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和故宮那些古畫的故事

↑點擊上方三聯生活週刊加星標!

張著沒有經歷過六十年前的那場大雪,但是當他慢慢將手中的那幅長達五米的《清明上河圖》畫卷展開的時候,他的腦海裡或許會閃現出那場把歷史塗改得面目全非的大雪。《宋史》後來對它的描述是“天地晦冥”,“大雪,盈三尺不止”。靖康元年閏十一月,濃重的雪幕,裹藏不住金國軍團黑色的身影和密集的馬蹄聲。

《清明上河图》和故宫那些古画的故事

《清明上河圖》局部 張擇端

兩路金軍像兩條巨大的蟒蛇,穿越荒原上一層層的雪幕,悄無聲息地圍攏而來,在汴京城下會合在一起,像止血鉗的兩隻把柄,緊緊地咬合。城市的血液循環中止了,貧血的城市立刻出現了氣喘、體虛、大腦腫脹等多種症狀。二十多天後,飢餓的市民們啃光了城裡的水藻、樹皮,死老鼠成為緊俏食品,價格上漲到好幾百錢。

這個帝國的天氣從來未曾像這一年這麼糟糕,公元1127年、北宋靖康二年正月乙亥,平地上突然颳起了狂風,似乎要把汴京撕成碎片,絕望的宋欽宗自己走到了金軍營地,束手就擒。此後,金軍如同風中飛揚的渣滓,衝入汴京內城,在寬闊的廊柱間遊走和衝撞,迅速而果斷地洗劫了宮殿,搶走了各種禮器、樂器、圖畫、戲玩。

《故宮的古物之美·繪畫風雅》

這樣的一場狂歡節,“凡四天,乃止”。大宋帝國一個半世紀積累的“府庫蓄積,為之一空”。匆忙撤走的時候,心滿意足的金軍似乎還不知道,那幅名叫《清明上河圖》的長卷,被他們與掠走的圖畫潦草地捆在一起,它的上面,沾滿了血汙。在他們身後,宋朝人記憶裡的汴京已經永遠地丟失了。

在經歷四天的燒殺搶劫之後,這座“金翠耀目,羅綺飄香”的香豔之城已經變成了一座廢墟,暴風雪停止之際,汴京已不再是帝國的首都——它在宋朝的地位,正被臨安(杭州)所取代;在北京,金朝人正用從汴京拆卸而來的建築構件,拼接組裝成自己的嶄新都城。汴河失去了航運上的意義,黃河帶來的泥沙很快淤塞了河道,運河堤防也被毀壞,耕地和房屋蔓延過來,佔據了從前的航道,《清明上河圖》上那條波瀾壯闊的大河,從此在地圖上抹掉了。一座曾經空前繁華的帝國首都,在幾年之內就變成了黃土覆蓋的荒僻之地。物質意義上的汴京消失了,意味著屬於北宋的時代已經徹底終結。

六十年後,《清明上河圖》彷彿離亂中的孤兒,流落到了張著的面前。年輕的張著一點一點地將它展開,從右至左,隨著畫面上掃墓回城的轎隊,重返那座想象過無數遍的溫暖之城。此時的他,內心一定經受著無法言說的煎熬,因為他是金朝政府裡的漢族官員,唯有故國的都城,像一床厚厚的棉被,將他被封凍板結的心溫柔而妥帖地包裹起來。他或許會流淚,在淚眼矇矓中,用顫抖的手,在那幅長卷的後面寫下了一段跋文。

《清明上河图》和故宫那些古画的故事

翰林張擇端,字正道,東武人也。幼讀書,遊學於京師,後習繪事。本工其界畫,尤嗜於舟車、市橋郭徑,別成家數也。按《向氏評論圖畫記》雲:“《西湖爭標圖》《清明上河圖》選入神品。”藏者宜寶之。大定丙午清明後一日,燕山張著跋。

張擇端在12世紀的陽光中畫下《清明上河圖》的第一筆的時候,他並不知道自己為這座光輝的城市留下了遺像。他在落筆之前,頭腦裡沒有絲毫複雜的意念。一襲白絹,他在上面勾畫了自己的時間和空間,而忘記了無論自己,還是那幅畫,都不能掙脫時間的統治,都要在時間中經歷著各自的掙扎。

《清明上河图》和故宫那些古画的故事

他畫“清明”,“清明”的意思,一般認為是清明時節,也有人解讀為政治清明的理想時代。這兩種解釋的內在關聯是:清明的時節,是一個與過去發生聯繫的日子、一個回憶的日子,在這一天,所有人的目光都是反向的,不是向前,而是向後,張擇端也不例外,在清明這一天,他看到的不僅僅是日常的景象,也是這座城市的深遠背景;而張擇端這個時代裡的政治清明,又將成為後人們追懷的對象,以至於孟元老在北宋滅亡後對這個理想國有了這樣的追述:“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習皷舞;班白之老,不識干戈”。清明,這個約定俗成的日子,成為連接不同時代人們情感的導體,從未謀面的張擇端和孟元老,在這一天靈犀相通,一幅《清明上河圖》、一卷《東京夢華錄》,是他們跨越時空的對白。

