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國都不敢招惹沙俄,為何土耳其卻敢屢次和沙俄叫板

大清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是17-18世紀亞洲大陸最強大的兩個帝國,一個是東亞的老大,一個是西亞的霸主,兩國並稱“亞洲雙雄”。在近代,大清國和奧斯曼帝國可以說是一對難兄難弟,說是同病相憐一點不為過。作為稱雄一時的封建帝國,兩國都遭到了歐洲殖民國家的侵略,特別是北方的沙俄,不斷鯨吞蠶食兩國的領土。但同樣面對沙俄的侵略,兩國的表現卻截然不同。大清國被俄國人嚇破了膽,要地給地,要錢給錢,和俄國保持了“友好關係”。但奧斯曼帝國則不然,奧斯曼帝國竟公然和沙俄叫板,和俄國戰爭不斷。在241年裡,土耳其與沙俄先後爆發了12次戰爭,平均19年一次,兩國幾乎閒著沒事就在打仗。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大清國都不敢招惹沙俄,為何土耳其卻敢屢次和沙俄叫板?

大清國都不敢招惹沙俄,為何土耳其卻敢屢次和沙俄叫板

​首先,大清國和奧斯曼帝國雖然都面臨著沙俄的威脅,但沙俄對土耳其的威脅要比沙俄對大清國的威脅嚴重的多。沙俄和土耳其仇怨很深,屬於世仇,兩國在宗教、民族等各方面都格格不入,所以從沙俄崛起後兩國就一直在死磕。沙俄一直在想方設法的吞併土耳其,打通通往地中海和印度洋的通道,恢復拜占庭帝國的榮光。而土耳其帝國自然不會乖乖束手就擒,所以兩國打的不可開交。相比而言,清政府和沙俄的矛盾較小,沙俄無非是想多佔領大清國的土地。當然,不管是土耳其還是大清,兩國自然都不願意被沙俄侵略,所以都在想方設法的和沙俄抗爭。

大清國都不敢招惹沙俄,為何土耳其卻敢屢次和沙俄叫板

​但抗爭要以實力為基礎,沒有實力說什麼都白搭。雖然大清國國力不遜色於奧斯曼帝國,但在軍事方面明顯沒有奧斯曼帝國強,也沒有土耳其人好鬥。清軍入關後,由於國家承平已久,曾經所向披靡的清軍迅速腐化,很多部隊甚至失去了戰鬥力,只能用來維持秩序。即使巔峰時期的清政府都打不過沙俄,不要說已經腐化的清軍。雅克薩戰爭中,數千清軍精銳竟然連幾百沙俄流民都對付不了,圍了兩年才把他們趕走,所以清政府根本不是沙俄的對手。所以清政府對沙俄實際上一直是非常忌憚的,鴉片戰爭後清政府更是被列強嚇破了膽,看到列強就腿軟,所以清政府對沙俄的態度就是能不打就不打,能割地賠款儘量不打仗,反正打也打不過,還不如割地賠款買個平安。而奧斯曼帝國軍隊戰鬥力雖然也在下降,但由於周邊強敵林立,戰事較多,土耳其人又好勇鬥狠,所以軍隊一直保持著較強的戰鬥力,和英法以及沙俄都能打幾個來回。加上平時和沙俄打慣了,不打還皮癢,所以動不動就比劃比劃。雖然贏不了但也不會輸得太慘,有時候運氣好的時候還能贏個一兩場。其實,土耳其也是沒辦法,如果不和沙俄玩命很可能等待他的就是被沙俄吞併。

大清國都不敢招惹沙俄,為何土耳其卻敢屢次和沙俄叫板

​此外,兩國的態度還和國際環境有關。土耳其是英法圍堵沙俄重要的一環,關係到英法的直接利益,所以英法一直在背後為土耳其撐腰,支持其對抗沙俄。克里米亞戰爭時,看到土耳其快頂不住了,所以英法直接赤膊上陣,出手把沙俄打的元氣大傷,幫助土耳其贏得了勝利。相對而言,清政府離歐洲比較遠,對於英法來講,其重要性遠遠比不上土耳其。雖然英法也會幫助清政府打壓沙俄,但不會和支持土耳其那樣賣力。沒有老大罩著自然底氣不足,加上清政府軟弱無能,所以一直努力和沙俄“和平相處”,把上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拱手讓給了沙俄。如果不是日俄戰爭日本打退了沙俄,很可能連東北都丟了。而土耳其雖然也經常戰敗,但重挫了沙俄的侵略野心,打擊了沙俄的囂張氣焰,只不過丟了一些邊緣地區的土地和附屬勢力。事實證明,和強盜是沒有道理可講的,即使打不過也不能退讓,否則清政府或許不會丟失那麼多土地。說起來都是淚,因為外東北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幾乎就是白送的,沙俄只是把炮艦往黑龍江上一擺,外東北就沒了。不得不說,清政府太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