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山西,好吃又省钱的山西美食在这里。

一说山西,人们的第一反应除了煤,就是醋了,但是今天不想说煤,也不想说醋,来说说山西美食!山西每个市都有着其独特的小吃,这种小吃,已经是一种在当地的饮食文化,绝非只是在三餐之间填饱肚子,追求不饿肚子的层次。特色小吃就地取材,通常能够突出反映当地的物质及社会生活风貌。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些山西各个地方省钱又好吃的特色美食吧!

运城

闻喜花馍

舌尖上的山西,好吃又省钱的山西美食在这里。

闻喜花馍是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的汉族传统名点。是人工用面做成的各种样式的馒头,花式各样,从而命名为花馍。闻喜花馍盛行于明清,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 闻喜花馍有“花糕”、“花馍”、“吉祥物”、“盘顶”四大系列200多个品种。

王过酥梨

舌尖上的山西,好吃又省钱的山西美食在这里。

王过酥梨是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泓芝驿镇王过村的特产。王过酥梨果实大,色泽金黄,皮薄,肉质细嫩洁白,汁多味甜,酥爽可口,为梨中上品。王过酥梨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解州羊肉泡馍

舌尖上的山西,好吃又省钱的山西美食在这里。

解州羊肉是解州四大名小吃之一。 泡馍选料上乘,作料齐全,工艺独特精细,汤汁新鲜,味美可口,因而它“看着美,吃着香”,受到四方客人的称赞。

北景柿子

舌尖上的山西,好吃又省钱的山西美食在这里。

北景柿子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北景柿子果个大,平均单果重量为230克,最大果重达400克,成熟时其外观果顶浓红色,外观艳丽,果肉橙红色,肉质硬、味甜、爽口,营养极其丰富。

太原

“三倒手”硬面馍

舌尖上的山西,好吃又省钱的山西美食在这里。

“三倒手”硬面馍制作工艺复杂,系手工操作,经过3次倒手,使面粉充分发酵,因而达到了层次分明,圆润饱满,入口醇馨,味美香甜的上佳效果。

头脑

舌尖上的山西,好吃又省钱的山西美食在这里。

头脑上桌,往往令外地人迷惑,一大碗白色的糊糊,其中有黄芪、煨面、藕片、山药、羊肉,另外加入黄酒、酒糟以及羊尾油。

刀削面

舌尖上的山西,好吃又省钱的山西美食在这里。

太原的面食远近闻名,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刀削面了。刀削面对厨师的手艺有很高的要求,制作的过程非常具有观赏性。厨师手持一把形状独特的瓦形刀,立于盛满了滚水的大锅前,另一只手托着一块筒状的面团。开始削面以后,面条从上向下飘入锅中,条条相连。成品面条呈三棱形,宽厚长度一样,再佐以浇头、菜码,吃来光滑筋道。

过油肉

舌尖上的山西,好吃又省钱的山西美食在这里。

过油肉选用上等精肉,切成薄片,外面薄薄蘸一层鸡蛋勾成的芡,在油里汆一下,捞出来,煸炒,随便哪家饭馆都会做,做出来的味道也相差无几。虽则名字让人疑心,味道却是香而不腻,值得一试。

大同

大同兔头

舌尖上的山西,好吃又省钱的山西美食在这里。

兔头是大同当地人比较喜欢的一种食物,把兔头用姜葱辣椒八角等十余种香料熬煮,直至香料的味浸透到软烂软烂的兔肉里。大同兔头大致有五香、红焖、麻辣几种口味。

广灵豆腐干

舌尖上的山西,好吃又省钱的山西美食在这里。

广灵豆腐干具有筋、韧、香、五香调味齐全等特点,是宴席中拌凉菜、炒热菜之上乘佐菜。可分成咸的和熏的两种。咸的又分为豆腐干和豆腐筋。

大同风味凉粉

舌尖上的山西,好吃又省钱的山西美食在这里。

大同地区盛产山药,当地人除直接食用外,还有加工制成粉面的习惯。由此,粉面又制成各种食品,最常见的便是粉条和凉粉了。大同凉粉一年四季都有,风味独特,主要用盐汤、酱油、辣椒油、醋、香油、味精、芥末、葱花进行调味。

应州牛腰

舌尖上的山西,好吃又省钱的山西美食在这里。

山西应县传统特色小吃,属于面食。是一种起源于清代中期的应县美食,其色如咖啡,松软甜润。相传在清代中期,应县城内有个叫于义的饭店掌柜把白面和糖稀和起来,捏成小饼,放入炸麻花的油锅里炸制,捞出一吃,味道甜润,越嚼越香,而且颜色很象煮熟的牛腰,应州牛腰因此得名。

