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篆刻必先識篆字習篆書開始

中國古代的篆刻家們於印文是給予頭等重視的,篆法技巧簡直就是印章的生命,它直接導致藝術成就的高低。人們習慣於這樣認為:
篆好而刻不好的印章,尚有可觀,而篆既不好,刻是決計好不起來的,篆法的優劣是絕對重要的基礎,這個見解無疑是很正確的

印章之道先識篆隸。識字之序,先其秦篆漢隸之易者,後其古文籀文之難者。

——孫光祖《篆印發微》

學篆刻必先識篆字習篆書開始

既然稱為“篆刻”,“篆”的成分佔據了這門藝術的基礎地位,而如何才能正確使用篆字,這就需要通過學習文字學來掌握。文字學舊時稱為小學或訓詁,是語言學的一個部門,是研究古文字產生演變的一種學問,篆字在此學科裡佔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開始學不要有畏難心理,俗話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這是一門必修課,它是構成篆刻藝術存在的基礎。更是使“藝人”向“文化人”轉變重要的標誌之一。因此,《說文解字》、《中國文字學》、《古文字類編》、《古籍通假字字典》和一些著名文字學者所著的書籍都一定要讀。置備的工具書一定要具有專業性,權威性,對出版社也應留心,切不可泥沙俱下隨意選擇。對於好的專業必備書籍要不惜重金買下,深研精讀,只有這樣才能深入瞭解掌握篆法形成的規律與演變過程,實現真正塑本求源的目的。如:一方面熟悉“六書”造字知識,哪些字在秦代以前可以互相通用,哪些後來不能用了,哪些字有其特定篆法。另一方面要知道甲骨文、金文、簡牘、小篆產生、演變脈絡過程,春秋戰國時期龐雜文字體系,熟知各類篆法存在的豐富性、規律性等。學習文字學可以通過篆刻者對這門藝術的深入同步進行,有些要靠死記硬背的,有些則根據規律把握,在實踐中循序漸進,逐步提高,最終達到了然於胸。­

很多人學習篆刻先從《說文解字》開始,但是說文篆是書篆,篆刻之篆是印篆,書篆不宜混於印篆。

學篆刻必先識篆字習篆書開始

必須過書法關,尤其是學習篆書至關重要

中國篆書在發展過程中,已經形成了諸多不同的風格面貌,經驗告訴我們:“一名成功的篆刻家,必然是一名成功的書法家”。有志篆刻藝術者,應盡力在篆書上多下工夫。唐人王僧虔說:“書之妙道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如能兼容方可紹於古人”,它是評定書法水平高低的標準。篆刻藝術就是將書法的神采運用於印章中的藝術。古人早已鮮明提出“印從書出”的理論。篆刻從元朝文人介入,成為獨立藝術門類以來,歷經明清演變,篆刻大家和各個流派層出不窮。鄧石如出現前,基本以浙派篆刻為印壇主流形式,從丁敬到西泠後四家,百餘年間沒有太多變化,始終固守沿襲“漢印”形式... “印內求印”已經受資料所限,束縛了篆刻發展空間。皖派將書法引入篆刻,無疑對篆刻藝術存在和發展添加了強勁動力,為以後的晚清四家出現,鑿開了禁錮已久的縫隙。沒有書法的融入,就沒有當今篆刻藝術的繁榮。

學篆刻必先識篆字習篆書開始

篆書是篆刻藝術的母體藝術,學習篆書不僅能夠錘鍊對篆刻藝術的理解,強化線條筆力,而且能夠可以全面掌握、吸收篆刻母體藝術中所提供的營養,更重要的是通過學習篆書中的甲骨、金文、帛書、磚、瓦等文字,能夠使我們進一步熟悉掌握古文字規律,積累入印素材,把研學習篆書究篆書取得的成果以篆刻的形式表現出來,對書法形式二次創造。深刻理解金石味、刀筆味、筆墨味的內在聯繫,將古文字書寫後產生的結體、線條、墨韻等各種變化加以運用,增加線條與印面質量、厚度、文氣與意外的表現形式。配以合適的刀法,以刀代筆,直接融入篆刻創造當中。齊白石說:“百怪一時來我手,我有仙方煮白石”。藉手中之鐵筆,揚書法之個性,用書法上的突破帶動印作上的創新。以求篆刻真正在它應有的藝術軌跡上良性發展,打掉那些俗氣、野氣、匠氣。只有那些“只見神采,不見字形”鮮活的藝術形式才會有生命和意義並流傳下去。­

學篆刻必先識篆字習篆書開始

篆書是篆刻藝術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是其發展壯大的重要支撐點。清人王琪題《菌閣藏印》中說:“論印不於刀而於書,猶論字不以鋒而以寫。刀非無妙,然胸中應有書法,乃能迎刃而解也”。趙之謙也指出“古印有筆尤有墨,今人但有刀與石”,當代篆刻大家韓天衡對篆刻也要求表現“刀三味,筆三味,墨三味”的核心要旨。從古至今,篆刻開宗立派大家無不具有深厚的綜合修養與獨立的篆書風格屹立於中國篆刻印史上。­

由此可見學篆刻要先從識篆字,習篆書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