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帝国极盛时期,占据整个中国西部、阿富汗、孟加拉国

吐蕃是藏族的祖先,是古代藏族在中国唐代建立的政权。和唐朝几乎同时崛起,与唐朝时战时和。在618年-842年期间,吐蕃可以整体视为臣服于唐朝的一个地方民族政权。再此以后,长期接受中央正统王朝册封管辖。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吐蕃帝国极盛时期,占据整个中国西部、阿富汗、孟加拉国

唐代吐蕃

有种说法一,藏族由华夏族的祖先古羌人迁入西藏。说法二,先民来自印度。

和契丹、女真、蒙古一样,这个少数民族的起源也有个美丽的传说,猕猴与岩魔女结合,世代繁衍,在西藏地区开垦农田,建立城池,到了传说中的聂赤赞普时期,也就是公元前127年,吐蕃有了首领君臣的概念。长达数百年间,西藏境内的藏族先民过着游牧的生活,分为大大小小的部落,处于原始和奴隶社会。

公元617年,朗日松赞灭掉苏毗部落,由一个地方小部落一举成为吐蕃各部的君主。

吐蕃帝国极盛时期,占据整个中国西部、阿富汗、孟加拉国


公元629年,朗日松赞被旧贵族毒死,十二岁的松赞干布在叔叔和大臣的拥戴下,登上了赞普宝座。

吐蕃帝国极盛时期,占据整个中国西部、阿富汗、孟加拉国


公元633年,唐贞观七年,松赞干布平定了吐蕃的大大小小的叛乱,重新统一了吐蕃,并且使吐蕃的范围进一步的扩大。松赞干布在吐蕃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从政治军事制度到农业和经济等等,统一度量衡制造了藏文的始祖---“吐蕃文”,但是制定了特别严酷的法律。

公元638年,唐贞观十二年秋,松赞干布率吐蕃大军攻击唐朝的松州,太宗遣吏部尚书侯君集为当弥道行营大总管,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为白兰道行军总管,左武卫将军牛进达为阔水道行军总管,右领军将军刘兰为洮河道行军总管,率步骑五万以击之。唐军主力侯君集部还没出手,唐军先锋牛进达部已经打败了吐蕃军。牛进达率领少量唐军袭击吐蕃军营,仍然斩获一千多吐蕃首级(轻兵袭击吐蕃军营来不及带走大部分被杀敌人的首级,这种情况下杀敌数远多于斩首数),表现了强大的战斗力,松赞干布大惧,率部退出党项、白兰羌、吐谷浑等地,遣使谢罪。松赞干布派遣其宰相禄东赞致礼,进献黄金五千两、以及其他珍宝数百。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宗室女)嫁给松赞干布。

吐蕃帝国极盛时期,占据整个中国西部、阿富汗、孟加拉国

文成公主入藏

公元649年,唐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驾崩,唐高宗册封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然后松赞干布献金银珠宝十五种祭唐太宗的祀昭陵。唐高宗又册封松赞干布为賨王。

公元710年,唐中宗景龙四年,唐中宗命左骁卫大将军杨矩护送金城公主入蕃,嫁予吐蕃赞普赤德祖赞。金城公主在吐蕃生活近三十年,对唐蕃交往有所贡献,巩固了文成公主进藏后的唐蕃“舅甥之盟”。

吐蕃帝国极盛时期,占据整个中国西部、阿富汗、孟加拉国

金城公主入藏


公元729年,唐玄宗开元十七年,弃隶缩赞赞普向唐玄宗上表说:“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随着唐蕃关系的日益密切,许多汉族人进入西藏,一些吐蕃贵族子弟也进入长安的国子学学习汉文化。双方派遣的使臣不绝于途,进行修好、朝贡、庆吊、会盟等活动。汉文化的输入对吐蕃社会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吐蕃文化对汉族也有一定的影响。当时,吐蕃的马和形制优美奇异的金银器等物品不断地传到内地,甚至吐蕃的赭面风俗也被汉族妇女所模仿。密切的经济文化关系加深了双方之间的情谊。

吐蕃帝国极盛时期,占据整个中国西部、阿富汗、孟加拉国

大唐


公元755年,唐朝发生“安史之乱” ,唐玄宗从长安逃到四川,由于唐朝抽调大量对付吐蕃的军队去平乱,使得西部防务空虚,吐蕃趁机占领了陇右,河西大唐的大片地区,并且攻占了唐朝的首都长安。在赤松德赞在位的时期,吐蕃王朝的辖地大大扩张,东面与大唐大体上以陇山为界,北到宁夏贺兰山,南面以南诏为属国,790年后吐蕃占据北庭、安西,数十年后吐蕃失去北庭、安西。据藏文史籍记载,吐蕃还一度推进到喜马拉雅山以南的恒河北岸。

吐蕃帝国极盛时期,占据整个中国西部、阿富汗、孟加拉国

唐朝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以后的几十年,是吐蕃的全盛时期,其领土向西到了今天的克什米尔地区,向北占据今天新疆的大部分地区,向东到达了四川西部,向南推进到喜马拉雅山以南的恒河北岸。繁多的战争削弱了吐蕃的国力。

吐蕃帝国极盛时期,占据整个中国西部、阿富汗、孟加拉国

吐蕃帝国极盛时期


进入9世纪之后,吐蕃陷入了内乱,开始走向衰落。而此时的唐朝也深陷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就在双方同时衰落之际,唐蕃双方再一次达成会盟,此后双方之间再无大规模战争。公元9世纪后期,吐蕃王朝在内部的大规模起义中土崩瓦解。

至此之后,吐蕃故地的后来政权,相继臣服于宋元明清,或者直接由中央政权派官员统治。

宋真宗于1001年(咸平四年)加封凉州(武威)藏族六谷部首领潘罗支为“盐州防御使兼灵州西面都巡检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