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就能看出你的腎不好,護腎要講究“兩早”


據統計,我國腎病的發病率為10%~13%,全國約有1億名患者。兒童、青壯年、老人等都可能被慢性腎病纏上,一個腎臟就能擔負起全身的代謝需要。一旦人體內的代謝廢物排洩不出去,就會直接威脅生命。

腎功能被破壞超過75%時才會出現貧血、噁心、乏力等症狀。為了早點發現腎臟的“求救信號”,生活中別忽略這些蛛絲馬跡。

6個表現提醒腎臟出問題


眼瞼浮腫

眼瞼浮腫是寫在臉上的預警信號,腎臟負責水液代謝,晨起發現眼皮浮腫或雙腳浮腫,就要考慮腎臟問題。

噁心、嘔吐、食慾不振

腎臟病發展到終末期,會影響胃腸道功能,導致噁心、嘔吐、食慾不振。

小便有泡沫

尿色發紅,或者尿液表面漂浮一層細小泡沫狀且不易消失,應去腎內科檢查。

尿量變化

正常人每天排尿1000~2000毫升,尿量顯著變多或變少都可能是腎臟疾病。

皮膚瘙癢

腎不好時,尿素不能經尿液排出,會通過皮膚排洩,刺激皮膚引起瘙癢。

頭痛、乏力、睡眠不佳

頭痛、乏力、記憶力下降、睡眠不佳等,多是腎病合併高血壓所致。

以上腎臟病變的信號有的發生在早期,有的已經是晚期的表現,因此,光靠症狀來判斷自己腎臟是否健康是不行的。

一定要重視體檢,特別是老年人以及患有高血壓、糖尿病、血尿酸異常等疾病的高危人群。


一眼就能看出你的腎不好,護腎要講究“兩早”



4件小事毀掉腎臟


濫用藥物

“腎臟不好要常吃補腎藥”是最常見的護腎誤區。濫用藥物不僅不會強腎,還有可能引起慢性腎病。

常見的感冒藥、消炎止痛藥、減肥藥、含馬兜鈴酸類的中藥,擅自長期服用或過量服用,都可能損害腎臟。

炎症

微生物還會通過血液循環和淋巴液循環感染腎臟。

身體其他部位發生感染時,如扁桃體炎、齲齒、結核等,應及時徹底治療處理,避免損傷腎臟。

慢性病

高血壓和糖尿病是引起腎病最常見的原因,超過1/4的腎衰竭患者由高血壓引起,約1/3的腎衰竭由糖尿病引起。

糖尿病和高血壓患者一定要注意控制病情,並定期檢查腎功能。

吸菸

吸菸會減慢腎臟供血速度,流入腎臟的血液越少,就會損害腎功能的正常發揮。長期吸菸還會使腎癌危險增加大約50%。


一眼就能看出你的腎不好,護腎要講究“兩早”



護腎要“兩早”


早發現

雖然慢性腎病起病隱匿,但並不是說它無跡可尋,只要遵循上面的一些細節,基本可以做到有病早發現。

日常可以養成如廁後看一眼的習慣,觀察下尿液的顏色和性狀。

若尿中有泡沫,放置一個小時後觀察泡沫仍不消失,或勞累、感冒、上火後尿色加深,呈濃茶色、醬油色,應及時到腎病科進行尿液檢查。

早預防

高血壓和腎臟病可謂是兩個“難兄難弟”。

腎臟病往往會引起高血壓,比如老年人多見的良性小動脈性腎硬化症;同時,高血壓反過來會導致心、腦、腎等多個靶器官損害,因此高血壓患者也是腎臟病的高危人群。

此外,血尿酸升高是腎臟病的獨立危險因素。糖尿病患者有可能會發生糖尿病腎病,且病程越長危險越高,一旦發展到終末期腎病,往往更加難以控制。

因此,這兩大人群要將血壓、血糖控制在理想的範圍內,以減少腎臟損傷。無症狀高危人群(如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痛風、高脂血症),最好每年至少做1次尿常規檢查。

這四種傷腎的事可要當心,別再犯錯,這些腎受傷的表現你有嗎?早發現,早預防對我們的腎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快分享給身邊的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