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大火,卡西莫多的钟声还会响起吗?

即使这一生都没去过巴黎的人,也曾在中学课本上了解过雨果笔下的巴黎圣母院。这座承载着敲钟人卡西莫多对爱斯梅拉达守护的建筑,在法国电影中象征着忠贞不渝爱情的永久性地标,在看到今天的新闻之前,不会有人能想象到,它真的会有消失的那天。

法国当地时间15日下午6:30,正在进行维修的巴黎圣母院遭遇严重大火:标志性的尖塔被烧断、自1260年起便存在的玫瑰花窗损毁。很多网友不禁悲伤地感叹:“没有毁于烽火连天的战争,竟毁于维修!”

巴黎圣母院大火,卡西莫多的钟声还会响起吗?

巴黎圣母院起火现场图

但事实上,这并不是巴黎圣母院遭遇的唯一灾难,更不是最严重的一次……

既然无法完全复原,那修复还有意义吗?

很多人向往去巴黎圣母院走一遭,大部分是冲着名著去朝圣,但又不仅仅为此。这座古老的建筑因其辉煌的历史,有着令人着迷的魅力。

这是一座典型哥特式风格的基督教教堂,是古老巴黎的象征。自1345年建成后,它就成了世界天主教教堂的代表。巴黎圣母院的名字(Notre Dame)意为“我们的女士”,代表耶稣的母亲圣母玛丽亚,而圣母院更是和平、团结及和谐的象征。正因如此,这座教堂在基督教与天主教徒心中有着不可丈量的意义。

巴黎圣母院大火,卡西莫多的钟声还会响起吗?

巴黎圣母院渗透进了法国历史的方方面面

直达高清图谱请戳:

然而,尽管巴黎圣母院现在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在其800多年的历史中,也难逃重重劫难。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巴黎圣母院中的大量财宝和艺术品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十字架和圣母像被搬走,教堂被改造成了藏酒仓库,甚至连墙上的28位耶路撒冷国王雕像,也被当作法国国王被群情激愤的群众砍去了头颅。教堂中,随处可见被移位的雕刻品和砍了头的塑像,只有低音大钟伊曼纽尔(Emmanuel)幸运地保留。此时的圣母院已经残破不堪,比起今日因大火造成的外墙主体损害,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

巴黎圣母院大火,卡西莫多的钟声还会响起吗?

诞生的世界名画《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

这种糟糕的情况一直持续到1804年,继承了法国大革命遗产的拿破仑为了宣告与旧王朝的决裂,成为“法国人的皇帝”,选择在巴黎最宏伟的教堂加冕。巴黎圣母院因此得到完整的修缮,并还为宗教之用。

但随着拿破仑去世,多年后,无人管理的巴黎圣母院在风雨中再次破败。心疼不已的雨果因此写出巨著《巴黎圣母院》,期望唤醒法国人民对这座宏伟建筑的关心。

巴黎圣母院大火,卡西莫多的钟声还会响起吗?

法国的文学巨匠:维克多·雨果

1831年该书出版后,文学的力量显现了!因为书中雨果对圣母院诗意的描绘,许多人都希望修复当时已经残旧不堪的圣母院,并为此发起了募捐计划。

巴黎圣母院大火,卡西莫多的钟声还会响起吗?

书中的钟楼怪人卡西莫多与爱斯梅拉达

修复的呼声很快引起了当时政府对圣母院建筑惨状的关注。1844年,在历史学家兼建筑师奥莱·勒·迪克的主持下,圣母院重现了久违的光彩;1845年,由拉素斯和维优雷·勒·杜克负责全面整修教堂,历经23年的工程后,教堂的尖顶和圣器堂终于得以修缮。

所以,今日被大火损毁的巴黎圣母院,有非常多的元素都是在十九世纪中后期由历史学家重新诠释的。在建筑资料保存完好、建筑石料没有绝版的情况下,不久的将来,重新看到完整的巴黎圣母院,并不是天方夜谭。但倘若放弃修复,子孙后代们未来恐怕就只能在照片上一瞥巴黎圣母院昔日的荣光了……

惋惜巴黎圣母院和圆明园,有冲突吗?

事实上,世界著名的古建筑发生火灾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也没能摆脱古建文物毁于火灾的困扰。

巴黎圣母院大火,卡西莫多的钟声还会响起吗?

有多少中外文明,曾毁于大火?

直达高清图谱请戳:

1951年,沈阳故宫大清门因电气短路发生火灾,致使大清门及门厅陈展文物全部被毁。

1958年,宁波阿育王寺发生火灾,烧毁清建方丈殿一座,殿内佛经、书画、玉器、乾隆御笔等文物皆毁。

1984年,拉萨布达拉宫强巴佛殿发生火灾,烧毁古建佛殿64平方米,铜质鎏金佛像8尊,佛经100余部。

1987年,北京故宫博物院景阳宫遭受雷击引起火灾,局部建筑烧毁……

以上总结,可能并不完整。但即使如此,依然看得让人触目惊心。而100多年前毁于大火的圆明园,也因为巴黎圣母院的损毁被推上了热搜!讨论度高居不下。

巴黎圣母院大火,卡西莫多的钟声还会响起吗?

被顶上热搜榜第四位的圆明园

那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指挥官一声令下,将其付之一炬。侵略者烧杀抢夺,圆明园内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大火整整烧了三日,让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了一片废墟。就连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也被烧成了一片精神上的荒芜。

巴黎圣母院大火,卡西莫多的钟声还会响起吗?

火烧时的圆明园

据不完全统计,此次英法联军共计掠夺圆明园文物数量约150万件。上至先秦时期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无一幸免。即使过了上百年,国人对于它的毁灭依然耿耿于怀。

但因为这段历史,很快网上掀起了“到底该不该惋惜”的骂战,成功跑偏了画风。惋惜巴西圣母院的人被骂作圣母婊,感叹其活该被烧的人被安上了民族狭隘思想的帽子。难道巴黎圣母院的这场大火,给予我们的教训仅止于此吗?

你可以心疼圆明园的被毁,他也可以惋惜巴黎圣母院的损失,都是网络上表达自己情感的自由,但任何一种情感的表达都不该成为一种强行按头的正确。

古人有云:不能守国门疆土太平,无颜以面先祖;不能护全文物古迹,则愧对子孙后人。

中国拥有着无数无法估量其价值的文化瑰宝,它们大多是以古城、古建、文物的形式保存。我们完全无法想象,这些国之瑰宝,民族之魂倘若有任何闪失,将是怎样痛彻心扉的劫难。惋惜巴黎圣母院之余,如何尽最大的努力保护中国古建、文物不因人为疏漏毁之一炬,才是本次失火事件给国人敲响的警钟!

关注

在这里

文明脉络随心玩转,关系图谱任你来盘

世有万象,史有千面

换个角度看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