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135: 謙虛讓人受益

《論語》135: 謙虛讓人受益

【原文】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將入門,策其馬,曰:非敢後也,馬不進也。”

【譯文】

孔子說:“孟之反不喜歡誇耀自己。敗退的時候,他留在最後掩護全軍。快進城門的時候,他鞭打著自己的馬說,‘不是我敢於殿後,是馬跑得不快。'”

【思索】

孟之反冒著戰死的危險,留在最後掩護全軍撤退,這是非常勇敢的,也立下了大功。可是他非常謙恭,沒有炫耀功勞,甚至還要把功勞推掉。他找的藉口挺好玩的,那就是馬跑得不快,所以才落在隊伍後邊了。別人會相信他的話嗎?大家會看不到他的功勞嗎?不會吧。

孔老夫子說到孟之反這件事,應該是誇讚他。也就是說,他的這種做法,正是孔老夫子支持主張的。古代人講究做人要謙虛,不能居功自傲,不能誇耀自己。古人是很看重這一點的。孟之反這麼明顯的大功,大家都是看在眼裡的;國君或者大將軍非常高興,可能要重重獎賞;其他將士對他從心裡表示敬佩和感謝。可是,如果孟之反誇耀自己的功勞,國君或者大將軍就會覺得他這人道德不好,喜歡搶功勞。其他人,也不再敬佩、感激,而是非常厭煩他。

這樣說,可能就有人覺得疑惑:孔老夫子是不是不提倡大家立功?是不是不能超越別人呢?我們都不能爭先進了?其實啊,孔老夫子並非不提倡大家立功,也不是攔著大家去超越別人、爭取先進。他這裡強調的是謙虛和不爭功的好品德。

這種謙虛的做法,其實也是很好的處世技巧。因為,當一個人立大功的時候,領導人也正在觀察這個人是不是膨脹了,其他人在敬佩或者讚歎的同時,心裡都有一些小小的不舒服,也就是有嫉妒等複雜的消極心理。如果一個人表現得很謙虛,領導人就會更加讚賞他,其他人的心裡也就平衡了,會對他表示出發自內心的祝賀和擁護。現在呢,好多人覺得謙虛是沒什麼好處的,甚至認為吹牛才有益處。這種想法可就不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