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庄子说的“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潜龙


这句话非常极端也非常惊世骇俗。我想其指的是:

一、圣人是有影响力的,圣人的一套理念掌握了群众,变成了力量,变成了旗帜,于是变成了纷争的缘由,变成了假公济私的招牌,使得对于真理的探讨变成强权的较量。 二、原来只有窃物窃财者, 有了圣人就有了窃旗帜、窃理念、窃解释权者,叫做欺世盗名者, 欺世盗名者窃的是国。 三、圣人之论有其可取处,但也往往会有一厢情愿处,有薄弱处。这些弱处被糊涂人、偏执人、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能够使圣人之道变成害人之道,如西方哲学家所言,堕入地狱的陷阱,是由升入天堂的愿望修筑而成的。 四、你说你圣人,我说我圣人,天下岂不大乱? 五、圣人之说使百姓陷于盲目期待,不相信自身却相信圣人、斗士或者大师六、圣人高高在上,精英意识特强,肯定自命什么"思想者",其实说不定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脱离常识。

此句出自《·胠箧》:"圣人不死, 大盗不止。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以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 《庄子·胠箧》—— 胠: 从旁打开。箧: 箱子一类盛物器具。斗斛: 古代的两种量器, 十斗为一斛。权:秤锤。衡:秤杆。符玺: 古代的凭证信物。矫: 纠正。 盗跖, 春秋时代著名的大盗, 或曰奴隶起义领袖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庄子说话比较狠,居然说"圣人"和"大盗"是并存的,甚至"圣人"是"大盗"的根源。但是,如果从反盗版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就好理解了。发明量器和秤锤秤杆,是为了保证买卖的公正性,然而,度量衡的公正也是可以被盗版的,你发明此物是为了保证斤两,我盗版过来是为了短斤少两。 古代设"圣人",是为人类设一个精神殿堂,是古代治天下的一杆秤。然而,"圣人"也可以盗版,也会利于盗跖这样的大盗。你塑造 "圣人",我就伪造"圣人",设置"圣人"是为了劝化天下,盗版"圣人"是为了欺世盗名。有周公这样"正版的圣人",也就有王莽这样"盗版的圣人"。 一切美好的东西,包括人品,都有可能被盗版。这个纠结不可 能彻底解决,但也不至于说:"正版不死,盗版不止。" 该做的还是要做,打击盗版,无论是在产品领域,还是在人品领域,都不能松懈;更重要的是,要容忍"圣人"的多面性存在,要承 认"正能量人物"的多元性,让美好的东西神圣而不神秘,可接触,可平视,而不是被挂在高高的神殿里,也就是说要廉价化。同时要 努力生产正版的"美好",不让它缺货,要知道,"圣人"被盗版正是因为那个时代有"圣人需求饥渴症"。 这样,作伪的空间就会大大被压缩,"装"这种作伪的技巧也就无处藏身。 其实,这也是庄子的主张。

最后从庄子学说三个基本论点归纳一下"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涵义:1.不要用自己的道德标准去胁迫别人,这种胁迫制造不和谐。2.不要只注重冠冕堂皇的大道理,要多从人类的基本欲求出发理解他人,人都不是圣人也都不是恶人。3.没有绝对的圣人与恶人,不抢占道德制高点,也就没有邪恶轴心。

<strong>


一往文学


我之前知道这句话,但是么有好好研究过,你的邀请提示我,我好好看了庄子的相关思想和这句话的段落。

庄子应该是老子道家的延续,老子道德经中有类似的观点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庄子说的更详细

夫谷虚而川竭,丘夷而渊实。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而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故逐于大盗,揭诸侯,窃仁义并斗斛、权衡、符玺之利者,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斧钺之威弗能禁。此重利盗跖而使不可禁者,是乃圣人之过也。

但是意思是一个:万物平等,(齐物),一旦区分上下,区分贵贱,区分善恶,就要褒贬,一旦有了褒贬,大家就会起“贪”心,比如争做善人。

这一点,有一个慈善拍卖晚会上,马云的一段话,说明他理解其中的“度”,大概情形是,国内著名的企业家都在,前排的冯仑啊,柳传志啊,还有后排的不少人。大家拍卖一副小画,起价2万,很快就被15万,30万,40,60,80,100(柳传志),120(马云),在主持人的忽悠下,老柳出价130,这时候实际上老柳踩了刹车,但是后排来了一个160万,马云转头看了一眼,随即举手封顶200万。主持人,请马云说几句,马云说,我们做慈善,拍卖的金额都拿去做善事了,这是好事,但是刚才的拍卖,越来越情绪,最后投入的不是善心而是情绪,所以我策略性的用200万打住这个竞争。