阳泉

阳泉漂抿曲

舌尖上的山西,好吃又省钱的山西美食在这里。

飘抿曲,亦称小河捞,大约从明朝开始风行于阳泉。它是以绿豆掺少量精白面粉和面,经特制抿曲床压制而成。煮熟后捞入各种调料配制成的汤汁中即可飘起。它长如挂面,细如毛粉,清香利口,鲜味扑鼻,富有营养,风味别致,还具有消火消暑之功效。

平定豆叶菜

舌尖上的山西,好吃又省钱的山西美食在这里。

平定人自古以来一直有一个奇特的乡俗,就是一年四季都食用“豆叶菜”。豆叶菜,是一种特殊的乡间土莱,是用小豆叶或是黄豆叶经过加工后沤制的。豆叶菜以豆叶为原料,尤以“白露”前后的豆叶为最佳。

莜面栲栳栳

舌尖上的山西,好吃又省钱的山西美食在这里。

“莜面栲栳栳”是山西的一种用莜面制作的面食小吃,因其形状象“栲栳”而得名。“莜面栲栳栳”是山西高寒地区民间的主要家常面食,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

平定黄瓜干

舌尖上的山西,好吃又省钱的山西美食在这里。

平定黄瓜干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以清脆、爽口、香醇味厚、食用方便而受到人们的青睐。黄瓜干系选用优质无剌无籽幼瓜制成,富含人体必需的维生素、钾盐、氨基酸、糖类等多种营养成分,能促进肠胃蠕动,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长治

上党腊驴肉

舌尖上的山西,好吃又省钱的山西美食在这里。

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下驴肉”,上党腊驴肉蛋白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对于脾胃虚弱和贫血症患者有极好的滋补保养作用。长治南街黄家的腊驴肉起源于清光绪年间,制作工艺独特,肉质鲜嫩细腻,味美可口,是上党腊驴肉中的代表。

长治黑圪条

舌尖上的山西,好吃又省钱的山西美食在这里。

黑圪条是用红面包住白面或白面包住红面,或混合搅拌和成的面团用手工擀制成大片,再切成8寸长,韭叶宽,或裙带宽的条,下锅煮熟的一种面食,是长治地区流传的一种黑色面条。因煮熟的面条黑红色,故得名“黑圪条”。黑圪条主要原料是高粱面,做时再掺些白面和豆面更好。

潞城甩饼

舌尖上的山西,好吃又省钱的山西美食在这里。

潞城甩饼已有100余年的历史,原料配有精面粉、驴油、葱花、椒盐、腊肉片等。将饧好的面揪一个面剂,放在案板上用两头尖擀杖擀开撒上葱花、椒盐叠起来,盘成圆形。再用擀杖推擀成圆饼,将饼片搭在擀杖上多半片甩至成圆形,放在鏊上,在饼面上抹上驴油,翻转饼面,再抹一下油,烙2分钟即熟。吃的时候卷上薄腊肉片,蘸蒜泥就食,浓香可口,不酥不烂,不软不硬。

羊汤

舌尖上的山西,好吃又省钱的山西美食在这里。

羊汤是壶关的传统名吃,同山西雁同一带的羊杂割汤、运城一带的羊汤泡馍,并称为山西羊汤三大流派。喝壶关羊汤先要讲究时令,约是从当年中秋到次年清明之间七个多月时间。壶关羊汤一大特点是讲究尝全羊,即一碗汤中要有七八个羊肉饺子、三五个羊肉丸子、几块炖肉、血条、脂油与头、蹄、口条及胃、肠、心、肝、肺、腰等内脏切成的条条或块块,除羊的皮毛之外,应有尽有,连羊骨髓也熬在老汤中。

晋城

羊肉火烧

舌尖上的山西,好吃又省钱的山西美食在这里。

是陵川一种传统名吃。特点是香酥可口,软硬适宜,暖胃祛寒,风味独特。

高平烧豆腐

舌尖上的山西,好吃又省钱的山西美食在这里。

烧豆腐是高平的一种特有传统食品,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烧制成的豆腐内白皮黄,辛辣味香,松软而有弹性,营养价值较高,吃时配蒜泥。

