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滅亡後,這個墊背的被康熙凌遲處死,此人說:你真多此一舉

清高宗康熙皇帝,是滿清入關以後的第六位皇帝,在位60年,實際統治長達63年,康熙在位期間,清朝發展達到了頂峰,社會經濟文化建設有了長足進步,康熙關心百姓,注重農業建設,多次下詔減免農民賦稅,清朝國庫充盈,武備昌盛,平定新疆叛亂, 擴大了清朝的統治區域。

不過晚年時,乾隆生活奢靡,放任官員貪汙,導致各地都有起義爆發,閉關鎖國的政策嚴重阻礙了國家發展,漸漸拉開了與西方列強的差距,使得封建統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縱觀康熙一生,8歲登基,15歲親政,年紀輕輕就扳倒鰲拜,隨後親征噶爾丹、平定三藩,將清朝國力推上了頂峰。

康熙能力出眾,甚至被人稱作“千古一帝”,比肩秦皇漢武,國外史學家評價:“這位偉大的帝王,成就了封建王朝最後一個頂峰,他集智慧與豁達與一身。”不過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康熙也是如此。

明朝滅亡後,這個墊背的被康熙凌遲處死,此人說:你真多此一舉

無論康熙有多麼胸懷寬廣,心裡卻一直有一個不容觸犯的地方,這塊“心病”成了康熙執政生涯中的夢魘,每當有人提起的時候,康熙總會陷入恐慌,渾身難受,這個神秘的人物究竟是誰?為什麼會成了一代帝王的陰影?

明朝滅亡以後,崇禎皇帝自縊身亡,隨後皇族後人四散而逃,有的打著南明旗號,繼續與明朝分庭抗禮,有的則流落民間,為躲避災禍隱姓埋名,民間傳說,崇禎一生共有7個兒子,除了早夭的4個兒子以外,明朝滅亡前夕,崇禎將3個兒子秘密送出城去,他們後來被統稱為“朱三太子”。

“朱三太子”這個傳說如同幽靈一般,一直籠罩在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頭上,清軍入關以後,曾大力搜捕明朝皇族子弟,當然明面上做作了文章,甚至表示只要找到朱家後人,就會將統治權讓出去,不過背地裡都清楚,只要一天沒找到人,清朝統治者就一刻不得安寧。

明朝滅亡後,這個墊背的被康熙凌遲處死,此人說:你真多此一舉

朱三太子這個身份太過特殊,滿清作為“異族”,本來就有許多人不服從統治,作為漢人正統的“朱三太子”有著顛覆整個大清的能量,只要大手一揮,這個身份足以招來眾人擁護。

據傳“朱三太子”真名為朱慈煥,清軍入關以後,各地都在打仗,朱慈煥與幾個兄弟走散,後來被一個大順軍隊將領收養,朱慈煥隨之去了河南隱居,沒有人知道他們的真實身份,就這樣安安穩穩的度過了兩年時光,雖然清貧卻不用擔心性命安危,不過好景不長,很快平淡的生活就被打破了。

清朝統治者內心焦慮,秘密查找朱家後人,將領得到風聲以後,為了保命丟下朱慈煥逃走了,朱慈煥沒有辦法,為了生存只能流浪乞討,說來也算幸運,乞討過程中,朱慈煥竟找到了明朝王姓舊臣家中,知道朱慈煥的真實身份以後,王氏決定收養他,併為其改名王世元,從此生活在王家。

明朝滅亡後,這個墊背的被康熙凌遲處死,此人說:你真多此一舉

本以為這次可以安度餘生,結果幾年以後王家發生重大變故,妻離子散,朱慈煥自然不能繼續生存下去了,只能再次踏上流浪生活,這一年朱慈煥僅有18歲,還是一個孩子。

為了能吃上一口飯,朱慈煥跑到廟裡當了和尚,在他眼中只要能活命,苟且偷生也無所謂,廟裡自然不養閒人,朱慈煥整日挨家乞討,在浙江又遇到了一個姓胡的先生,胡先生雖然不知道朱慈煥的真實身份,卻能看出他身上的非凡氣質,朱慈煥曾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尤其擅長繪畫,胡先生勸他不要在廟裡虛度光陰,既然有才學在身,總能找到一個好出路。

胡先生給朱慈煥找了一個私塾先生的工作,還把女兒嫁給了他,漂泊十餘載的朱慈煥終於找到了家的感覺,他從未感受過權力的誘惑,也沒有那麼多的野心和追求,光復大明的更沒有想過,他更想自己是一個普通人,可以安安穩穩的生活,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要求,因為他的身份卻成了一種奢望。

明朝滅亡後,這個墊背的被康熙凌遲處死,此人說:你真多此一舉

別有用心的人那個朝代都有,許多反動勢力紛紛打著“朱三太子”的名號興風作亂,在在清朝統治者眼中,“朱三太子”就是一個定時炸彈,時不時就會有人出來鬧一下,一旦有了苗頭,就很難平息下去了。

順治十三年,一個名叫朱周衹的書生,以“朱三太子”為名,召集了一大批人在蘇州起義,隨後迅速被鎮壓,沒多久又冒出了一個商人,也稱自己是“朱三太子”,這些人總是妖言惑眾,說造反成功後,會給底下人加官進爵,輕易就能聚集一群遊手好閒之徒。

當然無一例外都被清政府平息,造反的事情經常發生,最著名的一次則是福建永春縣蔡寅召集了數萬人,到處惹是生非,康熙十分震怒,下旨嚴格查辦,總之各種起義都離不開“朱三太子”的名號,對康熙來說,這四個字已經成了一根紮在心臟裡的刺,只要聽到一點風聲,康熙就會寢食難安,最終下死命令,有多少抓多少,直到找出真人,結果自己冒出來的都是冒牌貨。

明朝滅亡後,這個墊背的被康熙凌遲處死,此人說:你真多此一舉

康熙整日都在想真正的朱三太子究竟在哪,此時的朱慈煥早已娶親生子,有了孩子以後,朱慈煥更加提心吊膽,生怕自己的身份會被人識破,為了躲避災禍,朱慈煥再次更換姓名,帶著老婆兒子逃亡湖州。

清朝入關以後,逼迫漢人剃髮易服,改變原有風俗,畢竟“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幾千年分封建思想籠罩在百姓心頭,文字獄的興起更加激起了百姓的憤怒之情,這種情況下朱三太子則成了人們的精神領袖,只要朱三太子一日在世,就會不斷有人以此為名進行反抗。

康熙47年,輾轉多地,年過古稀的朱慈煥在山東被清軍逮捕,審問中官員問道:“大清對你不薄,你為何要一直抵抗呢?”頭髮花白的朱慈煥顫巍巍的說道:“我已經沒有多長時間能活了,三藩作亂的時候我都沒有出現,又怎麼會在此時造反呢?”於情於理朱慈煥都沒有造反的能力了,因此官員並沒有為難他,如實上報給朝廷。

明朝滅亡後,這個墊背的被康熙凌遲處死,此人說:你真多此一舉

終於找到了折磨自己多年的朱慈煥,康熙雖然也知道朱慈煥已經沒有了威脅,卻依舊以“謀反”罪名殺盡一家妻兒老小,至此以後,崇禎後代全部滅絕,雖說如此,“朱三太子”的名號卻沒有消失,1722年,臺灣“反清復明”運動還是用的這個名號,縱觀康熙執政60多年,一直沒有離開這個陰影。

【《皇太子秘史》、《明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