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金蓮:中國女性的血淚

眾所周知,三寸金蓮用於形容女性的腳嬌小玲瓏,是對女性的讚美之詞。但這個詞由來卻是給予古代千千萬萬女性的噩夢的纏足陋習。纏足是指女性用布將雙腳緊緊纏裹,使其腳畸形變小,以為美觀。多數女性從四、五歲起便開始纏足,到成年骨骼定型之後才解開布帶,更有甚者,終身裹足。

三寸金蓮:中國女性的血淚

纏足始於北宋後期,興於南宋,至今已有千年的歷史。元代的纏足繼續向纖小的方向發展。明代的纏足之風進入興盛時期,出現了“三寸金蓮”之說,要求腳不但要小至三寸,而且還要弓彎,但清以前的出土女屍尚未發現有纏足者,可見在當時纏足也並不十分普遍。清代的纏足之風蔓延至社會各階層的女子,不論貧富貴賤,都紛紛纏足。

三寸金蓮:中國女性的血淚

而纏足對女性危害是極其巨大的

三寸金蓮:中國女性的血淚

(一)失去勞動能力——加劇社會貧困

人類社會男女各佔其半,女子纏足,半為殘廢,纏足時代的女子多以“沒腳蟹”自比。腳小難行,行必扶牆,拄杖持杆,有條件者則是婢女扶持,甚至“扶婢僅能步中庭”,而完全依仗他人抱持揹負的時有所聞,倘若孤立無助,那麼由此室移至相鄰的彼室也難以做到。至於出門行路,即使持杖扶婢,也是行不了多遠便以氣喘吁吁,時不時地靠扶婢肩,倚柱而息,摸捏蓮鉤解痛除乏。若逢兵荒馬亂,只有坐以待斃。纏足後的女子連走路都難,又怎能參加社會勞動呢?

(二)女人淪為“玩物”——失去獨立自尊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家庭地位都是由經濟基礎所決定的,纏足後的女子,行動不變,無法參加社會勞動和家庭中繁重勞動,社會和家庭中的財富都是由男子創造的,她們失去獨立人格和自尊,她們只是男子的附屬,是屬於男子的財產,男子把她們做為一種“玩物”。而纏足風俗的形成更加劇了女人是“玩物”。

(三)折筋又斷骨——身心受損

“媽媽經”有“不爛不小,越爛越好”之語。為了使小腳易於裹成,往往有故意使肌肉糜爛的舉動。有人在纏腳布內故意放入碎石、瓦礫、瓷屑,有人用針刺刀劃的辦法弄破皮肉。想纏就一雙金蓮,非到折筋斷骨不可,掉落一、二個小趾也是家常便飯,女子纏足,坐臥不安,行之不能穩,夜痛不成寐,歷盡極度煎熬,慘遭至酷折磨。

對於千千萬萬的女性來說,僅僅為了所謂的“金蓮”,失去的不可謂不多。金蓮的纏裹,血淚斑斑,慘無人道。俗話說,“小腳一雙,眼淚一缸”。千百年來,為了纏足,使無數無罪無辜女子身心受到摧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