晋城炒凉粉

舌尖上的山西,好吃又省钱的山西美食在这里。

炒凉粉是晋城民间传统风味小吃,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先将凉粉切成长宽各3—4厘米、厚约1厘米的方块,放置待用。锅内放少量食油,烧热后将切好的凉粉块入锅翻炒。再将醋汁蒜沫浇入,加盖,待蒜、醋味入里后出锅。口感软嫩,香辣可口。

高平“十大碗”

舌尖上的山西,好吃又省钱的山西美食在这里。

“十大碗”是老家山西高平待人的一碗碗独特的菜,共10道菜:水白肉、铬桃肉、碗子肉、川汤肉、肠子汤、豆腐汤、鸡蛋汤、天河丹、软米饭、扁豆汤。一碗一个味道,犹如南北大菜系列,但餐具不用盘而用碗,碗中之菜也可称“汤”,素有“碗汤菜”之说。“十大碗”有荤有素,素菜中最有代表性最好吃的当数“天河丹”之菜。

朔州

右玉羊肉

舌尖上的山西,好吃又省钱的山西美食在这里。

右玉羊肉,是右玉县特产,香味浓郁、肉质鲜嫩,肥瘦相间,肥而不腻、食之爽口。煮沸后肉汤透明澄清,脂肪具有清香之味。

红山荞麦

舌尖上的山西,好吃又省钱的山西美食在这里。

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红山荞麦平鲁区自行培育的特有荞麦品种,由于平鲁区气候凉爽,雨量适中,雨热同季,粮药同源,空气和土壤无污染,所产红山荞麦品质优良,颗粒饱满,“硒”含量高,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居中国同类产品之首,并以其“粒大、皮薄、色好、质优”,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出口日本和韩国等地。

混糖月饼

舌尖上的山西,好吃又省钱的山西美食在这里。

是右玉相传甚久的风味食品,其制作方法是:将白面粉、白糖(或红糖)、葫油按10:4:4的比例配齐,再加适量发酵粉或苏打,用五六成热的水和成面,制成剂,擀成稍厚点的饼,然后上火烤。食之涧甜可口,是右玉人中秋节相互馈赠的佳品。

糖干炉

舌尖上的山西,好吃又省钱的山西美食在这里。

又称闪塌嘴,“糖干炉”源于辽代,是一个面点师为官家传递情报而特制的一种邮寄载体。后因其质品纯正,风味独特,干脆香酥,成了风靡一时的汉族特色小吃。

晋中

平遥牛肉

舌尖上的山西,好吃又省钱的山西美食在这里。

是平遥久负盛名的特产,早在明代中期就开始四远驰名。它选用优质的小牛腿肉煮熟后腌制而成,肉质鲜嫩、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香酥可口。

平遥碗托

舌尖上的山西,好吃又省钱的山西美食在这里。

是平遥由来以久的一种风味面食小吃,最早是由清代厨师董宣发明,距今已有百年的历史。具有面质筋道、滑爽可口的特点。

水煎包

舌尖上的山西,好吃又省钱的山西美食在这里。

水煎包也是平遥名小吃之一,当地人们称之为煎包。其状扁圆,上下呈金黄色,外酥里鲜,馅儿有羊肉、猪肉、素菜等,品种多样,口感各异。底色金黄,焦脆,馅浓香可口,色味俱佳。

曹家熏肘

舌尖上的山西,好吃又省钱的山西美食在这里。

平遥薰肉以曹家薰肉最有名,曹家则以薰肘最具特色,它的色、香、味、形,曾博得过慈禧太后的赞赏。之后,李莲英命平遥知县将曹家薰肘献入宫中,深得王公大臣们的喜爱。平遥薰肉用药料与柏木屑燃烧后的烟薰制而成。不仅在当地成为宴会上不可缺少的一道菜肴,而且深受游客的青睐。

忻州

高梁面鱼鱼

舌尖上的山西,好吃又省钱的山西美食在这里。

高梁面鱼鱼是忻州地区粗粮细做的一种日常食品。它是用普通高梁经过淘煮漂晾碾磨成面,用开水和好,人工搓成的。看忻州的农家妇女们搓鱼鱼,可说是一种艺术享受。在面案两头各摆五块大似蒜瓣的面疙瘩,然后用两手掌按压和搓动,由远及近,逐渐靠拢,观之手下10条鱼鱼儿由短变长,汇成一片。搓成的鱼鱼儿一般有高粱米粗细,盘起来放在一起长短一致,粗细均匀。高粱面鱼鱼蒸熟后,配以羊肉或西红柿汤调和,清爽利口,别具风味。

