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ns,小眾品牌如何將生意做大?


Vans,小眾品牌如何將生意做大?


中國商網 唐硯/攝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頡宇星)運動品牌Vans已經53歲了,雖然“年過半百”,但它的標籤依舊是“年輕”“個性”“小眾”,值得一提的是,近幾年Vans還成為了母公司威富集團的業績引擎。和其他運動品牌一樣,Vans也看好國內市場的發展空間。不過,比起耐克和阿迪達斯,Vans依然是小眾品牌,未來如何才能搶佔更多的市場份額呢?業內專家認為,小眾品牌不需要一味地迎合消費者,應該引領文化趨勢,逐步提升知名度。

發力國內市場 目標群體不止於滑板少年

據悉,Vans在2004年被威富集團收購。近幾個季度,Vans表現十分突出。2019財年的前兩個季度,Vans品牌銷售收入增長分別為26%和35%,均高於威富集團旗下運動類品牌的總體增長,而集團旗下的戶外品牌TheNorthFace和Timberland,季度業績增長分別為個位數和負數。

目前,Vans全球銷售額已達30億美元以上。Vans預計,到2023年,品牌的全球銷售額有望突破50億美元。

雖然Vans沒有單獨公佈中國市場的業績,但據Vans方面透露,品牌在中國幾乎每個季度都保持著兩位數的銷售增長。

在中國市場的良好表現讓Vans加大了投入。2017年至去年,Vans Park Series職業公園滑板賽(VPS)全球總決賽連續兩次在中國舉辦。

Vans中國總經理曹煒曾對媒體表示:“VPS職業公園滑板賽是我們最重量級的比賽,總決賽連續第二年放在了中國,就是整個品牌對中國市場重視度的最好體現。”

然而在中國,滑板運動普及度並不高,Vans方面也對媒體坦言,在中國,專業滑板、衝浪等極限運動產品帶來的收入只佔品牌總收入的一成左右。

基於目前的狀況,Vans將目光投向更廣闊的年輕消費者——他們易於認同小眾、個性的街頭文化。

Vans的策略確實吸引了一些年輕消費群體,這些消費者認為Vans的產品方便搭配衣服,既不會顯得過於莊重又不會顯得過於隨意。一位90後的女性消費者對記者表示:“和耐克、阿迪達斯等品牌相比,穿Vans的人還是挺少的,正因為穿的人少,我才覺得很個性、很特別,大家都穿一樣的品牌,怎麼能顯得自己與眾不同呢?”

“我收集了很多經典款式,這些款式經常斷貨,甚至需要高價才能買到。”另外一位消費者說,“Vans經常開膠,不過我覺得無所謂。在我看來,開膠也是一種個性的表達。”

令人驚訝的是,開膠似乎成了Vans粉絲圈的“共識”。在知乎上一條“如何辨別Vans真假”的提問下,一條“三個月內左右沒有脫膠開線的就是假的”的回答點贊數最高。不得不說,哪怕有“容易開膠”這樣的缺點,但在Vans粉絲眼中,它竟然成了特點。

Vans雖然成功獲得了一部分包容度極高的粉絲,但即便如此,Vans銷量還是無法與耐克、阿迪達斯相比。中國商報記者對比去年Vans和耐克、阿迪達斯等品牌的天貓銷量情況發現,以“板鞋/休閒鞋/帆布鞋”Vans的主打品類作為對比對象,Vans也只排在第五位,前四名分別是阿迪達斯、耐克、匡威、彪馬。

而作為威富集團的“業績擔當”,Vans當然不能滿足於現狀。但不可否認的是,Vans在營銷推廣方面相較其他品牌還是顯得發力不足。

小眾品牌營銷不能按“套路”出牌

據悉,Vans品牌推廣的一大原則是不請明星代言產品。中國文教體育用品協會的相關專家表示,在國內市場,如果不借助明星的力量,就相當於放棄了粉絲的龐大購買力,和潛在的消費者溝通也會難上加難。

然而,Vans市場部的相關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如果請一些流量明星代言,會衝擊到Vans主打的小眾特色。雖然短期內可以實現業績增長以及知名度的提升,但從長遠來看,會影響現有消費者的忠誠度,而一些被吸引來的消費者也不一定會持續購買我們的品牌。

那麼,如何既保持小眾特色,又能提高品牌知名度呢?中國廣告協會相關專家表示,不管是大眾品牌還是小眾品牌,其商業內核都是盈利。而小眾產品若想持續盈利,變成人手一件的大眾化商品是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在不犧牲小眾產品特色的情況下又能提高知名度的方法,我認為是讓更多的亞文化群體增加對這個商品的認同,並且讓這種認同持續下去。”她說,“如果一個品牌可以讓更多群體認同,那就是在提高知名度。”

也就是說,Vans想要保持小眾品牌特色,就要吸引更多的消費者進入小眾文化的圈層,消費者在瞭解文化的基礎上,同時增加對品牌的瞭解和認同。

上述專家還表示,如果一味地迎合消費者,小眾品牌就失去了品牌的個性化風格,也就失去了它的迷人之處。換言之,小眾品牌不能走和大眾品牌一樣的路線。

據瞭解,目前Vans將音樂節當成一個重要的營銷手段,其於2001年就獲得了美國最大、歷史最久的巡迴音樂節Warped Tour的股權。

業內普遍認為,想要打通中國市場,Vans還要更瞭解中國的年輕消費群體,這就需要Vans和中國消費者進行更深入的溝通和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