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很久的滴滴,为什么还没有实现盈利?最大原因在这里

2月13日根据滴滴出行内部流传出来的数据显示,公司在2018年持续出现亏损,全年亏损已经达到109亿元之高了。也就是说平均下来滴滴每个月的亏损都达到9.08亿元,在2月15日的滴滴月度大会上,滴滴CEO程维宣布公司即将面临“过冬”的准备,2019年会加大在出行这方面的力度。

成立很久的滴滴,为什么还没有实现盈利?最大原因在这里

除了在安全以及效率上需要提升之外,对于那些非主业的经营业务会出现“关停”的措施。业务重组带来的岗位重叠以及绩效不达标的员工会进行减员,整体的裁员比例占据全员的15%。涉及的数量达到2000人左右。

令人感到疑惑的是滴滴一方面表示自己“从未盈利”,另一方面又在不断的投资。根据数据调查显示,滴滴在2018年的投资已经超过200亿元之高了。这不禁让外界感到疑惑,滴滴的巨额亏损来源是因为高额的补贴吗?

成立很久的滴滴,为什么还没有实现盈利?最大原因在这里

而滴滴一直没有能够盈利,也能够看出他并不是人们所想的那样“坐地抽成”。虽然在出行市场的地位十分之高,但是面临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

一方面来看滴滴存在着明显的需求峰谷问题,也就是说对于司机的补贴需要持续下去。如果不能给司机补贴的话,那么可能会流失掉很大一批的司机入驻滴滴平台。之所以补贴不能停止,其实也是司机对于前期的补贴已经形成了一种“依赖”心理,如果降低或是减少补贴的话就会造成服务质量的下降,这也会影响到滴滴在出行市场的份额。

成立很久的滴滴,为什么还没有实现盈利?最大原因在这里

顺风车作为滴滴的一项主营业务,本来是可以盈利的。但是因为不断出现的“事件”,滴滴无奈下线的顺风车业务对公司营收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虽然在网约车这一市场滴滴现在是“一家独大”的局面,但是竞争对手却一直没有减少过。从美团打车的出现就让滴滴感受到了“压力”,一边面临不断亏损的局面,一边又有着众多的竞争对手在抢夺市场。滴滴的补贴如果无休止的话,那么盈利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成立很久的滴滴,为什么还没有实现盈利?最大原因在这里

其实在滴滴之前的出租车行业就有着规模经济的情况,在网约车兴起之后,虽然在运营规模上有所扩大,但是成本也没有出现预想的下降情况。因为管理成本的上升,加上市场的竞争也“拿走”了不少的利润。网约车的出现一方面确实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但是利润最终还是会被较低的门槛拉升至原本的水平,在去除人工成本之后,剩下的利润空间其实并不是太大。

滴滴从2012年出现就得到了各大巨头的喜爱,根据数据显示滴滴已经完成了17轮的融资。融资的总金额已经超过200亿美元之高了,可以说是没有上市公司中融资最多的一个了。根据滴滴曝光的2018年亏损金额达到109亿元,随之也透露出滴滴对于司机的补贴金额。其中对于司机补贴的金额达到113亿之高。

成立很久的滴滴,为什么还没有实现盈利?最大原因在这里

除了在网约车这方面,滴滴在金融这一领域也有所涉及。2019年1月2日,滴滴“金融服务”频道在滴滴产品端上线。上线的产品包括重大疾病互助、健康险以及车险等众多的方面,未来还会提供融资、保险以及支付等更加多样化的服务。

由此可见滴滴的业务早已不止网约车这一项了,涉及的业务包括智能驾驶、共享单车以及交通大数据等,除了内部孵化之外,滴滴也开始对外资初创公司进行投资。滴滴光是对外投资以及并购的资金在2018年就能够达到208亿元之高了,其中有些数据还是没有计算在投资范围里的。

成立很久的滴滴,为什么还没有实现盈利?最大原因在这里

值得注意的是滴滴并非没有项目盈利,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在2017年汽车资产管理中心就已经实现盈利了。而且还成为了全球同行业的“标杆”,这一业务相当于是重资产方面的,需要的投入自然不会少。如果已经能够实现盈利的话,那么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可以持续为滴滴带来利润。

但是既然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了,为什么滴滴又在公开场合表示并没有盈利呢?从滴滴对于公司裁员的回答中看出:因为滴滴遭受了巨大的安全和政策合规压力,所以不得不面临转型升级的情况,为的是能够在保证安全的同时更加的合规。这就需要人员结构做出一定的调整,因此才会出现裁员的情况。至于究竟什么时候能够真正实现盈利,还需要进一步关注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