不是原话,大概意思就是这个。

这大概就是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本意。

这里有深刻的一面,那就是所谓的自然之道

自然的是最好的,春夏秋冬,风火雷电,没有好坏,也没有贵贱之分,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完全尊顺自然规则,就是那个说不清的“道”,就好了。

这大概是所有儒释道三家都认可的一个基本,就像大家都对易经都认可一样。但是往前就会不同了

(1)儒家,就是想把那个“道”说出来,不过儒家只关注活着的时候的“道”,死了的不管。儒家指出了,什么是社会和国家之“道”,所以出来了君子,周礼,仁义礼等等概念,有褒贬,甚至到了朱熹还“灭人欲”了;

(2)佛家,尤其是印度的小乘佛教,把“道”扩大到了时空的极限处,不单单定义了善恶,还定义了六道轮回,还定义了如何修炼才能做人,然后不断上升到佛。。。。后来大乘佛教觉得这事太复杂,就直接不证而悟道成佛。。。

(3)道家,比较有趣,既然如此,就道可道非常道,干脆不说是最好的。

这么理解的话,圣人不死,大盗不止,非常容易理解,但是也没有必要去深究其含义了/

就是你不做最好,一做就错。


老孔


这句话出自《庄子·外篇·胠箧》篇。其实,《庄子》一书根据学者的研究,内篇应该是庄子本人所写,外篇大部分为庄子的弟子所写,至于最后的杂篇则是汉代一些信奉道家的人所作。

在讲这句话之前,我们先来说一下道家。道家思想出现在战国时期,应该是在孟子之后。我们现在经常说道家是老庄哲学,也就是以老子、庄子为主的哲学,或者说“黄老之学”,也就是皇帝和老子的哲学。其实,这两种说法都不太对。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其实差距还比较大,老子的思想来源于兵家,而且老子的职业是周王室图书管理员,所以他见了太多战国时期宫廷内幕,对于周王室成为摆设,各个诸侯互相征伐的事情看得太多了。《老子》以书,其实很多是讲“南面之术”的。庄子呢,曾经只是一个小官员,所以他的思想更多的是从个人角度,教导个人如何摆脱纷乱的社会出发的。

《庄子》里面很多内容强调人不要拘泥于外物,更不要拘泥于一些既定的法则。社会为什么会礼崩乐坏?很多人以为是秩序崩塌了,其实正是因为制定了秩序,秩序才会崩塌。倘若没有秩序,人们都按照上古时代那样生活,那么人就不会有这么多私欲,也就不会出现礼崩乐坏的局面。

庄子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之前,其实详细论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说,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其实都是在替盗贼出谋划策的。盗贼很多都是圣人,或者有圣人的智慧。庄子说,你看盗贼进屋偷盗之前,都需要好好谋划,看看这个家庭值不值得偷,这其实是圣,带头进屋的,就是勇,掩护伙伴,最后一个出来就是义,判断能不能下手,这其实就是智,分赃平均,其实就是仁。所以,庄子说,如果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不过,我觉得,这个死,不是我们现在说的生命的消逝,而是说不应该让圣人出现。因为在此之后,庄子说,圣人是国家的利器,不吉祥的器物,所以不能展示于天下。

由此可见,庄子其实是认为,人类的很多智慧、秩序其实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兮兮说事儿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句话(或称思想)出自道家庄子的《庄子·胠箧》,其原文如下:



夫谷虚而川竭,丘夷而渊实。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而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故逐于大盗,揭诸侯,窃仁义并斗斛、权衡、符玺之利者,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斧钺之威弗能禁。此重利盗跖而使不可禁者,是乃圣人之过也。



在理解这段话之前,我们先说说道、儒、法等三家的基本思想。道家的核心思想就是“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主张治世尽量摈弃人为干预,让人类社会在自然规律支配下自由发展,这是一种基于对人之个体信任的基础上产生的思想。法家与道家正好相反,主张用严刑峻法约束人民,人们不必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规定,知道遵守可矣,这是一种基于对人之个体不信任的基础上产生的统治思想。而儒家介于二者之间,主张依据天道(自然规律)来制定人类社会中的礼乐制度(道德规范)来教化人民,必要时再辅之以政刑手段强制贯彻执行,从而达到治世的目的。庄子在这里所谓的圣人,就是特指儒家中的贤能之人,即道德规范的制定者和维护者。庄子所谓的“大盗”并不是杀人放火、无恶不做的强盗,而是指文质彬彬,满口仁义道德,掌握政治权力的统治者。为什么这样认为?窃钩者为“小盗”,窃国者为“大盗”也。天下为天下人所有,国家为全体国人所有,善窃者得之也。



