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問《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水汙染物排放控制規範編制工作指南(試行)》

八问《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规范编制工作指南(试行)》

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水汙染物排放控制規範編制工作指南(試行)》(以下簡稱《工作指南》),對農村生活汙水處理排放標準控制指標確定、汙染物排放限值、尾水利用要求、採樣監測要求等作了進一步明確細化,指導各地加快推進農村生活汙水處理排放標準制修訂工作。

生態環境部土壤生態環境司

有關負責人就《工作指南》的背景

指導原則、主要內容等問題

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八问《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规范编制工作指南(试行)》

01

問:

為什麼要出臺《工作指南》?

答:治理農村生活汙水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農村生態文明建設。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因地制宜做好廁所下水道管網建設和農村汙水處理,不斷提高農村居民生活質量。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要求“各地區要區分排水方式、排放去向等,分類制定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排放標準”。生態環境部積極推動各地加快制定農村生活汙水處理排放標準,2018年9月印發《關於加快制定地方農村生活汙水處理排放標準的通知》(環辦水體函〔2018〕1083號),明確了制定農村生活汙水處理排放標準的總體要求、控制指標及排放限值等,要求各地於2019年6月底前完成地方農村生活汙水處理排放標準制修訂工作。

✦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推進農村生活汙水處理排放標準制修訂工作。部分省(區、市)已出臺相關排放標準,但總體上看,地方農村生活汙水排放標準存在適用範圍不清晰、控制指標選取及排放限值不合理等問題,已成為制約農村生活汙水治理的短板。為進一步明確農村生活汙水處理排放標準制定要求,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在開展深入調研、廣泛徵求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編制印發《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水汙染物排放控制工作指南(試行)》,對農村生活汙水處理排放標準控制指標確定、汙染物排放限值、尾水利用要求、採樣監測要求等作了進一步明確細化,指導各地加快推進農村生活汙水處理排放標準制修訂工作。

02

問:

《工作指南》總體考慮是什麼?

答:有以下三點:

✦ 一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農村生活汙水治理的決策部署。《工作指南》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緊扣《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農業農村汙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等相關要求,推進我國農村水汙染防治工作,明確農村生活汙水治理設施水汙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 二是重點突出,進一步明確排放標準制定思路。制定農村生活汙水處理排放標準,要根據農村區位條件、人口聚集程度、汙水處理規模、排放去向和人居環境改善需求,按照分區分級、寬嚴相濟、回用優先、注重實效、便於監管的原則,分類確定控制指標和排放限值。《工作指南》就控制指標選取、排放限值不合理等重點問題,進一步明確細化相關規定,確保地方科學合理制定排放標準。

✦ 三是充分銜接現有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汙染物排放指導文件,並適當細化和完善。《工作指南》充分銜接《關於加快制定地方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排放標準的通知》,並根據調研結果、反饋意見及專家建議,對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水汙染物排放標準分類分級、控制指標、排放限值及尾水利用等作了具體要求。

03

問:

《工作指南》指導原則是什麼?

答:一是以人為本。以保障飲用水源地安全,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質量為目標,通過標準的實施,改善農村水環境質量,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同時,加強與汙水處理設施周邊群眾的溝通,從源頭上減少社會矛盾。

✦ 二是因地制宜。根據農村區位條件、汙水處理規模和排放去向等,分區分類分級確定控制指標和排放要求。在不加重下游水體汙染的前提下,儘可能利用和考慮農村地區自然生態、土地及景觀要素,鼓勵優先選擇氮磷資源化與尾水利用技術、手段或途徑。

✦ 三是技術可行。地方標準制修訂應充分考慮技術經濟因素並具有一定前瞻性。以國內外技術水平和經濟條件為依託,充分考慮相關技術所能達到的汙染控制水平,兼顧農村地區的經濟承受能力和管理水平。

✦ 四是體系協調。地方標準制修訂應充分考慮與《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汙水綜合排放標準》《農田灌溉水質標準》《漁業水質標準》《城市汙水再生利用 景觀環境用水水質標準》等現行國家和地方標準相銜接,與相關法律、法規、規劃和政策相銜接。

04

問:

《工作指南》包括哪些主要內容?

答:一是排放標準制訂技術路線及格式要求。按照《國家水汙染物排放標準制訂技術導則》(HJ 945.2-2018)要求開展各階段工作,主要包括環境管理需求分析與現行標準實施評估、農村生活汙水處理現狀分析、技術內容確定等。格式應滿足HJ 945.2-2018要求。

✦ 二是汙染物排放控制總體要求。主要包括標準分級、控制指標確定及汙染物排放控制要求,也可對標準實施的技術和管理措施做出具體要求。

✦ 三是監測要求及實施與監督。主要包括採樣點設置、監測頻次和採樣時間確定及汙染物測定方法確定等。實施與監督主要是明確對排放標準的實施進行監督管理的責任主體,可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確定。功能不確定的水體可由地方生態環境、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根據當地水環境的實際情況確定。

✦ 四是地方排放標準編制說明的內容與格式要求。主要包括項目背景、制修訂標準的必要性和意義、制修訂原則和技術路線、農村生活汙水處理概況、標準主要條款說明、達標處理技術分析、國內外相關標準情況、實施本標準環境效益分析、標準實施建議等。編制說明格式應滿足HJ 945.2-2018要求。

05

問:

《工作指南》中汙染物控制指標是如何考慮的?

