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胞胎,一個在宮內,一個躲宮外。孕媽生命垂危,醫生妙手回春!

昨天晚上,張教授和我說,他剛剛做完了一個宮外孕大出血的急診腹腔鏡手術,宮外孕的孕囊順利切除了,孕婦的大出血也止住了。手術後,孕婦平安,胎兒也平安。

我一聽大為奇怪:“你說什麼?孕婦宮外孕的孕囊已經切除了,怎麼還會有母子平安呢?”

張教授笑了,對啊,這個孕婦,懷孕12周了,還有個寶寶在子宮裡,一個寶寶在左側輸卵管裡,而且,宮外孕的診斷也是一波三折。

接下來,張教授給我說了這個故事。

病人小蘭(化名)今年33歲,已婚,以前沒有生育過。2年前,在體檢的時候發現左側附件有一個直徑2cm的畸胎瘤,因此,小蘭一直在婦科門診找醫生定期隨診複查。由於年齡大,迫切想要懷孕,因此小蘭在今年2月份吃過促排卵的藥物。

2019年2月26日,在某婦產科門診通過尿檢,患者尿HCG陽性,確認懷孕。2019年3月2日,患者出現腹痛,到塑膠醫院就診,被診斷為左側附件囊腫扭轉,後腹痛緩解,患者就回家了。

雙胞胎,一個在宮內,一個躲宮外。孕媽生命垂危,醫生妙手回春!

2019年3月5日的B超。

2019年3月5日,小蘭再次來到佛教醫院複查,醫生給她查了陰道B超檢查,確認了她懷有宮內活胎。

雙胞胎,一個在宮內,一個躲宮外。孕媽生命垂危,醫生妙手回春!

腹腔內的少量腹水。

發現宮內活胎的同時,醫生還發現了小蘭腹腔內有少量腹水。

雙胞胎,一個在宮內,一個躲宮外。孕媽生命垂危,醫生妙手回春!

同時,醫生還發現了小蘭的左側附件有個囊腫。由於小蘭兩年前就有左側附件的崎胎瘤,目前小蘭也沒有什麼特別不舒服,因此,醫生沒有對小蘭做特別的處理。

接下來,小蘭就一直在門診隨訪。

雙胞胎,一個在宮內,一個躲宮外。孕媽生命垂危,醫生妙手回春!

11周時候胎兒正常。

11周時候胎兒正常。

雙胞胎,一個在宮內,一個躲宮外。孕媽生命垂危,醫生妙手回春!

左側附件囊腫

11周時候左側附件囊腫增大到了5釐米。

孕11周的時候,小蘭到寶山醫院產科門診複查,醫生髮現胎兒在宮內心跳正常,小蘭的左側附件囊腫增大到了5釐米。畢竟小蘭已經懷孕了,而且沒有什麼不舒服,因此,醫生暫時沒有處理小蘭的左側附件囊腫。

2019年4月20日,小蘭再次出現了腹痛,還伴有一點點陰道出血,一天內出現了3次噁心嘔吐和一次腹瀉。由於早前已經確認自己懷孕了,腹痛加上陰道少量血性液,很容易讓普通人也想到可能是流產之類的問題,因此,小蘭就到產科門診就診了。

雙胞胎,一個在宮內,一個躲宮外。孕媽生命垂危,醫生妙手回春!

12周,胎兒心跳正常。

小蘭到醫院後,腹痛開始緩解,不過,醫生還是給她做了檢查,發現宮內胎兒心跳正常。

雙胞胎,一個在宮內,一個躲宮外。孕媽生命垂危,醫生妙手回春!

最後一次B超,發現左側附件囊腫破裂。

小蘭的腹痛慢慢緩解,昨天,她要求出院了。醫生不放心,再次給她做了B超。這個時候,發現了小蘭左側的囊腫好像破了。

因此,產科請婦科張教授去會診小蘭的病情。小蘭和家屬的要求是,左側附件的囊腫,能不能等到胎兒16周以後,再來做手術處理?因為到了那時候處理,胎兒保住的希望會更大一點,畢竟小蘭已經33歲了,懷上一個孩子真不容易。

張教授很理解小蘭的心情,但是他發現,小蘭雖然只有隱隱腹痛,但是臉色蒼白,有貧血貌,而且精神也不好。因此,張教授給她複查了血常規。

血常規出來,大家都嚇了一跳,小蘭的血紅蛋白只有6.5g/dl。而3天前入院的時候,小蘭的血紅蛋白是10.g/dl。這意味著小蘭的腹腔內有大出血,否則,就一個附件囊腫的破裂的出血,不會引起血紅蛋白如此大幅度下降。

這個時候,張教授認為,必須給小蘭急診動手術了。

張教授先給小蘭輸血400毫升,然後,和小蘭和家屬談手術的事項。

小蘭和家屬一直很猶豫,要求回家休養到16周再來手術,因為那樣對胎兒影響會小一點。

張教授告訴他們:“雖然現在不知道到底在什麼地方有出血,但是,可以肯定腹腔裡有個地方在大出血,不及時止血,小蘭會有生命危險。而且,現在可以確認左側的附件囊腫已經破了,本身就可以手術。再說了,這個囊腫遲早要手術,還不如趁現在子宮還小,腹腔鏡下做手術還好暴露一點,手術好做一點。”

小蘭和家屬家屬還是很擔心做手術對胎兒的影響。

教授告訴他們:“如果小蘭有危險了,胎兒靠誰存活呢?現在我們是要救小蘭的命呀。手術中,我們會考慮到胎兒的安全,做最輕柔的操作,但是,最要緊的是保住小蘭的命啊!”

最後,小蘭和家屬終於下了決心,接受急診手術。

我們先來看看教授在手術中,進腹就可以看見大出血,有大量血塊。

很多腸子黏在子宮周邊,剝開粘連後,終於見到了左側的附件囊腫。囊腫處有大出血。

左側附件囊腫破裂的地方確認左側附件的囊腫就是輸卵管妊娠。

本來有大量的手術圖片,應頭條要求我刪除了。

手術的整個過程非常驚心動魄,因為小蘭的輸卵管妊娠破裂出血比較猛烈,隨時會有生命危險。而且,小蘭孕12周的子宮軟綿綿的,手術的時候,為了暴露視野醫生必須用器械推開子宮,但是又不能太用力推,怕驚擾到子宮內的寶寶。

雖然教授手術技藝高超,操作非常輕柔,但是在手術中,小蘭還是出現了宮縮,當然,麻醉醫師也很厲害,及時用藥抑制了小蘭的宮縮。

驚心動魄的搶救很快就結束了,母子平安,送回到了病房裡,做手術後的護理和保胎治療。

宮外孕合併宮內孕,在臨床上比較少見,普通人群中,發生率大約在1/10000,吃過促排卵藥物的孕婦中,發生率會高一點。隨著輔助首生育技術的開展,發生率會越來越高。因此,年輕的醫生要對此保持警覺,千萬不要覺得有了宮內活胎就不會有宮外孕。

我們回頭看這個病人,由於病人兩年前就發現了左側附件有崎胎瘤,而且一直在隨診。醫生給小蘭做B超的時候,左側附件的宮外孕孕囊,在孕囊還小的時候,在B超下和崎胎瘤很難以區分開。宮外孕出血以後,醫生又容易誤認為囊腫破裂。畢竟,B超只是根據回聲來判斷病變的部位,就好比我們看自己的影子來判斷自己的樣子,總是會有些誤差。

剛剛,張教授告訴我,母子平安。

聽到這個消息,我們都很高興。

我說了一句:“阿彌陀佛,善哉!善哉!你又積了一份功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