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平王為什麼會被伍子胥超常規地鞭屍三百?

按中國的傳統,人一死就什麼事兒也都結束了,所謂殺人不過頭點地,死了死了,一死百了,蓋棺定論。就是說不管一個人生前怎麼樣惡劣,即使是罪大惡極,仇深似海,罪該萬死吧,也是隻要那一個“死”落實了,就一般既往不就,讓那個人那些事過去。但也有例外。比如有的人死了還不得安寧——

死了還不得安寧,還要被人從棺材裡拉出來鞭屍,楚平王棄疾大概是第一個。按《史記》的說法,伍子胥對楚平王不僅是鞭屍,而且是親自“鞭屍三百”。能對一具死屍施以鞭刑,而且 一口氣來幾百下,自然是恨之入骨。

那麼,楚平王為什麼會“享受”這種超常規的待遇呢?

對伍子胥來說,直接的原因是楚平王棄疾殺掉了伍子胥的爹伍奢和哥哥伍尚——按《史記》的相關記載,是抓了當時任楚國太子建太傅的伍奢,然後誘捕伍尚(原本是要誘捕伍尚和伍子胥兄弟兩個的,打算把伍家父子連根拔掉,但伍子胥逃掉了),殺掉。伍子胥逃掉併發誓要報此仇,而且也還就坐到了——雖然歷盡千辛萬苦,但最終帶領吳國軍隊攻破楚國都城,為伍家和他父子三人的主子、太子建(平王之子)報了大仇。

鞭屍是因為當伍子胥得報大仇的時候,楚平王已經死了。而伍子胥不甘心,感到心中憤怒無處發洩,於是開棺鞭屍三百,開創鞭屍之先河。

不過,這個事兒如果從楚平王的角度看,即使時光能夠倒流,他依然不會有第二種選擇,而且,至少以阿岔看,他不會認為自己所做的有什麼不正常的地方。因為——

對他來說,選可靠的接班人是他作為一國之君最重要的抉擇。按楚國的傳統和現實,如果他的接班人對他有威脅或者可能有威脅,那都是他必須殘酷無情地打擊的。因為他很清楚——他的爺爺楚莊王的爹楚穆王就是幹掉自己的父親楚成王后即位的,他的二哥楚靈王圍就是在幹掉自己的侄子和其繼承人之後即位的,而他自己也是在與人合夥殺掉二哥楚靈王的太子,逼死楚靈王,接著連逼帶嚇弄死三個和四哥之後才即位成了楚平王的。他們楚國的王位帶著血腥那是常態,要安全就必須成功,而要成功則必須果斷和殘忍。至少對他,楚平王,血的教訓都應該歷歷在目。

所以,在他娶了原本給兒子、也是太子的建找的妻子之後,他的內心應該就有對這個兒子的不放心,他擔心這個兒子對他不滿至少應該是正常反應。而當他聽到那個做著太子少傅的費無忌說他的兒子建可能成為他的威脅時,他的家族的仇殺歷史應該一下子都湧到他的眼前。他要除掉的是他的兒子建,但不幸的是太子建逃跑了;而伍奢是太子建的太傅,還是全力支持太子建的。至少在楚平王,那自然是必須除掉的。

伍奢可以說“骨肉親情”,但經歷過楚國父子兄弟子侄相互殺戮的楚平王是不會相信伍奢的。而且,如果大家知道伍奢的父親伍舉在楚靈王殺掉侄兒和侄兒的兩個兒子後即位這個過程中的發跡歷史,也應該不會相信伍奢會真的把親情正義之類看得比權力、成功更重要。因為至少在此前的幾十年當中,楚國的國王爭奪戰裡,成功者的身上大都有自己親人的血腥。而伍家就是在這種環境中成長壯大的。您說,楚平王在這種環境中怎麼可能相信和放過伍奢父子——當太子建逃掉之後,伍家父子怎麼可能不會是太子建的重要黨羽,他楚平王和他領導下的楚國政權最大的禍害呢?

不是錯與對的問題。旁觀者可以在這裡談親情談正義談君子小人談倫理道德。但當局者不行。不然——

楚成王在除掉兒子的事兒上猶豫遲疑了,結果是被兒子逼得上吊。

他的侄兒郟敖非常信任他的二哥圍,結果被二哥幹掉,二哥成了楚靈王。

他的三哥公子比就是因為對他講親情,結果被他弄死。

現在他的兒子太子建跑了。您說這個時候楚平王會想到什麼?會做出什麼選擇?

既然太子已經無法除掉,那就必須除掉太子建最得力的幫手。而這幫手就是伍家父子。

伍子胥要報仇是伍子胥的權利。而且,從現有的歷史資料看,伍子胥確實為了保護太子建歷盡千辛萬苦,他事實上是太子建的忠實黨羽,得力干將,他最大的願望就是有一天帶著太子建回到楚國,讓太子登上楚王寶座 ——如果伍奢和伍尚活著,那他們也會跟伍子胥一樣。而這——

應該就是當初楚平王為什麼要除掉伍家父子的最充分的理由。

伍子胥可以報仇。但不能因此就說楚平王是錯的。因為那是你死我活的鬥爭。在其個人,是權力與安全的問題,不消除威脅或潛在的威脅,他自己就沒有權力和安全。在楚國國家,則是國家政權平穩運行和政權平穩過渡的問題,楚平王作為國家領袖,他最大的職責應該就是這個。因為——

你楚國的政治生態決定了你的選擇。就像現代人說——你不可能拔著自己的頭髮離開地球——一樣,春秋時期的楚國的政治家是不可能用別的辦法代替殺戮以維護政權穩定和個人安全的。楚平王不行。伍奢伍尚不行。伍子胥也不行。他們的選擇是他們的宿命。也是歷史的侷限。(2019/4/27 阿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