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张飞都没有个好下场,而同一时期的赵云,为何可以寿终正寝?

李艳勤


自《三国演义》流行于世之后,赵云成为一个知名度极高的三国英雄。十分有趣的是,日本的广大《三国演义》爱好者在评选‘你最喜爱的三国人物’时,也把赵云排在第二位。……(罗贯中)笔酣墨饱地塑造了一个光彩照人的赵云形象。”以“被描写的章节数和人物出现在标题中并在故事里唱主角的次数”来看,赵云是仅次于诸葛亮、曹操、刘备、关羽、张飞而居第六位,可谓是个风光无限的艺术形象。历史上,赵云寿终正寝,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一、为人谦恭,淡泊名利


赵云资格虽老,却为人低调,谦虚谨慎,从不居功自傲。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志向高远,淡泊名利。裴松之在《三国志注》中记载了三件事:其一,赵云在博望与夏侯惇作战时生擒了其部下夏侯兰,夏侯兰与赵云是同乡,少小相知,因为夏侯兰精通法律,故而赵云将他举荐给刘备,云不用自近,其慎虑类如此”。


其二,刘备准备将成都田产赏赐文臣武将,赵云自然也在赏赐名单中,而赵云却坚决反对瓜分田产,说:“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今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

其三,箕谷之战中,赵云以自己的勇敢和智慧保全了蜀军军需物资,诸葛亮打算将其中一部分绢帛分赐给赵云及部下将士,赵云却拒绝赏赐道:“军事无利,何为有赐?其物请悉入赤岸府库,须十月为冬赐。”


从所述故事中不难看到赵云的过人之处:一不图个人生活安逸和功名利禄,唯心忧蜀汉大业,关注天下百姓疾苦;二不拉帮结派,不用故旧亲近,公正无私,光明磊落。正因为具有如此远大的理想和磊落的胸怀,所以在名位问题上赵云从不计较,从不伸手要官要权,许多后来加入蜀汉集团的文臣武将其职位均高于赵云,赵云也从未像魏延、关羽等人那样产生忌恨不平情绪,依然能够同他们友好相处。


杨戏《季汉辅臣赞》虽然赞词不多,却使用了一个内涵丰富的词语“厚重”来概括赵云的高尚人品,赵云的厚重、高雅与追名逐利者的庸俗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而淡泊名利、谦恭不争无疑是赵云寿终正寝的一个因素。


二、长期执掌护卫之职

《赵云传》记刘备最初任命赵云的职务是“先主主骑”,即骑兵卫队长,兼管刘备车马出行;夺得荆州后,以赵云为“留营司马”,相当于后方负责安全的总兵;攻占成都后,又以赵云为“翊军将军”,职在护卫首脑机关,相当于禁卫军副指挥;后主继位后,赵云为“中护军”,仍执掌蜀汉禁卫军。



裴松之《三国志注》引《云别传》曰:“先主以云严重,必能整齐,特任掌内事。”可见赵云长期担任的职务是蜀汉卫队长和禁卫军司令兼刘备内务总管。刘备、刘禅让赵云长期执掌禁卫军兼家务总管,表现了对于赵云的充分信赖,但禁卫军司令和内务总管的职能范围是紧紧围绕着蜀汉首脑机关转动,保证首脑机关的绝对安全,妥善处理首脑人物的家务事,缺乏行军打仗的经验。

陈寿在《关张马黄赵传》的赞评中说:“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其灌、滕之徒?”所言“灌、滕”,指汉初灌婴和夏侯婴,皆是刘邦手下作战勇猛的猛将,其中,夏侯婴曾做过滕令奉车,号“滕公”,长期充任刘邦“太仆”之职,主要负责刘邦等人车马出行,兼贴身护卫。陈寿将赵云与滕公对应,指明了赵云在蜀汉集团中的主要职责。


秋姨讲历史


细想一下这个问题,除了为人处事之外,跟他们各自所处的位置有很大关系。

关、张、赵都属于从龙之臣,就算不去经营势力,身边也自会围绕一股势力。刘备成事前还好说,刘备成事之后,建了政权,那么这种势力就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关、张与刘备情同手足(表面上的确是这样),位高权重;赵云却只是个相当于刘备身边的保安头子,有本事却没什么地方施展。所以两方人马关张在军中的势力可谓不小。

所以当时关羽遭难,一部分的原因固然是他自己的自傲,在得罪东吴的情况下出兵曹魏;第二个荆州兵家必争之地,防备力量被抽调半空,实力大跌。

至于说刘封等人不救,这其中可思考的东西过多。一方面可能真是刚打完上庸,实力不够,面对曹魏的威胁不敢贸然出兵救援;另一个方面可能是得了授意不要去救。

如果说得了授意,那么他后来的死基本就是替罪羊,刘备有了亲子,其实他的地位有些尴尬,他的死至少在当时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一石数鸟。

丢了荆州,蜀国等于失去了外拓的大跳板,刘备自然要出兵收回。

张飞的死其实也奇怪,要说张飞鞭笞士卒也是个老毛病了,却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事,让人唏嘘又疑惑。