再看看庄子这段话的意思。庄子把圣人比作狭谷高丘,把“大盗”比作大川深渊,正是由于谷狭丘高,才形成大川深渊,借喻圣人是产生大盗的根源。所以只有把山谷拓宽使之虚,把高丘铲除使之平,川才能竭,渊才能填实。故认为圣人死後,大盗才能不起,天下才能太平。庄子认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用圣人治世,实质是鼓励盗跖兴起。圣人制斗斛、制权衡、制符玺、制仁义,都是为大盗准备的,最终都被大盗一并窃去做为统治人民的工具。为什么这样认为呢?理由就是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仁义存于诸侯之门,难道这仁义圣知不是被他们窃去的吗?这些窃国、窃重器的大盗,虽有华车美服的重赏不能满足他们,虽有斧钺之重刑不能禁止他们。庄子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乃是圣人之过也。



圣人创制礼乐,制定道德规范,以维护等级制度,于是“大盗”们个个觊觎更高等级的权位,都想连同礼乐一起窃为己有。在道家看来,大盗窃位,圣人之过也,故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小盗窃钩,大盗窃国。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圣人诛窃钩者而纵容窃国者,因大盗不窃钩也。大象无形,大盗不盗。大盗窃国兼窃圣人之名,圣人以大盗为不盗也,奉之为天子、诸侯、卿大夫等诸大人。然儒家认为,天下虽非一人之天下,却无主不治。道家所谓“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这只是道家一厢情愿的理想主义思想罢了。天下大而人有私,窃之者为王,不窃则天下无主,天下无主则乱,天下乱则窃钩者众。大盗窃国于百姓无关,小盗窃钩则百姓不安,故圣人诛小盗而纵大盗,这是社会规律,人类不得不遵守。是故圣人不可死,大盗亦不必止,大盗有道可矣。唐·韩愈在《原道》中谈到“圣人不死,大盗之止”时说:“呜呼!其亦不思而已矣。如古之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吾亦以为,兽且争为王者,况人乎?虎争为王,大盗窃国,实自然也,庄子之言不足信也。




子夏故坛


圣人死去,大盗才会消失。

如果,这句话从一个喷子嘴里说出来的话,大家不足为奇。可,这句话却是从庄子嘴里说出来的。

那么,大家就好奇了,庄子和圣人究竟有什么矛盾,要这样抨击圣人呢?

先让我们来看看原句是怎么说的:

《庄子·胠箧》: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

读到这里,线索出现了,庄子认为盗跖是大盗之一。

好,我们继续读下去:

《庄子·胠箧》:彼窃鉤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线索到这里,最关键的两个被庄子称为大盗的人物就出现了,大盗一个是盗匪盗跖,一个是窃国贼田常。

盗跖、田常

盗跖:出生于鲁国人,为了反抗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他率领一支九千人左右的部队起义了。他起义后,掠富贵人家,然后分给贫穷人家。他有句口号至今为人熟知:盗亦有道。

盗跖有两个特点:1、喜欢开食人宴;

2、喜爱“取人妇女”。

所以,庄子把他看作盗人财物、取人性命的大盗。


田常:他是齐简公时,齐国的相国。田常这个人野心极大,一直苦心积虑想要夺取齐国的政权。

他用大斗给民众借出粮食、小斗回收,这样一来,百姓在田氏处获得了利益。遗落在外的齐国民众回国的如流水那般,田氏利用大小斗的技巧,增加了领地居民户口与实力。是谓“公弃其民,而归于田氏”。

田常在多次要求简公扩大他的封地无果后。为了篡夺齐国的权力,就设计把鲍氏、晏氏、监止他们所属的力量派去进攻鲁国。

由于子贡的谋划下,齐国军队大受损失,田常便借机杀死了国内有名望的公族,并且立了傀儡齐平公。田常在这个时候,封地已经比齐平公还大,他在生活上也是非常奢靡。

田常消灭王室和政敌过后,把齐平公当作傀儡,继续用齐国的旧法来治理齐国,还把齐国夺自列国的领土归还,来换取列国诸侯的支持。诸侯们因此默许了田常的行为,这就是田常窃国。

那么,庄子为什么说大盗却要喷圣人呢?

