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行第一个真正名牌大学毕业生,与侯宝林一起创立新型师徒关系

80年代初,曲艺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联欢,一位年轻相声演员问邻座的中年人:“您是谁的弟子?”中年人说:“侯宝林、马三立、常宝华都是我的老师,但我没拜过师。”年轻相声演员面露不屑,问旁边的姜昆:“他没有门户,也是说相声的吗?”姜昆毫不客气地回答:“无门无派怎么了?你给他提三年鞋也够不着他那水平!”

这个中年人就是“歌颂型相声”的创始人和开拓者,曾任中国曲协、湖北省文联副主席的夏雨田。相声的本质是讽刺,但马季曾说,相声可以歌颂,他表演的相声《女队长》,是歌颂型相声的开山之作。《女队长》的作者就是夏雨田,他也是第一位真正名牌大学毕业的相声演员。

相声行第一个真正名牌大学毕业生,与侯宝林一起创立新型师徒关系

夏雨田

夏雨田(1938—2004)生于北京,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曾到中学任教,一年后进入武汉市曲艺队说相声。夏雨田的父母都是大学教授,父亲与老舍先生是好友,得知儿子放着老师不当,执意要去说相声,便去找老舍诉苦:“说相声的,出不了莎士比亚。”一辈子热爱相声的老舍说:“未必。”

当时的武汉市曲艺队有三位北方相声演员,王树田、康立本、杨松林。王树田是天津人,李寿增的弟子;康立本是河北省三河县人,师从相声大师张寿臣;杨松林是保定人,拜笑坛怪杰张杰尧为师,艺名“小苹果”。

1950年4月,这三位相声演员与“艺联鼓书社”一同到武汉,在民众乐园演出。其中康立本是因为与师父张寿臣之间分歧较多,无奈离开天津,独自南下闯荡。1953年武汉市曲艺队成立,王树田任队长,康立本、杨松林任副队长。

相声行第一个真正名牌大学毕业生,与侯宝林一起创立新型师徒关系

夏雨田

夏雨田到武汉市曲艺队后,正是万象更新的年代,相声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理所当然要歌颂新社会、新事物,歌颂新时代涌现出来的英雄、模范、先进人物。夏雨田深知艺术来源于生活的道理,他跑到大悟、洪湖的乡下,跟农民一起下地种田,细心观察农民的劳动、生活细节,体会农民的喜怒哀乐,写出了《女队长》《公社鸭郎》两段相声。

马季、郭全宝合作表演了《女队长》,马季评价这段相声:“包袱儿越响,思想性就越深。”周恩来总理看过《女队长》后对马季说:“你们用相声这一传统艺术歌颂新社会、新人物,这段作品内容好,形式也好。但是,我作为观众,也给你们提点意见。女队长的行头能不能改一改?新社会的新人物,为什么不能穿新行头?”从这时起,相声演员舍弃了大褂,开始穿制服登台。《女队长》的文本被巴黎第七大学选为教材。

举重运动员陈镜开打破世界纪录、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获得第一个世界冠军,夏雨田备受鼓舞,创作了《体育之花》。杨松林甘愿给夏雨田量活,两人合作表演《体育之花》,演完后夏雨田满头大汗,看看身边的杨松林,脸不变色心不跳,泰然自若。他想明白了,自己没正式练过基本功。

相声行第一个真正名牌大学毕业生,与侯宝林一起创立新型师徒关系

夏雨田

于是,夏雨田找到曲艺队里的康立本、杨松林、王树田等老艺人,一个个找,一招招学,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加上独特的艺术天赋和扎实的文化基础,夏雨田终于掌握了相声艺术的基本功。1962年市曲艺队改制为武汉市说唱团,夏雨田任副团长。

60年代初,相声大师侯宝林、刘宝瑞、马季等应邀到武汉演出。武汉市文化局局长巴南冈提议,请侯宝林为武汉培养几名相声新人,并想让夏雨田、胡必达拜侯宝林为师。侯宝林爽快地答应下来。刘宝瑞也说:“这两个人,就是你们不提,我们说不准还向你们要呢。”

拜师仪式定在武汉扬子江饭店。刘宝瑞为引师,马季担任司仪。但仪式举办前,夏雨田跟巴局长说:“我一直把侯老当做老师,但不想拜他为师父。我希望相声界能开创一种新的师生关系,而不是传统的师徒关系。这样更有利于博采众长,也更有利于相声艺术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百花齐放。”

相声行第一个真正名牌大学毕业生,与侯宝林一起创立新型师徒关系

侯宝林

巴南冈局长十分着急,但侯宝林得知夏雨田的想法后却特别高兴,因为在侯宝林心里,一直希望能把相声带到一种新境界,一直希望相声界能推陈出新。当天晚上,夏雨田去饭店拜访侯宝林,两人聊了两个小时。

侯宝林对夏雨田说:“你我虽不是师徒关系,但你是真正得我真传、真正了解我的人。前几年,我、刘德智等人在老舍先生的帮助下,改进相声,净化相声语言,从你开始,咱爷儿俩再干一件更有意义的工作,对传统的师徒关系进行改造,倡导新型的同志式的师生关系!”此后,侯宝林即便收徒,也不再讲究繁文缛节。

相声行第一个真正名牌大学毕业生,与侯宝林一起创立新型师徒关系

夏雨田全家福

夏雨田认为,在新时期,相声不应只限于讽刺,“生活中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那么多热气腾腾的景象,难道与相声无缘吗?在花的世界里为什么只能写小虫?在阳光灿烂的蓝天下为什么只能写阴影?”他努力尝试用相声来表现新的人物、新的世界,虽然难度很大,但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相声发展的需要。

他创作的《无限青春》《农老九翻身记》《灾而不难》等相声,歌颂了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80年代中国女排五连冠,他创作了相声《女排七十八号》,歌颂女排姑娘的拼搏精神。90年代海湾战争爆发时中国劳工辗转归国,他从中发现喜剧素材,写了歌颂祖国的相声《归国记》。他将歌颂型相声做到了极致,在这条路上坚持了一辈子。(文:何玉新)

相声行第一个真正名牌大学毕业生,与侯宝林一起创立新型师徒关系

夏雨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