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坑人的6大養生習慣,很多中老年人都在做

人到了中年,養生意識會越來越強,開始注重自己的身體健康,希望通過養生能讓自己健康長壽。

隨著發現,很多養生文章陸續出現,但有些養生常識也不是絕對正確,小編列舉了6個很坑人的習慣,很多中老年人都在做,看看你中了幾個?

最坑人的6大養生習慣,很多中老年人都在做

誤區一,只吃素、一點肉不吃很多人會將吃素當成一種信仰,認為這樣對於身體很好,吃素確實對身體有好處,能補充身體維生素和礦物質等,但只吃素,一點肉不吃,反而對身體不好。

營養學專家表示,女性長期吃素,會導致體內激素分泌失衡,嚴重的話會導致不孕;同時吃素不利於降血壓。

完全吃素,一點肉不吃,是完全拒絕了一切動物蛋白和脂肪的攝入,會導致血管彈性變差。素食中含有較多草酸,易導致中老年人發生膽結石。

最坑人的6大養生習慣,很多中老年人都在做

誤區二,不甜的水果,糖尿病人也能吃一些糖尿病患者會認為不甜的水果是可以食用的,或者出現另一種極端,即任何水果都不食用。

其實,水果適不適合糖尿病人並不是依靠其甜度來決定的,而是根據水果的GI值。“GI值指的是食物在進入體內2小時內引起的人體血糖升高程度的指標。”一般對GI的認定是高於75則為高GI值食物,低於55的則為低GI值食物。

另外,GI低的食物可以起到很好的飽腹感,對控制糖尿病比較有利。一般GI值比較低的水果有蘋果、櫻桃、獼猴桃等。

最坑人的6大養生習慣,很多中老年人都在做

誤區三,多吃補藥對身體一定好,很多補藥都是以“藥物形式”進入體內,只是與藥物性味功能不同,嚴格來說,治療疾病還是要嚴格選擇的。

不論是中藥補藥,還是西藥補藥都是一樣的,都要求對症下藥,否則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營養專家認為“藥補不如食補”“是藥三分毒”,養成良好飲食習慣比濫用補品要好。

最坑人的6大養生習慣,很多中老年人都在做

誤區四,睡覺越多越好,正常成年人的睡眠時間是每天6-8個小時左右。睡眠時間太短會危害我們的身體健康。但是睡眠時間太長也是會給身體造成一定危害的。

很多人經常會說“補覺”,其實,“補覺”是錯誤的,“睡眠”的補不回來的,如果覺得困了、累了,可以及時休息一下。

長時間睡眠會減少胃的蠕動功能,還會導學心臟活動減弱,使心臟射血量減少,引起周圍器官供血不足現象。

長時間睡覺還會導致大腦供氧不足,出現醒後思維遲鈍,對食物的反應能力變慢等症狀。

最坑人的6大養生習慣,很多中老年人都在做

誤區五,不吃晚飯就能減肥,很多人為了減肥下定決定不吃晚飯,殊不知這樣不能達到減肥目的,反而會損害身體健康。

中午吃完飯到第二天早上吃飯,相隔時間可達10多個小時之久,這麼長時間不吃東西,肯定會餓,而餓了不吃食物會減掉身體肌肉和水分,不會燃燒脂肪。

同理,很多人認為不吃早餐不健康,易導致膽結石;不吃晚飯同樣也會,意義是一樣的。

最坑人的6大養生習慣,很多中老年人都在做

誤區六,用小火炒菜營養損失少,維生素C、B1都怕熱,怕煮。

建議炒菜用旺火,這樣炒出來的菜,味好色美,且菜裡的營養損失也少。燒菜時加少許醋,也有利於維生素的保存。

送你幾個好習慣,幫助你養成,更利於身體健康!

最坑人的6大養生習慣,很多中老年人都在做

1、清晨刷牙後,一杯300毫升左右溫水經過一宿身體的新陳代謝,體內失去水分大約640毫升,起床後,刷完牙洗完臉,大口喝掉約300毫升溫水,一方面補充機體水分,稀釋血液,預防粘稠;另一方面促進腸道蠕動,有助於排便。

2、有便別憋著,及時排出去“凌晨5-7時是大腸經當令”,清晨起來後,更利於排大便、小便,不要為了睡懶覺而憋著,長期如此易導致便秘和泌尿系統疾病。建議大便時,腿部與上身有彎曲,這樣更有助於糞便排出。因為“肛腸角”越大,排便越順暢。

3、白天喝水、多喝茶,中醫古籍稱“茶為萬病之藥”。《神農本草經》載:“神農嘗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乃解。”而現代人更注重茶道養生,男士適合飲用玉蘭根茶,有助於保護肝臟,控制血脂、尿酸。而女士適合飲用尾參茶,延緩衰老,清理血管內垃圾,對改善乾裂、粗糙的皮膚狀況有不錯的作用。

最坑人的6大養生習慣,很多中老年人都在做

4、四兩青菜,二兩肉,八分飽《黃帝內經》中記載“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意思是如果攝入的食物過多,會加重腸胃的負擔,容易導致消化不良,產生腹脹、腹瀉等不適。

長期如此,負荷過重的腸胃就會像老化的機器一樣受到損傷,影響健康。謹記:四兩青菜,二兩肉,八分飽,進食細嚼慢嚥,少吃煎、烤、油炸、醃製類食物。

建議飲食上,營養均衡,“早上吃好、中午吃飽、晚上吃少”,儘量減少對腸胃的負擔。吃飯時,細嚼慢嚥更有利於身體吸收,增加飽腹感而利於控制體重。

5、晚8點之前不進食正常進食後,胃排空時間約4小時左右,如果晚8點之後進食,會增加胃腸蠕動負擔,而中老年人胃腸蠕動又慢,會增加食物在胃內存留時間。建議晚飯在8點之前吃完,還有利於保護肝臟、心臟等器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