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史(上)》:細品,知味“鄭氏羹湯”

《中國文學史(上)》:細品,知味“鄭氏羹湯”

辛冶/文 源於網絡/圖

鄭振鐸的這套書寫於1930年代,所以整體上,有著明顯的時代感,措辭、情緒,生髮著“五四”後的感覺,用詞新穎又古典,不經意地流露著除舊迎新的熱烈,不太同於現代的書寫方式。

上卷讀完,極能感受到“鄭氏風格”的特點,正如作者所說,有的文學史的寫作是多人完成的,可能體例紛雜不統一,而一個人完成的作品會明顯帶有個人風格,體現個人學識態度。是的,透過他這本書,感受很深。

不知別人寫文學史是否都會如此佈置,但鄭振鐸的鋪陳實在是過於全面攤開了,基本上是按人來一個個陳述,此人生平,代表詞句,有名的人多說點,沒什麼名氣的三兩句帶過,一個一個又一個人地這麼平鋪直敘著,頗有堆砌之感,看久了,會覺得累,覺得這些人都差不多,各人的代表性詞句也都差不多的樣子,作者怎麼也不嫌累,還是在絮絮地介紹著。

但他並不是無自己喜好的,遇到喜愛的作家和文體風格,一連串的排比傾瀉而下,反覆比喻,言辭輕快,喜愛之情滿溢而出。他是抒情的、個人化的,能感受到他對陶淵明、杜甫、新樂府、變文等作者和形式的喜愛,比如他單拎出杜甫成一個小章節,詳寫他的遭際和不同時期的詩,在別的作者是沒有這個待遇的,比如他用了快一頁的奔騰不息的各種新奇美好比喻來表現新樂府的清新自然,滔滔不絕不加修整的情感鋪面而來。這些時候的他是從漫無邊際的陳列裡蹦跳出來歌唱著的。

對大大小小詩人、詞人、文章作者和作品,歷來有很多的評論集囊括點評,所以鄭振鐸幾乎是博採古代的評論來評價一個人,左一句詩品右一句詩話,文白夾雜,細碎分裂,而不是全然地出於他自己的感想。可以看得出他很下工夫,蒐集了不同朝代的人的評述相互參照,當然,有時他也會對前人的定論持不同意見,直言他自己的見解。

只是,述那麼多作者的生平,他的表達方式幾乎都是凝結史書記載的“官位變遷”,三兩句講完一個人都做了哪些官,卒於什麼官位和地方,什麼諡號,有的會摘一點逸事趣聞講一下。遇到一大串不太有名的作者,每個人都這麼講,連篇累牘的,讀過以後,滿腦子都是“著作郎、知制誥、吏部員外郎、翰林學士、左拾遺、編修、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參知政事”……一點都不文學,也不具美感。只能說,古代的文人作者大都是官僚體系內的,但實在看不出把他們的官位羅列一遍的必要。

雖是吐槽,不過還是很驚歎鄭振鐸的博學與深厚造詣,他能將不同典籍不同的人詩句、評論信手拈來,將中外的文學歷程隨心作對比,還費心蒐集了一些插圖作參照,信息量很大,對於我這個不熟悉文學史的人來說,那麼多的沒聽說過的古代作者的出現,讓人發覺在文學的世界裡,存在更多的其實是不知名的人物,這讓文學史看起來更真實豐腴。

在鄭振鐸寫這本書的年代,戰火已起,或是出於強烈的感同身受,他在敘述那些亡國、流亡的作者寫的詩詞文章時,格外著力,細推和同情他們的飄零之感,如他所述,本書成書不易,他以及友人已然盡了最大的努力,我這無知小輩這樣隨意點評他的心血之作當是有愧,這份盛在青瓷碗裡食材豐富但有點寡味的“羹湯”,已是他能饗客的最寶貴的珍饈了。感佩之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