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參禪的方法,究竟是怎樣的?

雖然我們常說“參禪打坐”,但是“參禪”和“打坐”並不是一回事。有不少人對此是混淆的。

打坐其實是一種修行定力的輔助辦法。作為一種幫助安定身心的有益方式,佛教是比較倡導出家人以及在家的修行者養成打坐的習慣。然而,這與真正的“參禪”依然還隔著十萬八千里。甚至,佛教真正修定的方式,重點也不是在打坐。

“禪”是“禪那”的簡稱,“禪那”是梵語音譯,玄奘法師則將“禪那”譯為“靜慮”,也即靜靜的觀察與思考。這種思考當然不是胡思亂想,而是一種基於定力下,一心一意的觀察與思考。

事實上,世間善於思考的那些人,比如學術研究大師或科學家,其在理論研究時的用心狀態就與“禪那”很像。

差別其實在於參禪者與學術家、科學家研究的問題是大有不同的。

參禪完全是不需要拘於打坐的,關鍵是得生起大疑問

禪宗的“禪那”是很特別的,就因為所帶著的問題其實是很特殊的。

任何參禪的人,其實都必須帶著一個根本的大問題進入“禪那”,才能稱為“參禪”,否則是不能的。

“參”其實即“參問”之義。這種“參問”是不能指望別人包括老師給予明確答案的,而是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在明師的指點下自行參究出來。

正因如此,“參禪”實際是不拘任何形式的,完全是行住坐臥均可的。

唐宋時禪宗盛行,“禪和子”們的“參禪”其實是經常在路上的,往往在“行腳”,也即在前往拜訪祖師,希冀獲得啟發的路上。

活了一百二十歲的唐代的趙州老和尚就可謂“參禪”者的表率,據說“趙州八十猶行腳”,乃至八十歲時依然還在行走天下,到處拜訪善知識求教與切磋的路上。

禪宗參禪的方法,究竟是怎樣的?

趙州和尚法相

那麼,禪宗所抱的根本問題是什麼?若說簡單一點,就是要了解所謂“真心”或者“佛心”究竟是什麼,以透徹瞭解心的基本作用特點,就是所謂的尋求“明心見性”,明瞭心的體性問題。

因此問題的形式可以是五花八門,但是實際都是這同一問題。

說白了,就是我們現代人也常自問的“我是誰?”

所以,參禪等於參的是一個終極性的哲學命題,難度自然是非常大的。

參禪者所參的問題的表述形式應當因人而異比較好

即使問題的實質一樣,問題的表述形式不同,會代表著不同的切入方式與思考方向,著力點還是各自會有很大不同的。

因此需要有非常活潑的各種不同的問題形式,否則很難讓參禪者真正生起疑問。

因為同一問法,可能對促發某一人起疑是有效的,讓其大為興趣,從而產生綿綿不斷地參究到底的動力;但是對另一人來說,可能就根本摸不著頭腦,甚至了無興趣。

參禪者在參究時,心裡頭所一直抱定的問題叫做“話頭”,所以參禪又被稱為“參話頭”。

真正的禪宗來講,老師應當根據不同的學生,巧妙設置出不同的問題出來。

不過現在寺廟裡參禪的方式,似乎普遍已經是比較呆板的,基本上都是用“唸佛是誰”這樣的公式化話頭。

問題是,有的人會因“唸佛是誰”而產生大的疑問,有的人就連這一提問的實質是什麼都很難搞清楚。所以,全部死抱一個話頭的參禪,其實弊端很大,還能真正起到多少成效是可疑的。

話頭其實應該是活的才好。

一個活“話頭”的重要性,就在於能令參究者產生巨大興趣而無法割捨,於是心裡頭圍繞著這一“話頭”,又會延展出一系列的相關問題而細細辯證,從而內心裡完全“繫念”於話頭上,也即充滿了所謂的“疑情”。

禪宗參禪的方法,究竟是怎樣的?

我就是這具身體嗎?

若是對話頭的參究是全身心的投入,即所謂“疑情打成一片”,這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修定的方式。於是即使參禪者,哪怕最終沒能把自己所參的問題參透,從修行的角度來說,也並沒有浪費時間,畢竟定力修出來了,而且過程中也肯定也會弄通許多佛理。

那麼,適合自己的話頭在哪裡呢?真有興趣者會自己找到的,不過若能遇到合適的老師激發出來是最好的。而且,參禪的過程,其實很需要明師在適當的時機指點,否則一般很難會有真正的大突破。

這裡舉一個活話頭的極好例子

唐代禪宗的德山宣鑑祖師,最初是不相信當時已經盛行於湖南、湖北、江西、廣東、福建這一帶的禪宗的。於是他決定出四川尋找禪宗人士辯論。然而在他挑著擔子到達湖南澧陽境時,便遇到了一個賣餅的婆子的詰難。當時德山飢餓,放下擔子歇息,想向婆子買餅作為“點心”。

禪宗參禪的方法,究竟是怎樣的?

禪門“棒喝”中的“棒”指的就是“德山棒”

沒想到這個賣餅的婆子指著擔子問 :“你挑的是什麼書?”

“《青龍疏抄》。”

婆子又問:“講的什麼經?”

“《金剛經》。”德山回答。

婆子就又說:“我有一個問題,你若答得上,我就施予你點心。如果答不上,你就得另到別處去!《金剛經》中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不知道上座您要點的是哪個心?”

德山宣鑑當時就愣住了,回答不上來,於是非常慚愧,請求指點。這位婆子就指點他到龍潭崇信祖師那裡去參訪。德山宣鑑就此開始收起了傲慢之心,在拜訪龍潭崇信祖師後,經過對機的啟發才開了大悟。

禪宗參禪的方法,究竟是怎樣的?

念念不住,過、現、未三心皆不可得,此心真實究竟何處?

我們要注意,《金剛經》所講的“三心不可得”,經過賣餅的婆子一問一激發,在當時就已經頓時成了德山心中的大疑,於是實際上就此已經自然成了他參禪所抱定的話頭。而由此因緣,再遇龍潭崇信祖師時,他參禪破迷的基礎就已經很好了。

許多人都讀過《金剛經》,都知道“三心不可得”,但是既然如此,那麼究竟什麼是心,一般很少有勇氣真正保持這一疑問,繼續參究下去。多數人其實是像德山祖師那樣,在遇到賣餅的婆子之前,對此並沒有真正非常深切的疑問的。

有的解經的人說,因為“三心不可得”,所以我們要保持當下這一念心。

這種解法貌似有道理,其實只是自欺欺人而已。因為所謂“當下一念心”就是“現在心”,並不可能真的換了個名詞後就變得“可得”,而可“保持”了。所以,所謂“當下一念心”僅僅還是一個自我欺騙的答案。

如果有人理解了“三心不可得”的道理,反而從而產生參究到底的疑情,這就是真正開始參禪了。

我們其實沒必要找一個什麼“唸佛是誰”這樣的死話頭,讓自己對參禪反而失去了真正的興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