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的故事:“三寸金蓮”為何令古人痴迷?纏足熱潮因何而起?

1912年3月,孫中山先生以大總統下令禁止纏足,廢除了纏足這個已存在千年的陋習,這項法令的頒佈意味著一道束縛在女性身上的枷鎖就此永久地成為了歷史。

對於現今的我們,很難去想象那種病態的審美,也只有在舊時代的影視劇、書籍中才能窺見一二。宋代開始,纏足成了女子一種畸形的潛在訴求,“三寸金蓮”成為了評判女子是否良家女子、是否美麗的一種病態的標準。

老照片的故事:“三寸金蓮”為何令古人痴迷?纏足熱潮因何而起?

被纏足所束縛的女人

起源

纏足一事傳說紛紛,最早可追溯於南北朝時期,只是當時並不流行。

把纏足當做一種美的標準,是從一位有名的詩人君王李煜開始的。這是一位追求浪漫,擅於營造氛圍的藝術家,唯獨不適合做君王。

混血兒窅娘生得一雙小腳,小巧細嫩,她特別擅長跳《霓裳羽衣曲》,那翩翩舞姿令李煜寵愛有加。李煜是善於享受的人,為了營造一種浪漫地氛圍,他想到了一個點子:令她用帛纏足,彎曲成新月狀,外套白襪,在六尺高的金質蓮花上回旋起舞,藉以欣賞所謂仙子凌雲之態,來滿足自己對美的追求。

元代陶宗儀《輟耕錄》的《纏足》一文中有證:令娘以帛繞腳,令纖小,屈上作新月形,素襪舞雲中,迴旋有凌雲之態。

窅娘纏足的景象,令當時的士大夫、貴婦心生嚮往,都覺得如果自己也纏上小腳,也會有這樣美麗的姿態。

於是,從宋朝開始,宮廷、士大夫間纏足的習俗就流行開去,並逐步向民間蔓延開去。

對於大家模仿窅娘這一行為,後人還專門做了一首詩:

一彎新月上蓮花,妙舞輕盈散綺霞;

亡國君王新設計,足纏天下女兒家。

老照片的故事:“三寸金蓮”為何令古人痴迷?纏足熱潮因何而起?

被纏足所折磨的小腳

纏足之風越來越流行,到了明末時,上至皇親國戚,下至平民百姓,纏足已經成了女子標配。若不纏足,往往會招致閒言蜚語。

動因

纏足,在摧殘婦女身體的同時,也束縛著婦女的意志。纏足的婦女生活、行走、農事是很不方便的,這種不便會帶來精神和肉體上的痛苦。為了讓足固定是需要將腳按照標準先做好造型,然後用布纏繞,中間可加入竹片、石頭、尖陶瓷,協助婦女腳長成新月型,最後再用針線縫合,放入準備好的小鞋,接下來就是等待它長變型了。

那麼,這樣一件我們看起來很不可思議的事情,為何古人會狂熱的追求小腳呢?

原因主要四個方面談起:

1、至李煜過後,所興起的以小腳為美的觀念深入人心。“三寸金蓮”已經成為評判美女的重要標準,男女雙方在這種社會大環境下都默認小腳是女子美的體現。

2、統治階級的推動。宋朝的統治者從君王到士大夫都普遍喜歡小腳,“三寸金蓮”因此成為了一種大眾追捧的風俗。元朝時期,對於三寸金蓮也持鼓勵地態度,更加推動了這一陋習的延續發展。

3、男尊女卑社會下,為了加強對女性思想與肉體的束縛,滿足對女性貞操上的管制。裹了小腳的女性,在行動上是極度不便的,體力上更是侷限,這就成為將女性束縛家中重要的手段。

元代伊世珍《琅環記》說:“吾聞聖人立女而使之不輕舉也,是以裹其足,故所居不過閨閣之內,欲出則有幃車之載,是以無事於足也。”

賀瑞麟《改良女兒經》中說:“為什事,裹了足?不因好看如弓曲;恐她輕走出房門,千纏萬裹來拘束。”

4、病態審美的需求。小腳的女子在腐儒的眼中成了滿足自我戀足癖的工具,宋朝之後,出現了許多研究和歌詠玩弄女子小腳的方式:

妓鞋行酒:方絢《採蓮船》

春秋佳日,花月良宵,有倒屐之主人,延曳裙之上客。綺筵肆設,繡幕低垂;綠蟻頻量,紅裙隅坐。絕纓而履舄交錯,飛觴則香澤微聞。

纏足歌:三寸金蓮最好看,全靠腳布日日纏。蓮步姍姍多大方,門當戶對。

所謂妓鞋行酒,是讓擁有小腳的女子,脫下一對小鞋,一隻鞋裝滿酒,另一隻在盤中任客人投入吃食,輸的人喝鞋子裡的酒,以此為樂。

老照片的故事:“三寸金蓮”為何令古人痴迷?纏足熱潮因何而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