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远走和亲,而后嫁给祖孙三代,为何后世对于她的评价依旧正面?

她远走和亲,而后嫁给祖孙三代,为何后世对于她的评价依旧正面?

古代的伦理制度对女子处处都有约束,就算是民风开放的唐朝,对于武媚娘侍奉唐太宗和唐高宗父子二人的行为也颇有一番争议,再再加上后来武则天称帝,所以后世的人对她的评价也是有好有坏。但是同样都是红颜,这名女子一生分别嫁给过祖孙三人为妻子,还都为他们生了孩子,但是后人提到她,没有不夸奖佩服的,拥有这样神奇经历的人是谁呢?她就是王昭君。

她远走和亲,而后嫁给祖孙三代,为何后世对于她的评价依旧正面?

当时,单于向汉朝求亲,可皇帝不舍地把自己的女儿嫁到那么远的地方,更何况,少数民族尚未开化,生活条件艰苦朴素,但是又不能拒绝,于是皇帝只能在后宫的宫女中进行选择,众人都不愿意前去受苦,只有王昭君站了出来,她主动向皇帝请求与单于和亲,皇帝听了之后自然是非常高兴,痛快地答应了。

她远走和亲,而后嫁给祖孙三代,为何后世对于她的评价依旧正面?

而后王昭君不远万里,来到了苦寒之地,她看见匈奴生活的环境的确和汉朝相比落后很多,但她也并没有因此而哀伤、埋怨,或者对匈奴人避而远之。相反,她十分耐心,悉心教导当地人,教他们识字读书,向他们传授中原先进的文化,她的这些努力都没有白费,因为有她的存在也使得匈奴人对拥有如此博大进深文化的汉朝更加敬仰与尊敬,不敢随意一再侵犯天朝的领土。王昭君的这种品质,也背后人所敬仰赞叹。

她远走和亲,而后嫁给祖孙三代,为何后世对于她的评价依旧正面?

但世事难料,王昭君或许缺少些运气。在匈奴一直存在着一种非常落后的制度。那就是,父亲死后,儿子不仅能拥有父亲的财产,还能同时拥有除自己母亲外的父亲所有的女人。王昭君嫁给当时的呼韩邪之后,生了个儿子,然而这样平静的日字却没有持续多久,呼韩邪便因病去世,王昭君并不想就这样嫁给单于的儿子,便向天朝上书,想要趁着这个机会回到汉朝,可当时的皇帝出于各种因素的考虑,并未同意她的这个请求,而是让她继续留在那边。

她远走和亲,而后嫁给祖孙三代,为何后世对于她的评价依旧正面?

于是无奈之下,王昭君只能再嫁给单于的儿子。就这样她和自己的第二任丈夫共同生活了十年,期间生下了两个女儿,生活还算是幸福。而后自己的第二个丈夫也去世了,这个可怜的女人只能按照这种无理的制度继续嫁给了下一任单于,过着那种生活,没有任何辩驳的机会,因为这些事情对于那个落后的民族来说不过是件十分正常的事情,但对于从小接受先进的儒家文化熏陶的王昭君来说,简直是巨大的心理上的折磨,但是她没有办法改变。

她远走和亲,而后嫁给祖孙三代,为何后世对于她的评价依旧正面?

于是她便不再拘泥于小家不拘泥于那小小的一方天地,而是将更大的精力投入到了政治场上,而后也绽放了自己的光芒,对于当时匈奴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一方面,我们感叹在那个社会女子的弱小无助,她只能遵从命令行事,没有任何周转的权利,但另一方面我们又对于她的这种奉献自己,而后成就大我的精神敬佩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