赵云么,其实一直游离在政治权利的边缘,没得罪过什么人,也不担什么政治要务,能寿终正寝也没什么奇怪。

其实如果关、张早些退休,回成都享享清福,也许就不会有这样的下场。


老陈爱胡诌


可以说三个人的不同结局都是因为性格所系。

关羽被刘备派到荆州驻守,期间孙权提出与关羽联姻,但关羽看不起孙权,不但骂走了使者,还说了一句虎女岂配犬子的话,导致了东吴对关羽的憎恨,转而与魏国联手,将关羽杀死,夺了荆州。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关羽一向高傲,同僚在危难之际也不愿去救他,糜方则关键时刻投了东吴,可见其平时的情感维系做的是很不够的。

张飞则是在听到关羽被杀的消息后,整天酗酒打骂军士,布置任务给下属,下属因完不成任务害怕被杀而起了歹心,在深夜反杀了张飞。

这两位与刘备一起打江山的元老就在这样的情感危机中被杀死了,这完全跟他们的性格有关系,所以说性格决定成败。

反观赵云,性感一直比较平稳,作为五虎上将之一,不居功,不自喜,不争份,处事谨慎小心,为人和善,再加上有长坂坡七进七出救阿斗的功绩,所以深受刘禅及诸葛亮的欣赏,而朝中没有政敌陷害,对外也没有强敌交锋,自然也就能寿终正寝了。

因此,什么样的性格决定了什么样的结局,关张、赵云命运不同,皆因性格所致,性格决定他们不同的命运结局。


华竖


不请自来,感觉这个跟做人有很大的关系。三个人都是同一时期的,而且都为刘备的蜀国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看一下情况就知道了。

关羽为人比较傲,这点是大家都知道的,对士兵很好,但是对中层干部不好,所以在进攻曹操的时候,守军力量薄弱,而被吕蒙白衣渡江,全部收降,不费一兵一卒,最后无奈只得自杀。

张飞也是一员猛将,但是知道关羽死亡的消息,也是被仇恨冲昏了头脑,明明知道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还让手下去做,对手下也不好,所以最后的结果也比较可悲。

但是赵云的情商就很高了,不仅对刘备非常忠诚,而且做事情也是比较稳重。所以最后得以善终。


过客听风007


只就《三国演义》而言,关羽张飞都落个身首异处,在于性格使然。张飞可以说是个三国虎将,但做不成帅,为将者体恤将士,单就这一点张飞就不具备。在驻守徐州之时,酒后鞭打将士,要不是跑得快估计都没有下面的故事了。也因此丢了徐州城。

在关羽死后,天天吵着刘备为关羽报仇,醉酒打骂将士更是家常便饭,终于在一个夜黑人静之时被账下将张达、范强取了首级。刘备常戒之: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张飞关羽都是当世一等一的虎将,万人敌也。而张飞最终却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不得不说是性格使然,有为将之才,却无为将之风。

关羽其人忠义,其性更傲。有两件事可以说明关羽的傲,其一马超来降又屡立战功被刘备封为五虎上将之一,便书信与诸葛亮问马超的才能谁可与之相比。诸葛亮听出来关羽哪是来问,分明就是不服,遂复信一封: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驾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这段话很有意思诸葛亮没有过意拔高马超,也没有刻意贬低马超,还赞关羽为美髯公,关羽大悦,把书信抄写一百遍以示宾客。以此可见关羽的孤傲的性格。还有孙权派使者向关羽提亲,当然孙权也是不怀好意,结果关羽骂辱其使,说什么虎女安嫁犬子。这让孙权听了估计也要骂娘。关羽性格孤傲,在他眼里没有几个看得上的,早前诸葛亮就跟刘备提出过说关羽将来是要做一方统帅的,他的孤傲比之张飞的打骂将士而言带来的隐患是无法预计的。在关羽看来东吴除了周瑜、鲁肃其余都是鼠辈,不足为虑,终于在攻打樊城之时,被东吴钻了漏洞,此乃大意失荆州。飞、羽都是猛将,关羽又是一方统帅,没有危机感和孤傲那是非常致命的。

赵云就不同了,他文武双全,又是刘备的贴身侍卫,除了性格因素,他的使命就是保护刘备的周全,自然其要求就不同了,作为最高领导人的贴身侍卫就要胆大心细,智勇双全,无论智商还是情商都要兼备,而赵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其性格、其使命、其任务分工都要区别于关羽、张飞,也算是命运不同的原因吧。


玩转荆州


用今天的话来讲,那就是一个酒品有问题并且是严重的那种,另一个呢!生来俱有的不是傲骨,而是傲气,看着有些相似却是有本质上的区别。后来有了名气更了不得,经人长期吹捧那傲气都变成了极端的虚荣心,除了认可的那几位天下已没人可入他的法眼,这样的两位换到今天也不会有好的结局。赵云从他后来担任的职位就能看出他的性格应该是稳重并收敛的,用如今直白些的话来讲就是人有两只耳朵两只眼睛但却只有一张嘴,这就要求做人得多听多看少说话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特别是在那些动乱的多月里。


用户9937737335996


老话,性格决定命运!

