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增值稅降低與消費者“沒關係”

自1840年第一次工業革命迄今,中國已由一個貧窮落後而備受欺凌的東方農業大國,成長為足以比肩西方世界的一大經濟體,離不開的必然是對製造業的深度挖掘與迭代發展。直到如今,製造業終為國民經濟脊樑的載體,亦是科技創新的主戰場。

然而近年來,為了進一步提升製造業的“造血”功能,我國開始大力實施減稅降費政策,為深耕這一產業內的所有企業提供了降低成本、減輕負擔的最新籌碼。就在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就已提出,“深化增值稅改革,將製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到了3月21日,財政部、稅務總局、海關總署聯合發佈《關於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將對減稅降費作出進一步部署,即於4月1日拉開增值稅降率的大幕,並進入到實際的操作環節。


為什麼說增值稅降低與消費者“沒關係”


從理論上而言,此次減稅除了能為各企業增效外,還有利於支持其在終端市場上降價讓利,以拓展市場空間、提升產品競爭力。同時,這也會對於降低下游產業的採購成本產生深遠影響。或許多維度的利好,這對於帶動更大範圍的企業活力,乃至增強我國整體制造業競爭力都是有益的。

眾所周知,減稅政策的落實無疑是刺激實體經濟發展的有效手段,因而同屬於製造業的汽車產業同樣將受惠於此。在過去的一年裡,中國汽車市場雖說產銷分別到達2780.9萬輛和2808.1萬輛,但這一成績依然掩蓋不了中國車市在28年後首次迎來下降的事實。因此在業內看來,即將實行的降稅政策更像是溫暖漸入微涼境地的中國車市一把長足的烈火,致使汽車業迎來重大利好。


為什麼說增值稅降低與消費者“沒關係”


事實上,不知從何時起,由於整體車市環境的競爭加劇,眾多二、三線車企早已逐漸踏入盈利困難戶的陣營。而這一現象到了2018年尤甚,不樂觀的市場走勢,致使庫存壓力愈發高居不下,甚至蔓延至了諸如大眾、現代等體量較大的合資車企。至於其他弱勢車企,更是重啟以價換市的手段,不惜放出巨大的終端優惠。

可即便如此,撇開合資車企和一線自主車企不談,其他自主品牌的市場佔有率下滑趨勢依舊得不到有效地抑制。2018年,自主品牌乘用車累計銷量約為998萬輛,同比下滑8%,市場份額降至42.1%。在這樣的環境下,從目前多家上市整車企業公佈的2018年業績預告中,不難看出,不少車企的盈利狀況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甚至扭盈為虧。


為什麼說增值稅降低與消費者“沒關係”


倘若如此下去,2019年內,車企分化洗牌將進一步加劇,弱者恆弱。諸如海馬、江淮、力帆等一度陷入銷量泥藻的車企所佔有的市場份額將逐漸丟失,亦難逃被市場淘汰的命運。不過雖說減稅政策在短時間內改變不了整體的市場格局,但隨著由此帶來的紅利深度釋放,也給予了這些車企一個新的發展契機。

畢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降稅意味著減輕車企包袱的同時,或將給了其自我變革更多的可能性。節省下的成本有利於內部資金更加高效地流通,車企可以利用騰出的資金,重新投入到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上,進一步推動自身技術革新和產業轉型升級。而對於汽車產業鏈而言,同樣將降低了中間環節的成本,減少上下游企業負擔。


為什麼說增值稅降低與消費者“沒關係”


而另一方面,隨著增值稅新政落地,很多持幣待望的消費者的消費熱情會被重新調動了起來。究其原因,正如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小康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張興海所言,“這筆由增值稅稅率下降而節約下來的費用不會為企業所有,而是將把政策的紅利讓給用戶,擴大消費,讓更多的老百姓受益。”

固然,汽車屬於增值稅應稅項目,稅率將至13%後,無論是自主車企,還是合資車企,在旗下車型原售價的基礎上都將出現一定下浮的空間。但當宣佈汽車官降的車企達到一定規模後,必將對市場產生導向作用,從而能夠提振起2019年的中國車市。

其中,首當其衝的便是一汽與上汽集團,為響應新政策,先後宣佈旗下大眾、斯柯達、榮威等品牌全部車系售價進行官降。其實這已不是汽車企業第一次因增值稅下調而降價。去年5月1日,製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由17%下調至16%之時,同樣是以南北大眾為首的車企,在第一時間進行了響應。

值得注意的是,因增值稅降低而調低汽車售價是車企的自主權利,所以這些率先“放棄”自身利益,而選擇讓利於民的車企是否該贏得潛在消費者的掌聲?其實不然,主機廠宣佈官降後,而擁有貫徹這一優惠政策義務、卻又有靈活調整終端價格權力的各個經銷商並非會照單全收,最終還是由市場主導。


為什麼說增值稅降低與消費者“沒關係”

不僅如此,即使經銷商完全無腦地將主機廠的意圖傳遞於消費者,至於其能否因此從中獲利仍值得商榷。縱觀此次參與官降的車型名錄,看似降價潮涉及了全系旗下車型,實則更像是故弄玄虛。從斯柯達到上汽大眾,再到一汽-大眾,涉及到的車型無一例外都是車系中處於邊緣化的產品,要麼是無人問津的丐版和頂配車型,要麼就是一貫非主銷的衍生車型。此類車型即使官降,也難以激發起主流消費者的購買慾。在致電多家經銷商後,這些車型的邊緣化屬性更是被坐實。

不可否認,為響應政策而擬定如此優惠方案的確沒錯,可本質卻為“吃透政策”後的投機取巧,足以令人唏噓。不過由此產生的關注度,倒是使得參與官降的車企怒刷了一波存在感。總之無論如何,增值稅稅率下降,確是刺激經濟的重要舉措之一,對於汽車市場,長遠來看依舊利大於弊。減負後的車企,終究會讓減稅“紅包”產生相應的蝴蝶效應,波及市場。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