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中國:一邊是千億級生意 一邊是被支配的恐懼

刷屏全世界的首張黑洞照片,隔了一天,以另類方式繼續席捲中國圖片圈和版權界。4月11日,國內知名圖片版權庫視覺中國捲入爭議,因聲明擁有黑洞照片的在華版權,這家老牌圖片網站陷入一連串麻煩,包括共青團中央、海爾、360、新浪在內的多個機構和企業,對視覺中國主張的相關圖片版權表達不滿。

视觉中国:一边是千亿级生意 一边是被支配的恐惧

在網民熱議人類首張黑洞照片的同時,4月11日,有網友指出,視覺中國已經拿下該照片在華版權,並提醒相關使用者小心視覺中國的侵權訴訟,就在前一日,杜蕾斯、獵豹、阿里雲等公司圍繞黑洞照片展開公司或產品營銷。

视觉中国:一边是千亿级生意 一边是被支配的恐惧

黑洞照片屬於全人類,還是視覺中國?這引發了網友的熱烈討論。視覺中國對爭議並不諱言,它在官方微博回應稱,“黑洞”照片屬於Event Horizon Telescope組織,視覺中國通過合作伙伴獲得編輯類使用授權。該圖片授權並非獨家,其他媒體和圖片機構也獲得了授權。

但視覺中國強調,該圖片根據版權人要求只能用於新聞編輯傳播使用,未經許可,不能作為商業類使用。商業使用一般包括廣告、促銷等使用場景,視覺中國並未獲得該圖片商業用途的權利。如未經版權人授權,用於商業用途,將可能存在風險。

在視覺中國網站,也對這張黑洞照片進行了類似版權聲明。不過截至發稿,視覺中國已經在版權庫中刪除了這一照片。

視覺中國創始人柴繼軍表示,“用此圖蹭個熱點用於公司廣告等商業目的有風險”。柴繼軍解釋,任何一張照片都有版權,取決於版權人希望這張照片如何使用。

就黑洞照片而言,“根據視覺中國的聲明,並未獲得商業用途的授權,也就是說其他機構或個人將該圖文用於廣告、促銷等商業用途,並不需要從視覺中國處獲得授權,而是需要從權利人處獲得授權”,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中心特約研究員趙佔領表示,如果其他媒體未獲得授權而使用這張照片,視覺中國並不能直接進行起訴,除非它從權利人處獲得了維權的權利。

北京國標律師事務所主任姚克楓也認為,首張黑洞照片的著作權屬性應當讓渡於社會公共利益,使用黑洞照片的社會公益性遠遠高於拍攝者的私有權利。從社會公眾利益角度、從反壟斷角度,以及從非傳統拍攝角度,首張黑洞照片不具有應獲得保護的知識產權,儘管措辭嚴謹,但黑洞照片帶給視覺中國的版權風暴愈演愈烈。共青團中央官方微博發佈圖文消息質疑視覺中國:國旗、國徽的版權也是貴公司的?百度、360、海爾、蘇寧、鳳凰網等多家企業也發佈類似微博,質疑視覺中國對這些公司的LOGO主張版權是否妥當。

视觉中国:一边是千亿级生意 一边是被支配的恐惧
视觉中国:一边是千亿级生意 一边是被支配的恐惧视觉中国:一边是千亿级生意 一边是被支配的恐惧

對於國徽、LOGO類圖片引發的爭議,柴繼軍表示,這些照片很多都是供稿人上傳的,我們已經進行了撤銷版權聲明。

02、商業模式屢遭質疑

值得注意的是,這不是視覺中國第一次遭遇版權非議。在自媒體等圖片需求量較大的行業,對視覺中國“天下苦之久矣”的指責一直不斷。知名投資人、經緯中國創始人張穎直接開炮:“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視覺中國的。”

經緯中國在2018年7月曾因圖片版權問題,與視覺中國激烈交鋒。張穎當時指出,視覺中國漫天開價索要幾十萬人民幣鉅額賠償,要挾企業籤年度合同。“從該公司收入角度來看,據說’戰果頗豐’。侵權確實不應該,但這種漫天要價的商業模式更不應該,現在還變成了這家公司的核心商業模式,也是好笑了”。

張穎的態度代表了相當一部分外界聲音,認為視覺中國存在“維權——訴訟——和解——簽約”的“勒索式商業模式”。

有媒體機構圖片採購負責人透露,視覺中國一年3000餘張圖片使用權,優惠後價格在20萬元左右。“價格有點貴,但由於它的圖片庫確實最大,沒有太多其他選擇”。

據悉,視覺中國早在2017年就研發了圖像互聯網版權保護平臺“鷹眼”系統,自動處理約200萬張/天以上的數據,能夠追蹤到公司擁有圖片在網絡上的使用情況,提供授權管理分析、在線侵權證據保全等一站式的版權保護服務。2017年,通過“鷹眼”系統,視覺中國發現的潛在客戶數量比2016年同期有超過84%的增長,新增年度協議客戶同比增加超過54%。