庄子说圣人之前,提到:

田常乱齐之后,诸侯默认的态度;

贤明的人才遵守圣人之道,却惨遭杀害;

盗跖能够大盗,也是因为他通晓了圣人之道。

《庄子·胠箧》盗跖: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由此,庄子得出了结论:

《庄子·胠箧》: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

鲁国因为不敬楚国酒而导致赵国都城被围攻,圣人不出,而大盗不出。

综上

庄子所批判的,其实并不是圣人,而是在讽刺那些以圣人的名义行事,迫害天下的人。

他认为田常窃取齐国,然后依托圣人的方法去治理国家,控制人民,其它诸侯国却态度暧昧。这样的仁义是被窃取的,故:

彼窃鉤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

这样的仁义是有阶级,打着双标的,普通人需要为了自己的错过受到惩罚,而窃国者却享受着圣人之道带来的特权。

这样的圣人之道,就成了被盗取的、有特权的“圣人”了。

盗跖因为理解圣人之道,成为盗人财物、劫人子女的大盗而受到底下盗匪的推崇。

感谢大家的阅读,喜欢的话欢迎点赞、分享、关注(* ̄︶ ̄)

祝大家事事如意,万事顺心


脑洞趣味历史


要回答这个问题,你首先要懂大道思想,也就是要读懂老子的道德经。道德经第二章说: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也是易经的阴阳相生相克之理。

人世间,你若有了圣人,那反面是什么呢?大盗嘛😊美之所以为美斯恶也😄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一切的一切应该遵循自然,效法天之道刚健有力,勤奋向上;效法地之德厚德载物。不要像儒家一样树立圣人,要让人人去学他,要学习的是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遵循他们的规律就行了。人道越多天下越乱,天道恒久,法天效地则天下太平,和谐长久!

这就是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意思!




圣哲同学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来自庄子,也代表老庄哲学的一些精髓思想理念。

明显与孔孟思想在应用于治国与修身方面互相冲突的价值导向,老庄思想是中国朴素的辩证哲学思想,鼓励民众以自然为榜样生生不息,而非单纯维护社会稳定而不思进取,这也是为什么老庄思想从来没有被历代帝王在治国领域作为核心指导理念的原因。

思想是人类智慧的产物,智者产生思想,其它人“应用”思想。

中国古代帝王极少是思想发明创造者,而更多的是思想的应用者。孔孟思想是被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采纳最多的思想,主要是应用在管理国家方面。

圣人与大盗是人们在道德层面的一种人格对立,很明显庄子很明确在树立道德至高角色对于社会的利弊,即产生道德至高标准对社会色危害。圣人建立做人的至高道德标准没有错,但是在生存非常艰难的环境下,很多时候会变成一种虚伪,变成一种不切实际的崇高理想。大盗的诞生也就基于此:为了生存本身也要违背圣人的至高道德标准,也非常符合阴阳互补的理论。

在启发民众智慧方面,老庄哲学比孔孟哲学更有前瞻性,洞察人性的弱点,鼓励以生存为根本,而非虚伪的至高道德为衡量人的行为准则。

所以,我们可以理解老庄哲学的核心在于启发民智而非愚民思想,而孔孟思想更容易被历代统治者所采用而服务于政治统治,力求民众保持迷信权威而“不思进取”的状态。

所以,在孔孟思想影响下,极少诞生新的东西,无论是新的思想还是新的发明创造。


迦蓝使者


这是一个著名的哲学概念。诸子百家争奇斗艳,但要说到在哲学上的成就,当属道家为最高。

题目中的“圣人”与“大盗”,从道家的学说来看,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正如有难就有易,有美就有丑,有长就有短,有善就有恶,缺了任何一方,那么另一方也就不存在了。正是因为有了圣人,所以才相应产生了大盗。如果不想产生大盗,那么圣人就必须死。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圣人”特指其他学派的圣人,而非道家的圣人。

那么什么是道家的圣人呢?庄子《天下》里说: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意思是说,把自然为本源,把禀赋视为根本,把规律视为途径,从而预知事物的各种变化,这样的人称为圣人。道家的圣人强调自然、禀赋、规律,区别于当时的强调道德、技巧、智慧等其他各家的圣人,比如儒家、墨家、名家、法家等等。其他各派的主张在庄子看来,都只是反映了天地大道的一个方面,犹如管中窥豹、瞎子摸象。一味的把自己的主张看做是最完美的,其实离真正的大道越来越远。