赵云是谁,赵子龙一身是胆,赵云更是一生谨慎!有人说,诸葛一生唯谨慎,为什么?你想想,那三人都同性恋了,起住都在一起,作为后来者,孔明赵云小心谨慎,才是大智慧者!

下西川,有美妇投怀,赵云拒之!有时想想,美女爱英雄,要是我,定当哈哈大笑,纳之!可人家赵云,了事深远,,拒了!看此,长叹息也!

反之,再看那两位老兄,一个傲上,一个鞭下,在关羽看来,上头所有的决定都是放屁,五虎上将,一个黄忠,说是老兵,一个马超,都想比刀,后称圣人,实狗屁不是,死该当也!

张飞此人,似混非混,喝酒使性,就似现在的酒司机,不出事都难!

你想,在那年代,或在这年代,他们有一条理由,活过赵云吗?


万里雪飘74


这个说起来就比较复杂了,要从三个人的性格和职位说起了。

先看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一句话真是一点都不错,

关羽的性格标签是“自傲”,关羽一生除了与自己结拜的刘备关羽,还有小老弟赵云,就没有正眼瞧过谁,甚至是诸葛亮,关羽骨子里也是不服气的,在荆州驻扎的时候,对于诸葛亮关羽最常说的就是军事多虑了,明显就是不服,当终究这样的性格也要自食苦果,长期的傲慢,导致盟友孙吴的不满,也导致荆州部将的不满,被东吴袭取的后路,刘封孟达也不愿支援,最后落个全军覆没的悲惨下场。

张飞的性格标签是“粗野”,从张飞出道到张飞惨死,鞭挞士卒,几乎贯穿了其一生,而“恼怒”又是张飞性格暴躁的主要表现,连刘备都看不下,常教导张飞要善待士卒,张飞就是不听,结果在出兵东吴的路上,被逼的无路可走的部下刺杀了。

赵云的性格标签是“稳重”,赵云的性格可以讲是相对比较完美的,心细沉稳,思蓄缜密,因此才当的了常胜将军,就起是多次户主(刘备),做到了万无一失,在大是大非面前也不冲动,例如为关羽报仇这件事上,赵云是反对的,足以说明赵云不仅不是冲动的人,而且考虑的还很多,后来随诸葛亮出兵北伐,马谡失街亭,赵云依然临危不乱,有序撤离,保住的蜀军有生力量,这样的性格除非发生特殊情况,一般不会非命的。

再看职位,各有分工,职责所在,关张的岗位处于高风险岗位,赵云的岗位则风险较低。早起关张赵实际上都是差不多的,都是刘备的左膀右臂,直到刘备入主益州之后,三个的岗位分工开始明确起来,尤其是汉中之战后,刘备称汉中王,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赵云为翊军将军,关羽主要负责荆州军事要地,相当于一线战场,随时都是马革裹尸的风险,张飞镇守阆中,处于汉中入蜀的咽喉要地,责任重大,随时待命,而赵云则负责保卫都城(成都),掌管禁卫军,负责中央安全,一般如果没有内乱,很难能造成赵云的生命危险,而关羽张飞就不一样了,只要一打仗,刀剑无情胜败常事,就是九死一生。

如此看来,实际上一线的将军,想寿终正寝不是太容易,同理曹魏夏侯惇夏侯渊也是一样的道理,夏侯渊一线征战自然危险系数高,夏侯惇坐镇中央,危险就少一点。加上关羽张飞性格的缺陷,确实是无可奈何。


曹小翔xixi


关羽,张飞而人为刘备出生入死,才有了五虎上将之位,这不是因为刘备和他们的关系,而是二人的功绩挣来的。

如果说关羽惨,都是谬论;关羽作为带兵的将军,战场上杀敌是理所应当。自古将军都是以马革裹尸为荣。在战场上杀敌,哪有从无败仗的将军,哪有不受伤,不牺牲的将军。关羽并不是没有好下场,而是一个将军最好的归宿,马革裹尸。

张飞的死其实才是死的不值,有点冤死,其原因是为了给二哥报仇,说明张飞重情义;而对于部属却又另当别论,是张飞的错。张飞号万人抵,哪有如何?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张飞却没有如此想。

张飞确实太惨了。

赵云能看清形势,知道何不为也,再一个就是赵云不以自己的心情来左右领兵打仗的事,哪怕自己有天大的事,也能公私分明。

赵云在刘备建立政权后,赵云守成都为重。


历史戏语


关羽、张飞都是万人敌的熊虎之将,正面战场上很难奈何此二人。但关羽、张飞都有明显的性格缺陷和短板。傲暴是取祸之道,关羽、张飞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死于自己人之手,令人唏嘘不已。正所谓性格即命运。

反观赵云,不仅武艺高强,忠诚无双,智勇双全,而且为人低调谦逊,堪称三国完人。他宽厚待人,体恤士卒,没有树立一个私敌,寿终正寝得以善终也是死得其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