答:通過對全國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的進出水進行分析測試和篩選,將pH值、化學需氧量(CODCr)和懸浮物(SS)作為判斷水質的基本指標。對生化需氧量(BOD5)和 CODCr兩項指標,二者均反應水體受還原性物質汙染的情況,由於農村生活汙水可生化性較好,BOD5和 CODCr兩項指標具有一定相關性,但BOD5測定所需時間較長,CODCr屬於國家重點控制汙染物且監測便捷,因此選取CODCr作為控制指標。

✦ 氨氮(NH3-N)含量較高時,對魚類等水生生物呈現毒害作用,對人體健康也有不同程度的傷害,但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NH3-N處理費用較高,因此,對出水直接排入II、III類功能水域的處理設施要求控制NH3-N,對其他水體NH3-N暫不作強制要求,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確定。控制指標TN、TP含量可反映水體富營養化程度,TN、TP的去除雖可採用人工溼地等生態處理方法,但其處理效果不穩定,要實現穩定去除,需採取脫氮除磷深度處理工藝,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處理規模一般較小,其汙泥迴流比難以控制,去除效果難以實現穩定,且需增加投藥量及運行費用。因此,出水排入封閉水體或超標因子為氮磷的不達標水體時,控制指標除上述基本指標外增加NH3-N、TN和TP,其他情況暫不作強制要求,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確定。

✦ 隨著提供餐飲服務的農村旅遊項目日益增加,餐飲廢水排放量增大,且該類廢水中動植物油含量較多,因此,含提供餐飲服務的農村旅遊項目生活汙水的處理設施,除上述基本指標外應增加動植物油。

✦ 糞大腸菌群數一般作為重要的生物性指標進行控制,若對該項指標進行限定,處理工藝最後須設消毒設施。根據對全國農村生活汙水集中處理設施的調研情況發現,大量的工藝流程中即使有消毒設施,但是運行成本高,多數未運行。綜合技術經濟因素考慮,目前階段對於糞大腸菌群數暫不作強制要求,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確定。

✦ 色度是水質的外觀指標,對於農村生活汙水來說,一方面,進水濃度中色度普遍較低;另一方面,常規的沉澱法對色度有較好的去除效果,所以對色度暫不作強制要求。

✦ 綜上所述,選取pH值、化學需氧量(CODCr)和懸浮物(SS)作為基本指標。其中,出水直接排入《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地表水II、III類功能水域、《海水水質標準》(GB 3097-1997)二類海域及村莊附近池塘等環境功能未明確的水體,除上述基本指標外,應增加NH3-N;出水直接排入GB 3838-2002地表水IV、V類功能水域的及GB 3097-1997三、四類海域的,汙染物控制指標至少應包括基本指標。出水排入封閉水體,除上述基本指標外,應增加NH3-N、TN和TP;出水排入超標因子為氮磷的不達標水體,除上述指標外,應增加超標因子相應的控制指標。提供餐飲服務的農村旅遊項目生活汙水的處理設施,除上述基本指標外,應增加動植物油。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增加地方控制指標。

06

問:

《工作指南》中關於尾水利用有哪些要求?

答:農村生活汙水含有的氮、磷等是農作物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經預處理後可就近資源化利用,減少化肥農藥施用,降低水體富營養化風險。因此,《工作指南》鼓勵優先選擇氮磷資源化與尾水利用技術、手段或途徑,尾水利用應滿足國家或地方相應的標準或要求。其中,用於農田、林地、草地等施肥的,應符合施肥的相關標準和要求,不得造成環境汙染;用於農田灌溉的,相關控制指標應滿足《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 5084-2005)規定;用於漁業的,相關控制指標應滿足《漁業水質標準》(GB 11607-1989)規定;用於景觀環境的,相關控制指標應滿足《城市汙水再生利用 景觀環境用水水質》(GB/T 18921-2002)規定。特定利用情形且沒有相應再生利用水水質要求的,可根據尾水利用特點、土壤性質和生態環境保護需求,在排放標準中規定尾水應達到的水質要求和水質監控位置。

07

問:

我國各地情況差異較大,地方在制定排放標準中如何做到因地制宜,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

答:我國幅員遼闊,農村自然稟賦差異較大,經濟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工作指南》明確要求,排放標準制修訂工作要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各地要根據農村區位條件、人口聚集程度、汙水處理規模、排放去向和人居環境改善需求、自然景觀、受納水體汙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要求及現有技術水平等因素,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制訂科學合理的排放標準。從實際出發,採用適用的治理技術,注重實效,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義。

八问《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规范编制工作指南(试行)》

星標“四川環保”

及時獲取最新環保動態

八问《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规范编制工作指南(试行)》八问《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规范编制工作指南(试行)》
八问《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规范编制工作指南(试行)》

尹力:動真碰硬抓實整改 紮實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未完成空氣質量目標任務,綿陽9個區縣、園區分管負責人被約談優秀生態環境宣傳產品|保護生物多樣性,需要你的行動(海報)

五一勞動節!致敬勞動者!

八问《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规范编制工作指南(试行)》
八问《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规范编制工作指南(试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