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生常规种植模式的基础上,还有哪些优质高产关键技术可以使用?

绿色如玉833


您好,针对“在花生常规种植模式的基础上,还有哪些优质高产关键技术可以使用?”这个问题,我说下个人看法。

种植花生,记得很久以前播种之后除了人工除草施肥基本上没有其他管理方法。

如今花生种植已经形成了一种特有模式:从花生选种——选地——播种——田间管理——除草——施肥——浇水——控旺——增产——采收等。

花生想要高产丰收,种植户还需要再这些方面上下功夫,细节要做好。下面就给大家在详细说道说道。

1.花生选种,选择抗病性好的,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的优良品种,挑选色泽好,饱满圆润,没有损伤的种子。

2.花生拌种,为了防治花生地下害虫以及病害,一般都选择用吡虫啉、毒死蜱或者噻虫嗪等拌种。拌种要求,拌种前两三天拌种,拌种之后要在阴凉通风处晾干。

3.选地,千万不要重茬,重茬连作非常影响花生产量。重茬花生一般表现为棵小、叶黄、落叶早、病虫多、果少而小。在重茬地上种植花生,即使增施肥料,也很难达到预期产量。

4.花生科学施底肥,千万不要光用化肥,建议用腐熟农家肥或者有机肥配合磷酸二胺、尿素、硅钙肥以及硫酸钾使用,具体用量根据当地情况。

5.花生播种,现在都是穴播,大部分采取的是一穴2-3粒种子,穴距12-15厘米,行距65厘米。也有采用单粒种子穴播的,穴距10厘米,效果也非常不错。

播种深度一般以5厘米左右为宜。如土质黏、墒情好,可适当浅播,反之则应适当深播,注意浅播不能浅于3.3厘米,深播不能深于6.6厘米。

6.间苗补苗,花生一般12天出苗,及时查漏补缺,确保苗齐。

7.水肥管理。在花生幼苗期一般不浇水,苗期土壤相对干旱有利于根系发育,在花针期和结荚期需水量增多,要及时浇水,在果荚生长后期,则要小水浇灌。在雨季要注意排涝,花生长期处于水分过多的环境下,容易出现烂根现象。

8.适时中耕除草。给花生中耕除草,既有保墒的作用,又可以减少杂草争夺花生所需的养分,通过对花生诶图,还可以使更多果针入土结果,从而提高结果率。

9.及时控旺,在花生植株长到30-35公分时,便要进行控旺处理了,一般是通过叶面喷施控旺剂的方法来控制,也可以在主茎长到45公分覆盖全垄后再喷一次控旺剂,可提高花生的结果率和饱满度。

10.基肥不足的话,需要进行追肥。

①苗期追肥,主要是氮肥,每亩追施尿素3-4公斤。

②花生在花针期需肥较多。通常每亩追施尿素5-6公斤,磷酸二铵6-8公斤,硫酸钾5-6公斤或草木灰50公斤。促使花生多开花,多下针,多结果。

③结夹期如果出现肥力不足,应在封行之前进行追肥。此期追肥应以磷肥为主,弥补少量氮肥,通常追施过磷酸钙6—8公斤或磷酸二铵4—5公斤。为了防治徒长,封垄后可以用多效唑进行控旺。

11.补充叶面肥:

①花生苗期和花期用0.1%-0.2%钼酸铵溶液叶面喷施。据实验,此期喷施钼肥可增产10%左右。

②花生苗期、始花期、盛花期各喷一次0.2%硼砂溶液,增进开花下针,可增产8%-15%。

③在花生全生育期内可多次喷施0.2%-0.3%的磷酸二氨钾溶液,增进花生植株茁壮生长,可增产18%-25%。特别在饱果期喷施,可促使荚果发育,有显然的增产作用。

④花生生长后期,因为植株已封行,难于追施肥料,如果植株有脱肥景象,可用1%-2%尿素溶液叶面喷施。可避免花生早衰,提高产量。

12.适时采收:当叶子开始变成黄色,并且茎部开始枯干的时候,就可以准备进行收获了。收获的时候,如果发育的情况不同,可以先收获那些叶子完全变黄的部分,这些的已经完全成熟。而一些部分叶片还是绿色的可以隔一个星期之后再进行收获。

收完之后,要及时的将它们晾晒,晾晒不仅能去除它们里面的水分,还能够促进它们厚熟。

以上就是花生种植的整个流程,每个环节的细节都很重要,我说的不够详细,只提了核心,具体操作需要种植户自己上心,希望对您有帮助。

欢迎关注农资十万个为什么,了解更多农资知识!

