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誉:一对亲家截然相反的结局源于对儿女婚礼嫁妆的态度

王丹誉:一对亲家截然相反的结局源于对儿女婚礼嫁妆的态度

唐代金碗,西安市何家村出土

王丹誉:从奢华嫁妆看亲家成败

唐懿宗咸通十年(公元869年),已被贬为端州(今广东肇庆)司马的原宰相杨收被永远流放到驩州(今广西越南之间),很快又被赐死。他惨死之后,“令使者剔取喉结三寸以进,验其必死。”不仅是杨收本人,就连他的同僚和下属竟因他的罪状而处以永远流放到岭南荒蛮之地者多达十余人。当人们为曾经显赫一时的原任宰相杨收惋惜同时,却更加佩服他的亲家——尚书右丞(官阶正四品下,尚书省长官的副职助手)裴坦。原来,裴坦的儿子迎娶当朝宰相杨收的千金为妻,杨收为女儿置办了特别奢华的嫁妆,每件器物上都用金玉宝石和犀角加以精美装饰。作为亲家的裴坦看到后,不仅不以为喜反而大怒,呵斥:“送这些东西难道要使我家破人亡吗?”立即命令家人把这批奢华的嫁妆当众销毁。谁成想,他的亲家宰相杨收后来竟然是因为收受贿赂而获罪。

王丹誉:一对亲家截然相反的结局源于对儿女婚礼嫁妆的态度

杨收像

王丹誉:一对亲家截然相反的结局源于对儿女婚礼嫁妆的态度

唐代鎏金镶宝嵌珠玉带

杨收幼年丧父,后来科举进士之后,仕途平步青云。他最大的毛病就是“率爱奢侈”。咸通年间,崔安潜因为高尚的品德享誉天下。身为当朝宰相的杨收想通过拜他为师,来以提高自己在官场的威望。几经交涉,崔安潜终于答应赴杨府宴会。崔安如约来到杨府,只见厅堂馆舍装修得富丽堂皇,宴会上的服务员,都清一色的双鬟发型,佩戴珠翠所做的首饰。看到如此杨收如此奢华,崔安潜很不高兴。宴席上的酒水和饮料尽是山珍海鲜之中的极口。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宴席桌前放置了一尊香炉,散发出的烟雾竟然呈现出海市蜃楼的奇异景观。宴会厅散发出一股奇异的香气,并不是发自香炉和佩戴首饰的仕女。崔安潜感到特别奇怪,不时循着香气向四周张望,始终没有找到这种奇异的香气到底从何而来。三巡五味过后,杨收就问崔安潜道:“先生您好像在看什么东西?”崔安潜就回答:“在下闻到一股特别强烈的香气。”杨收环顾左右,令人从宴会厅东边阁内的镂金桌案上,拿过来一只白色犀角盘,盘中盛着一只漆彩的圆球状物品,端过来给崔安潜看,并讲解:“这是罽宾国进献来的香料。”崔安潜非常震惊,直到宴会结束后都茫然若失。崔安潜一直心想:难道这就是《太宗实录》上说:“罽宾国向唐太宗进献的拘物头花吗,它散发的香气在方圆几里之内都可以闻到。”正当他疑惑不解之际,又听杨收的门人说:“杨相爷每天下朝回府后,时常把玩一尊和田籽料玉制的婆罗门子,竟高达好几寸,通体玉质晶莹剔透,制作巧夺天工,造型特别可爱。听说这可是于阗国王宫内库的震国之物。”

王丹誉:一对亲家截然相反的结局源于对儿女婚礼嫁妆的态度

裴坦像

如此奢侈的生活,必然要有非常的物质来源。杨收随着官位日高,自己也越来越狂妄自大。自己喜欢摆阔气、讲排场,就连他的门客弟子、胥隶僚属,家奴仆童都狗仗人势,凭着主子宰相的权势胡作非为。为了当宰相,杨收竟然想方设法巴结讨好当时最得皇帝宠信的中尉(禁军统领,晚唐“四贵”之一)杨玄价,两人根据各自不同的需求,不仅走到一起,而且一拍即合。杨收给杨玄价进行了巨额的感情投资,杨玄价则在皇帝面前美言,终于帮助杨收登上了梦寐以求的宰位。世上原本这么便宜的“好事”,杨收通过杨玄价的关系当上宰相,杨玄价必须要求得相应的回报。杨玄价通过控制自己扶持的宰相杨收,大肆向天下招纳贿赂,实际上把杨收变成自己贪污纳贿的工具。杨玄价求得请托行贿者的数千笔贿赂,却全部要让杨收来买单替人办理。杨收对杨玄价的操纵实在忍无可忍,杨玄价却埋怨杨收辜负自己的栽培。于是,杨玄价终于怒不可遏,到处诋毁杨收,甚至揭发杨收贪污腐败。成也萧和,败也萧和。因杨玄价当了五年宰相的杨收终于被提携自己的“恩人”杨玄价拉下相位,贬为宣歙观察使。此时,养成贪污受纳已经习以为常的杨收虽然官位贬低了,而贪腐的作派却没有多大改变,一年之内,竟然先“留公藏钱(贪污挪用公款)七百万”,后又收受部下江西观察使严譔买官钱上百万。因此,再度遭贬为端州司马。赴任前,手下专门置办了豪华大船准备送杨收赴端州。奢华成性的杨收此时竟然,害怕乘船大而不敢乘座,还噤若寒蝉地说:“我现在是因罪贬官,怎敢再用这样的大船?”只好搭乘小舢板上任。然而,此刻已经为时已晚,他改用小船的做作只是徒劳无益,于事无补了。

王丹誉:一对亲家截然相反的结局源于对儿女婚礼嫁妆的态度

唐代婚礼,敦煌莫高窟第9窟壁画

昔日权倾天下的杨收,被“仰药切喉”以赐死。当年跟他享尽荣华富贵的十一个人,此时也因他着长流至死,万劫不复。唯有杨收的亲家裴坦却能独善其身,更加令人叹服。因为,裴坦之所以令人叹服不是因为他的幸运,而是因为他对奢华嫁妆的远见卓识。裴坦进士入仕,历官中外,忍辱负重,终能位极人臣,加官拜相(“召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新唐书》总结他成功原因:坦性简俭,世清其概。这正是他与亲家杨收成败的根本所在。

正是因为这份奢华嫁妆,终使亲家杨收从宰相到死囚,也是因为这嫁妆使另一位亲家从尚书右丞到宰相。而决定他们命运成败的关键是各自对这份嫁妆截然不同的态度。

王丹誉:一对亲家截然相反的结局源于对儿女婚礼嫁妆的态度

唐代婚礼送嫁妆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