道家是出世的,而其他诸家是入世的。在战国时代,当时的诸子百家不停的奔走在各个诸侯国,积极推销自己的理念。都认为自己的理念是最好的,可以平定乱世。比如孔子的经历就很有代表性。在奔走于各国推广自己的治国理念的过程中,他两次在鲁国被驱逐,在宋国受到被伐掉遮阴的大树的羞辱,在卫国被人铲除行走过的足迹,在商周之地穷困潦倒,在陈国蔡国之间受到围困,七天没有生火做饭。

反观庄子。当时的楚国国君听说庄子贤明,派人携重金聘请他主持国政。庄子一边钓鱼,一边用宗庙里被供奉的死去的神龟和拖着尾巴在泥水里自在游动的乌龟作比较,向使者表明自己宁肯穷困的自在逍遥,也不束缚自己的身心去追求高居庙堂。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句话出自庄子《胠箧》。这段描述的大体意思是说,为了对付小偷,人们往往把箱子用绳子扎紧,用坚固的锁锁上。可是如果有大强盗来了,连箱子都一起偷走了。治理国家也是一样。圣人的仁义、智巧,盗贼也可以利用,所谓“盗亦有道”就是这个理儿。圣人治理好一个地方,盗贼就盗取一个地方,直至盗取整个国家,颇有点“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意味。所以,要想大盗绝迹,圣人就不得不死。

总之,庄子是一个彻底的逍遥派。他用形象的寓言和夸张的言辞阐释天地大道,其中蕴含的道理是那么的无穷无尽,“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就是其中一例。


老刘观世情


理解这个问题要读下面的话,这里的圣人不死不是指的要哪些道德高尚的人去死,而是要不对他们做过高的追捧,以免别有用心者加以利用。

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而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

翻译过来就是,给天下人制定斗、斛来计量物品的多少,那么就连同斗斛一道盗窃走了;给天下人制定秤锤、秤杆来计量物品的轻重,那么就连同秤锤、秤杆一道盗窃走了;给天下人制定符、玺来取信于人,那么就连同符、玺一道盗窃走了;给天下人制定仁义来规范人们的道德和行为,那么就连同仁义一道盗窃走了。

所谓圣人的标准,所谓仁义礼智信的要求。很多时候会被“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人所利用。假借仁义之名实行敛财之实。

如果没有圣人,没有这些道德规范是不是就不行了呢。不是的,在道家学说里面有一个叫做“道”的存在。万事万物都在根据道来行事。这“道”不会给事物定一个好坏的标准,就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一视同仁的。

比如说行孝道,这个有乌鸦反哺,羔羊跪乳,人只需要根据自己的“道”自然就会行孝道之实。

同时在返回到道家的根基老子说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如果说万物相等,那么哪还有什么蝇头小利的争端呢?哪里会有杀身成仁的血腥?

既然万物都是平等的那么,人是不是应该做到下面三点呢?

1.不要用自己的道德标准去胁迫别人,这种胁迫制造不和谐。

2.不要只注重冠冕堂皇的大道理,要多从人类的基本欲求出发理解他人,人都不是圣人也都不是恶人。

3.没有绝对的圣人与恶人,不抢占道德至高点,也就没有邪恶轴心。

而以上三点就是我们打到某某人的最佳利器呀。

图里的这些人就是时时刻刻在利用圣人的标准窃取仁义的啊!


目西


庄子这句话呼应了老子无爲思想,并对当时政治体制做岀最本质的批判。


庄子説:诸侯制斗斛、定权衡、接符玺,只不过是做爲巩固其执政利益的工具而已,最大的盗窃就是这些诸侯,因为他们无需遵守这些规矩,能予取予求,那些小偷小盗只不过是看到诸侯贪婪无厌的行径,起而效猷的牺牲品罢了。


诸侯不仅定规矩、立权威,还提倡圣人之治,以仁、义、孝、悌做爲宣扬制度的善德,老庄一致认为大道废仁义才被提倡爲响亮的口号,这些都是诸侯的伎俩,他们才是真正的大盗。

庄子提岀这样具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是根源于他“齐物”的思想,既然人人皆平等,物物皆同岀,那何需定规矩?不用规矩就交给道来治理。如何真正做到无爲而治?就是:“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老子和庄子思想如岀一辄,过多的规矩只会让百姓有更多的空子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