农资十万个为什么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希望种植花生的农户都能获得高产,因为在我采访一些花生种植户当中,他们的花生产量每亩平均都在800斤以上,高的能够达到1400斤。这些技术都是在传统的种植方式上的一个改进和更新,如果有兴趣可以关注,以后多交流。


首先花生每三年要换一次品种,因为花生如果连年种植不但土壤会板结,也会因为花生重茬而减产,原因是多年种植的花生自己留种会有很多的病菌和品种的退化,以及土传病害,如果换一下种子就会好一些。在种植上要掌握好播种量,目前在和种植花生的农户座谈当中了解到,很多的花生种植户每亩的平均播种量都在35-40斤之间,多的播种量达到50斤,这是一个很错误的选择,按照每亩800斤的产量,播种量25斤种子就够了,播种时株行距是30公分,每穴2粒种子,就可以了。这样的播量能够让花生通风透光,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在管理要有所创新,花生在苗期长好以后,进行适当的培土,可以提高花生的下针率,花生在开花下针盛期可以适度踩花生秧,也可以在花生在中间压一些土,这叫“压压土,踩踩秧,花生结的一大筐”。但是如果花生密度过大,压土就不合适了,容易发生病害。同时要知道花生是耐旱作物,一般情况下不要浇水,判定需要浇水的标准是早上到花生田里看一下,如果花生叶片萎焉,可以浇水,在下针期如果连续干旱可以采取喷灌的方法浇水,切不可大水漫灌,后期容易发生花生发黄的生理性病害,和白菌病的危害。


在肥料的使用上要施足底肥,每亩50公斤的硫酸钾型16-14-15含量的复合肥,免耕肥效果会更好一些,加40公斤的有机肥。从苗期都要喷洒酶添乐花生三遍药,能够起到很好的增产效果。当然除了以上的技术还要掌握传统的花生种植,比如要对花生拌种等等,总之只要精心管理,就能获得好的收成。


乡里乡韵


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近几年,随着花生种植技术的不断改进、完善和提高,花生的产量也有着一定的突破。但不少花生种植户还在沿袭传统的种植模式,导致花生产量没有很好的达到预期产量目标。

为实现花生高产、优质,增加农户种植收益,种植户还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项花生优质高产种植关键技术。



一、要因地制宜,适时深耕耙耢

结合增施有机肥进行深耕翻,加厚活土层,创造深、活、松的高产土层结构,培肥熟化土壤,是创建花生生产良好土壤条件的有效措施。目前,花生生产在很多地方存在着春季浅耕浅耙,重施化肥而轻施或不施有机肥的做法,致使土壤板结,土质恶化,地力衰竭,导致花生产量不但不提高反而减产。所以要结合实际进行耕作制度改革。

耕作措施:对于春花生种植田,要在秋末冬初进行深耕翻,一般耕深以25-30厘米为宜。深耕要结合增施肥料,冬季深耕后要及时耙平耙细以防风蚀,而且要在早春顶凌耙地保墒。

深耕翻要因地制宜,冬耕宜深,春耕宜浅。春耕要随耕随耙,以免透风跑墒。也可以采取深浅轮耕的措施,即在花生与其他作物轮作周期中,只在头茬作物深耕一次,其它年度和茬口进行浅耕灭茬和掩肥作业即可。



二、要重施钙、硫肥,增补硼、钼肥

花生是喜钙、硫的作物。果仁的形成需要钙离子的参与。所以在花生种植结果期一定要注意施钙、硫肥,增补硼、钼肥,保证营养充足。

施用方法:每亩用石膏10~ 15kg,结合整地施入土壤。对于因重缺钙、硫及连年重茬的地块,还应于花针入土后的15~25天;在初花期每亩用0.2%硼砂水溶液45 ~ 60kg,结合防治病虫进行叶面喷雾,生长期间用0. 1%钼酸铵水溶液50kg喷洒叶面,一般喷 1~ 2次即可。



三、要改早播早收为适当晚播晚收

适当晚播晚收,避免冷害和病害的发生,并使花生生育进程适应气候,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是花生增产的有效措施。如果播种过早,很容易受倒春寒天气影响,造成低温冷害,诱发病毒病、根腐病、茎腐病的发生,造成枯叶或死苗。

另外,播种早了会使开花下针期处在旱季,饱果期处在雨季,影响开花下针和荚果形成,导致结果期分散不集中、荚果成熟期过长,造成收获期发芽烂果。如果收获过早,浪费了后期大量光热资源。

技术措施:鲁东适宜播期为5月1日至5月10日,鲁中、鲁西为4月25日至5月15日。如果墒情不足,应及时造墒或溜水播种。麦套花生适宜套种时间一般是麦收前15-20天,高产麦田套种花生可适当晚套,低产麦田可适当早套。

提倡改花生套种为夏直播,麦收后抢时整地,机械直播。墒情不足的地块,应在麦收前5-7天灌水造墒。收获期适当延迟至9月中下旬。



四、要及时破膜引苗、适时撒土促果针入土

实行地膜覆盖种植花生能够为花生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确保花生合理的生育进程。覆膜花生出苗后,要及时破膜引苗,先将每穴花生分向3个方向,使花生倾斜于地表,从而定向培育生长;到花生封行前后,结合中耕锄草,清除花生棵周围以增加通风透光。始花盛期,注意肥水管理防病虫,确保花生正常生长。

花生果针入土期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因为花生在大量果针入土之际,有部分果针不能入土,也有部分果针刚刚接触土层时力量衰弱无法入土下扎。这一期间,就地抓一把细湿土从花生顶部撒落,能够促进果针对土壤的直接接触,提高果针入土率、坐果率及饱果率。