根據財報,視覺中國2018年前三季度營收7億元,同比增長21%;淨利潤2.2億元,同比增長35%,其中核心業務“視覺內容與服務”營收5.7億元,同比增長34%,佔比總營收的82%。

另外,圖片機構追討版權使用費,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無可厚非,而視覺中國等圖片機構之所以引起爭議,是在於其“釣魚執法”的維權手段。

在版權維權中,一般的套路是,在網絡中廣為傳播其有版權權利的作品,不標註版權(或容易忽略標註),開放式供網友下載使用,發現、追蹤其未經授權的使用行為並使其使用一段時間後,發律師函或催告函件等進行索賠請求,如催告無效即進行訴訟,而大多數以和解方式結案並簽約交費使用其圖片庫。

對於相關質疑,視覺中國創始人柴繼軍在接受刺蝟公社採訪時回應稱:視覺中國的核心商業模式是授權模式,不是所謂索賠維權。視覺中國只是一家企業而已,從企業經營角度來看,立案、訴訟、判決等一系列司法流程是很高的時間和管理成本,光靠打官司不可能是一種長遠的商業模式。司法訴訟是最後不得已採取的保護措施。

而關於是否“釣魚維權”,視覺中國方面也進行了否認。對方舉例稱,當正規版權購買方使用圖片並進行了公眾號的發佈,隨後圖片由百度收錄,並被不知情者進行了二次利用,這種屬於不可控的情況。並非視覺中國主動上傳,也就沒有釣魚維權一說了。

儘管質疑不斷,但視覺中國也有苦衷。以自媒體圖片侵權為例,柴繼軍表示,發現被侵權後,主動去找自媒體,他們一般都比較緊張,採取迴避,或者視覺中國就聯繫不上他們,最後只能走上訴訟的道路。而一起訴就要很高的費用,包括開庭、證據保全、律師等等費用。“實際上到我們這裡來獲得授權並不是特別高的價格,自媒體也需要逐漸培養起圖片版權意識”。

對於張穎的“勒索”指責,柴繼軍並不認可,他認為,張穎是情緒化的表達,作為投資人是頂級專家,但在圖片版權領域並不是專家,有誤解很正常。“我們不可能去敲詐勒索。我們是一個商業公司,你跟我合作簽署合同,我給你提供優質服務,就此而已”。

對於“鷹眼”系統,柴繼軍表示,現在的圖片使用場景大多數都是在線上,光靠人工發現侵權不太現實,所以我們開發了這套搜索系統,希望能夠精準找到侵權主體,也希望能夠樹立圖片內容行業的標準。

艾媒諮詢分析師李松霖認為,輿論對視覺中國一邊倒的質疑,來源於行業裡面積壓已久的版權碰瓷現象,就像當年微軟打擊國內盜版軟件一樣,民眾對這類企業的質疑聲是普遍存在的。加上此次還涉及了黑洞、國徽等如果社會公眾屬性的版權問題,包括視覺中國在內的類似商業模式,如果不能徹底糾正傳統盈利模式,恐怕很難贏得公眾的諒解。

不過,保護版權和避免濫用是個長期角力的過程。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微信公眾號數量超過2000萬個,微博活躍用戶超4億,頭條號超過100萬個,這一龐大的創作群體,對圖片的使用來源基本都是基於搜索,對圖片來源不是十分清晰,創作者存在版權缺陷,也容易引來版權碰瓷的問題。

04、市場規模已經高達1500億

除此之外,全景網等也是圖片“維權”大戶。

圖片版權問題的背後,是圖片的價值日益凸顯。App、微博、微信等新媒介成為當前人們表達和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而這都離不開圖片內容。

如今,自媒體處於野蠻生長的狀態,對於圖片的需求量更以成倍的速度在增加。

视觉中国:一边是千亿级生意 一边是被支配的恐惧

有數據顯示,國內每年網頁上的圖片使用量超過6000億,各大自媒體平臺消費圖片430億張,如果按照5%的正版率計算,市場規模已經高達1500億。

而根據北京市海淀法院的統計,從2015年到2017年,圖片維權案件年增速達到了100%。

據海淀法院知識產權庭統計,圖片的賠償標準近年來不斷提高,2015年平均每幅作品判賠1500元,2017年平均每幅作品2500元。因此,曾有律師在代理某圖片作者的案件後,乾脆把該作者的圖片版權全買下來,自己去打官司賺錢。

根據微信發佈的《2017微信數據報告》顯示,微信公眾號月活數量已達350 萬個,而圖片仍是自媒體在創作時的主流素材選擇,佔比為62.5%。因此對於圖片提供商來說,自媒體人手上的錢是越來越好賺了。

柴繼軍則表示,因為未經授權使用圖片的現象非常嚴重,很少自媒體會主動來得到合理授權。實際上,到視覺中國這裡來獲得授權並不是特別高的價格,自媒體也需要逐漸培養起圖片版權意識。

本文源自北京商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