《清明上河图》和故宫那些古画的故事

“上河”的意思,就是到汴河上去,跨出深深的庭院,穿過重重的街巷,人們相攜相依來到河邊,才能目睹完整的春色。那一天剛好有柔和的天光,映照他眼前的每個事物,光影婆娑,一切彷彿都在風中顫動,包括銀杏樹稀疏的枝幹、彩色招展的店鋪旗幌、酒鋪盪漾出的“新酒”的芳香、綢衣飄動的紋路,以及瀰漫在他的身邊的喧囂的市聲……所有這些事物都糾纏、攪拌在一起,變成記憶,一層一層地塗抹在張擇端的心上,把他的心密密實實地封起來。這樣的感覺,只能意會,不能言傳。

《清明上河图》和故宫那些古画的故事

《清明上河圖》局部 張擇端

有人說,宋代是一個柔媚的朝代,沒有一點剛骨,在我看來,這樣的判斷未免草率,如果指宋朝皇帝,基本適用,但要找出反例,也不勝枚舉,比如蘇軾、辛棄疾,比如岳飛、文天祥,當然,還須加上張擇端。沒有內心的強大,支撐不起這一幅浩大的畫面,零落之雨、纏綿之雲,就會把他們的內心塞滿了,唯有張擇端不同,他要以自己的筆書寫那個朝代的挺拔與浩蕩,即使山河破碎,他也知道這個朝代的價值在哪裡。宋朝的皇帝壓不住自己的天下了,手無縛雞之力的張擇端,卻憑他手裡的一支筆,成為那個時代裡的霸王。

這不是魯莽,更不是狂妄,而是一種成熟、穩定,是胸有成竹之後的從容不迫。他精心描繪的城市巨型景觀,並非只是為了炫耀城市的壯觀和綺麗,而是安頓自己心目中的主角——不是一個人,而是浩蕩的人海。汴京,被視為“中國古代城市制度發生重大變革以後的第一個大城市”,這種變革,體現在城市由王權政治的產物轉變為商品經濟的產物,平民和商人,開始成為城市的主角。他們是城市的魂,構築了城市的神韻風骨。

《清明上河图》和故宫那些古画的故事

《清明上河圖》局部 張擇端

這一次,畫的主角是以複數的形式出現的。他們的身份,比以前各朝各代都複雜得多,有擔轎的、騎馬的、看相的、賣藥的、駛船的、拉縴的、飲酒的、吃飯的、打鐵的、當差的、取經的、抱孩子的……他們互不相識,但每個人都擔負著自己的身世、自己的心境、自己的命運。他們擁擠在共同的空間和時間中,摩肩接踵,濟濟一堂。於是,這座城就不僅僅是一座物質意義上的城市,而是一座“命運交叉的城堡”。

《清明上河图》和故宫那些古画的故事

《清明上河圖》局部 張擇端

畫中的那條大河(汴河),正是對於命運神秘性的生動隱喻。汴河是當年隋煬帝開鑿的大運河的一段,把黃河與淮河相連。它雖然是一條人工河流,但它至少牽動黃河三分之一的流量。它為九曲黃河系了一個美麗的繩釦,就是汴京城。即使在白天,張擇端也會看到水鳥從河面上劃過美麗的弧線,聽到它拍打翅膀的聲音。那微弱而又清晰的拍打聲,介入了他對那條源遠流長的大河的神秘想象。

《清明上河图》和故宫那些古画的故事

《清明上河圖》局部 張擇端

這幅畫的第一位鑑賞者應該是宋徽宗。當時在京城翰林畫院擔任皇家畫師的張擇端把它進獻給了皇帝。宋徽宗用他獨一無二的瘦金體書法,在畫上寫下“清明上河圖”幾個字,並鈐了雙龍小印。

他的舉止從容優雅,絲毫沒有預感到,無論是他自己,還是這幅畫,都從此開始了顛沛流離的旅途。

直到1945年,慌不擇路的偽滿洲國皇帝溥儀把它遺失在長春機場,被一個人在一個大木箱裡發現,又幾經輾轉,於1953年底入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它才抵達永久的停泊之地。

至於張擇端的結局,沒有人知道,他的結局被歷史弄丟了。自從把《清明上河圖》進獻給宋徽宗那一刻,他就在命運的急流中隱身了,再也找不到關於他的記載。他就像一顆流星,在歷史中曇花一現,繼而消逝在無邊的夜空。在各種可能性中,有一種可能是,汴京被攻下之前,張擇端夾雜在人流中奔向長江以南,他和那些“清明上河”的人們一樣,即使把自己的命運想了一千遍也不會想到自己有朝一日會流離失所。

無論他死在哪裡,他在彌留之際定然會看見他的夢中城市。他是那座城市的真正主人。那時城市裡河水初漲,人頭攢動,舟行如矢。他閉上眼睛的一刻,感到自己彷彿端坐到了一條船的船頭,在河水中順流而下,內心感到一種超越時空的自由,就像浸入一份永恆的幸福,永遠不願醒來。

摘自祝勇《故宮的古物之美·繪畫風雅》第四章。

《故宮的古物之美·繪畫風雅》

大家都在看

《清明上河图》和故宫那些古画的故事《清明上河图》和故宫那些古画的故事
《清明上河图》和故宫那些古画的故事

點擊下圖,一鍵下單

《故宮的古物之美·繪畫風雅》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週刊書店,購買更多好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