五、要改一次集中化控为多次灵活化控

喷施抑制剂是控制花生旺长的有效措施,但生产中存在着喷洒抑制剂时间过早、药剂量过大等不当做法,造成抑制花生生长过度,后期落叶早、出现严重早衰现象,从而影响了光合作用中产物的形成和积累。

改一次集中化控为多次灵活化控可确保花生的合理生育进程,协调营养分配,有效防止早衰达到增产效果。

技术措施:对于肥水条件好、种植大花生的地块,在下针期至结荚中后期可根据花生长势进行2-3次化控,调节剂可选用多效唑或壮饱安,多效唑每次用量为每亩20克左右,壮饱安每次用量为每亩10-15克。

对于一般花生田和丘陵旱地花生每次每亩可用壮饱安5-10克,喷施1-2次即可,这类地块不宜施用多效唑。药剂施用一定要结合实际,严格按照相应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图说农村事期待您关注并提出宝贵意见。


图说农村事


在花生常规种植模式的基础上要想获得高产得从这几个方面考虑:

我们这里是豫东地区也是我们河南省主要的花生种植区,由于常年的连续重茬种植花生,怎么样提高花生的产量也是我们这里的农民朋友们每年都关注和讨论的问题!但是我觉得首先应该是异地换种或者最好就是直接购买新品种,比如说我们这里的高产品种花育25,花育16,花育33等。

在施肥或者追肥的时候选择多施有机肥或者生物菌肥,既在施肥的时候可以选择硫酸钾复合肥或者花生专用复合肥和有机肥相配合的方式。

对于花生种子最好选择拌种剂处理,最好能够在拌种的时候添加芸苔素内酯。这样可以提高花生的出苗率以及使花生苗齐苗壮!

在花生苗期的时候可以喷施硼肥和其它配比的中微量元素肥。特别是在苗期干旱的浇水的时候一定要随水撒施尿素。

在花生结荚饱果期每隔一个星期喷施一遍杀菌剂+磷酸二氢钾+中微量元素肥。特别是钙肥的补充尤为重要。

适当的晚收,既在花生田地里随机刨一棵花生来查看花生果是否能够满足95%的花生都有鳞并且籽粒饱满的时候就可以收获了!


豫东小农


以往传统种植花生都是以平播方式来种植。 选地块儿最好是两沙土质。种花生,不利于在一块儿地方,来年重复播种。 花生的重茬播种,造成细菌滋生,影响来年的产量。种植花生要求,土质松软。氮磷钾含量均衡。土地养分充足。

在传统种植花生的 基础上再打到高产做业?我个人推荐深耕土地。可以在土地上打一个 直径为90公分的大埂来种植。埂上采取两行作业,株距15公分。有条件的最好选择,机耕播种。地膜覆盖。300拖拉机,两个轱辘之间正好90公分。 只需调整,打埂设备。 便于机戒操作。 在大埂上种植花生,保证了土质松软。不会造成土地板结。有利于花生的根茎札根土壤 形成荆苞子。提高花生作果产量。

在种植花生。根茎形成的包子过程中很重要。传统种植靠自然天气及土壤湿度自然形成的花生茎苞子。 达成了花生预期生长效果。一但天汗,造成土地板结。 影响花生坐果率。大埂种植花生有效地缓解了,花生根茎孢子的滋生。 提高作物产量。掌握而肥料配比。使用地膜覆盖更佳。使用小型机戒播种采收,省了人工费用。只要产量上去了,最后就是成本利润。

还可以,在两埂之间的渠沟里 套种黑芝麻。有效的利用土地资源。套种黑芝麻 株距不要过密。 以免影响花生的阳光巡导。株距掌握在20到30公分之间。种完花生后在套种黑芝麻,提前花生采收。两种农作物,互不影响。还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谢谢关注,觉得可行?您可以帮助推广。


用户58878475553郭德


花生要想取得丰产丰收,一定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选择好的品种,各个地方气候土壤情况不同,选择适合当地的良种,一般选择那些粒大籽宝,抗病生长性能好的,都可以做为良种。留种的花生一定要充分凉晒两到三天,存放通风干燥处保存。

二是选择好的地块,花生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农作物,所以一定要选那些土壤土质肥厚,排水良心的沙质土壤。

三是搞好田间管理,春播花生要打拢覆盖地膜,多施农家肥,用花生专用复合肥做底肥,后期喷施叶面肥,适当控制花生植株旺长。

三是适时收获,收获过早籽粒未长饱满影响产量,只要做好以上几点,花生一定会丰产丰收,提高种植效益。





小申行走乡村


我认为大致有以下几条:

第一挑选优质品种。第二选择土壤,以沙土质为好。第三施足钾肥和农家肥。第四控制苗旺长,当苗长到一个半月时适当喷些控制旺长的农药。


娄同生漫步乡村


首先覆盖地膜,即提高地温又能使土壤疏松,利于果根的下扎,在花生秧快要盖满沟的时候及时打助壮素控制花生秧的生长,利于花生果的生长,提高产量。


巧妇三姐


农资十万个为什么,已经解析的很透彻,我就不必多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