坚守17年,把店藏到地下通道里,却换来厦大学子的一声“爷”…


“你之前是不是在这里读书啊,常来的。”

“对啊对啊,你还记得我啊。”

最夸张的是据说有届厦大学生毕业10年回校聚会,竟然相约一起来吃麻辣烫了。

他坚守17年,把店藏到地下通道里,却换来厦大学子的一声“爷”…


学生街里美食五花八门,激烈竞争下更新迭代也快,但夜来香已经坚持了十七年寒暑。

他坚守17年,把店藏到地下通道里,却换来厦大学子的一声“爷”…


唯有老味道才能留住人与城市的回忆。

这是麻爷挂在门店上的一句招牌。他操持着小店在这送走一届又一届学子,也让很多毕业多年想回忆的人,还有机会再次驻足。

他坚守17年,把店藏到地下通道里,却换来厦大学子的一声“爷”…


毕业后的我们时常想念大学时光,也会发现回忆,往往都用着熟悉的味道做地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