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君书》为何被列为天下第一禁书?它到底讲了哪些内容?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为了禁锢百姓的思想,实行了很多的“愚民”政策。其中一项便是禁书。因各个朝代统治者的需求不同,所以他们对封禁的内容和程度也不一样。如在汉朝封禁的就是儒家以外的东西,清朝封禁的就是《红楼梦》这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而有一本书,自从诞生以来就被历代统治者封禁。是哪本书呢?它里面又讲述了哪些内容?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介绍一下。

《商君书》为何被列为天下第一禁书?它到底讲了哪些内容?

此书名为《商君书》,是商鞅及其后人整理汇编而成。商鞅这个人,相信大家都很耳熟。正是他在秦国组织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才让秦国强势崛起,拥有了与六国争夺天下的资本。而在《商君书》中,不仅详细介绍了变法的内容,而且还教给皇室子弟们如何做一个强而有力的君主。它虽然只有三万字,但内容却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法治等方方面面,堪称“治国实用手册”。历代帝王们担心此书传出后会威胁他们的统治,所以一直将它封禁,只允许太子学习。此书也是历朝太傅们教太子治国之策的教材。

《商君书》为何被列为天下第一禁书?它到底讲了哪些内容?

《商君书》现有26篇,其中两篇存目无文,实存24篇。它的核心思想在于:强军、集权、毁商、弱民。商鞅变法的其中一项内容就是废除世卿世禄制,按军功封爵。这一制度实行后,秦国将士悍不畏死,都想通过军功来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秦军士气高昂,在气势上已立于不败之地,也达到了强军的目的。

《商君书》为何被列为天下第一禁书?它到底讲了哪些内容?

而后来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也让皇帝最大程度的将权力收归中央。同时《商君书》提倡重农抑商,主张禁止粮食贸易,甚至连为来往旅客提供住宿的旅店也建议铲除。这样一来,人民就会被束缚在土地上,也无法进行知识更新,最后只能沦为君王的生产工具。其中提到的驭民五术分别为:壹、弱、疲、辱、贫。即灌输给民众统一的思想,对他们进行思想禁锢;削弱百姓实力,让他们无法拥有反抗的能力;让百姓为生计疲于奔命,没有时间思考其他;纵容他们互相争斗,彼此倾轧;不能让他们拥有太多的钱。

《商君书》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让很多人一听就懂,所以历代帝王都严格禁止它流向民间。直到清朝灭亡后,《商君书》才受到解禁,成为民国大师们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