保德碗坨

舌尖上的山西,好吃又省钱的山西美食在这里。

保德县盛产荞麦,所制荞面碗坨,观之晶莹光亮,质地精细,清香利口,风味独特,为忻州地区风味小吃之上品。宜凉调,宜热烩,或浇以素汤,或拌以肉酱,是待客之佳肴。

台蘑

舌尖上的山西,好吃又省钱的山西美食在这里。

台蘑因生长在五台山台顶而得名。台蘑呈伞形,肉质细嫩,色泽乳白,菌体肥大,油性大,香味浓,可烹制成多种荤素名肴。成菜色泽素洁清新,味道鲜美甘甜,口感嫩脆爽滑。

砍三刀

舌尖上的山西,好吃又省钱的山西美食在这里。

色呈金黄,绵甜利口,是当地人春节期间的主要食品之一。炸制时,为使麻油渗入其中,要在上面砍三刀,故称“砍三刀”。又因其吃起来油香四溢,故又称“油布袋”。

临汾

晋南醪糟

舌尖上的山西,好吃又省钱的山西美食在这里。

晋南醪糟距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它使用霍泉水和此水灌溉生长的糯米,并用独特的灶具与奇特的酿制方法而成。最早出现在霍山南麓洪洞城的小吃摊上,距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每年农历三月十八庙会,来此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人山人海,解渴生津的醪糟便应运而生。

霸王别姬

舌尖上的山西,好吃又省钱的山西美食在这里。

洪洞县靠汾河一带盛产甲鱼。甲鱼即鳖,俗称“王八”,既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用品,又是主治阴虚、劳热、骨蒸等病症的良药,具有活血通络、消症化积功效的名贵药材。 当地人用甲鱼作成一道道风味独特的地方名菜。用甲鱼和鸡为原料制作的名菜“霸王别姬”,色鲜味美,营养丰富。

猪血灌肠

舌尖上的山西,好吃又省钱的山西美食在这里。

猪血灌肠是霍州传统名食之一,它创制于清朝中叶,加工精细,风味独特,是誉满三晋之佳品。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西太后与光绪皇帝出逃西安,歇足于霍州,霍州名厨为其制作御宴。西太后、光绪皇帝与诸大臣对猪血灌肠赞不绝口,故此成为一道传统名吃。

烧麦

舌尖上的山西,好吃又省钱的山西美食在这里。

烧麦是晋南地区传统名食,形如石榴,洁白晶莹,馅多皮薄,清香可口。早在乾隆三年,浮山县北井里村王氏,就在北京前门外的鲜鱼口开了个浮山烧麦馆,并制作炸三角和各种名菜。

吕梁

中阳柏子山羊肉

舌尖上的山西,好吃又省钱的山西美食在这里。

柏子山羊肉是中阳县的著名传统特产,素以鲜嫩清香、无腥膻味而闻名于省内外。被当地人誉为“土人参”、“补心丸”。中阳县饲养的山羊,以柏籽、柏叶为食,渴则饮山泉水。柏子羊肉肉质细密,纹理清晰,味道鲜美,有独特的柏香味。用这种羊肉烹制出的菜肴,不腥不膻,味美异常。且具有开胃健脾、理气调血、养神安心、驱寒止痛之功效。

羊杂割

舌尖上的山西,好吃又省钱的山西美食在这里。

为山西的一种地方小吃。据传,山西人吃杂割始于元朝,杂割一名是忽必烈之母所赐。羊杂最开始是怀仁的名吃,在雁北一带小有名气。过去怀仁和内蒙人吃羊肉的习惯不一样,内蒙人只吃肉,而怀仁人却在羊下水上做了一些文章,创造了一种美食叫"羊杂"。把羊的心,肺、肝、肠、血等洗净、煮熟切碎、配上花椒、辣椒、盐、大蒜、葱、姜等作料,加上一些煮肉汤,做成"羊杂",加上粉条一起吃。现在发展成为山西地方美食。

抿圪蚪

舌尖上的山西,好吃又省钱的山西美食在这里。

是山西省武乡县的一种地方小吃,有专用的制面工具。白面或绿豆面、高粱面,调成稀面,放碗中,用削尖的筷子将稀面沿碗边拔入锅内,呈不规则条状,易于消化。

榆皮面饸咯

舌尖上的山西,好吃又省钱的山西美食在这里。

榆皮面饸咯曾经是当地人们用来度过饥荒的主要食物,现在经过人们的精细加工,已经成为一道美味的风味小吃,深受当地人名喜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