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創始人:他使用人,然後唾棄之

甲骨文創始人:他使用人,然後唾棄之

​燃財經(ID:rancaijing)原創

特約撰稿 | 姜洪軍

5月7日,甲骨文(Oracle)中國員工向燃財經表示,公司將裁撤中國區研發中心(CDC),整個CDC約1600人,首批確認裁員約900餘人,其中超過500人來自北京研發中心,目前銷售等崗位依然保留,但不排除下一步的持續裁員可能。

這家老牌IT巨頭,曾是全球排名僅次於微軟的第二大軟件公司,公司的創始人拉里·埃裡森曾經還非常喜歡挑釁微軟和比爾·蓋茨,“我和蓋茨之間的戰爭不是個人的事,是全世界的事。”“羅馬帝國都會垮掉,憑什麼微軟不會?”

但如今它卻在自己的核心雲業務上轉型遲緩,逐漸掉隊,不知拉里·埃裡森心中又會如何作想?

狂懟客戶與夥伴

1988年11月,Oracle公司推出了數據庫產品第6版,這款產品問題一大堆。紐約的一個Oracle產品用戶託尼·津巴說:“你什麼事也幹不了。只有坐在那兒,盯著屏幕,或者出去喝一杯咖啡。”他給Oracle打電話,告訴他們產品根本不能運行。“但他們說:‘噢,不,沒問題。’”

我們將鏡頭回拉一下:

1976年,IBM研究人員發表的一篇論文《R系統:數據庫關係理論》,這篇論文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它開了關係數據庫軟件發展之先河。然而IBM卻沒有進行這種數據庫軟件的研發,因為當時的IBM研究人員關注的是學術研究,對於直接面向市場的產品開發並不感興趣。

埃裡森曾將IBM選擇微軟的MS-DOS作為IBM個人電腦的操作系統比為“世界企業經營歷史上最嚴重的錯誤,價值超過了上千億美元。”而IBM發表這篇論文後沒有很快推出關係數據庫產品的錯誤可能僅僅次之。

埃裡森閱讀了這篇文章並進行了認真的揣摩,他對同事說:“我們可以做這個。”隨後他和兩位夥伴合夥成立了一家軟件公司,開發商用關係型數據庫管理系統。他們將第一個產品命名為Oracle,這個名字源自他們給美國中央情報局做過的一個項目,隨後他們將公司的名稱也正式改為Oracle(甲骨文)。

在Oracle發展的初期,公司產品技術乏善可陳,早期版本程序經常出錯,引來了客戶密集的投訴。

甲骨文創始人:他使用人,然後唾棄之

為什麼客戶不拋棄甲骨文公司呢?那是因為一旦選定某種數據庫產品,如果在應用過程中改用其他廠商的產品,遷移成本會很高。埃裡森利用了客戶對其產品的依賴性,加快跑馬圈地的速度,他對銷售人員說,“處理和客戶的糾紛可以交給我們的法律顧問。”

埃裡森回憶,“當時公司規模很小,擺在我們面前的路有兩條:要麼快速發展,要麼死亡。”他制定了銷售為王的政策,“公司確立了一切以銷售為目標的政策,我們必須在短時間內迅速提高自己的銷售額,至於銷售人員們如何實現這一點,那就不是管理層所關心的問題了。”

有一次,一名記者到甲骨文公司採訪埃裡森和另一名高管傑夫·沃克。據沃克回憶,記者問:“拉里,我們從你對手那裡聽到許多有關你的議論,說Oracle銷售的軟件只是個空架子,是空口白話。”

艾利森俯身向前,靠近記者說:“你知道,的確如此。我們實際上沒有任何軟件。今年,我們的銷售額有10億美元,但我們從來沒有交付過什麼軟件。這實在是極妙的生意。”

沃克怕引起誤解,轉身對這名記者說:“他在開玩笑。”

無論如何,埃裡森認為搶佔市場是最重要的,產品質量則可以慢慢提升。從1977年到1984年,甲骨文的銷售額保持了每年高於100%的增長率,然而它大踏步前進的同時,也留下了技術和客戶服務上的巨大空隙,這讓其競爭對手有了在數據庫市場趕超的信心和勇氣。

1985年,姍姍來遲的IBM發佈了自己的關係數據庫DB2。埃裡森迅速給IBM的數據庫技術研發人員寫了一封信,稱:“如果你能提供你們設計的數據庫細節,我來複制,那麼我們的系統就是一致的了。”IBM根本不理會埃裡森的“妄想”。

甲骨文創始人:他使用人,然後唾棄之

埃裡森告訴手下“跟著IBM,永遠不會錯。”80年代的甲骨文雖然無法像微軟那樣幸運地成為IBM的貼身舞伴,但這不妨礙埃裡森讓甲骨文的舞步跟上大象的節奏,甲骨文緊隨IBM的數據庫標準。聰明的埃裡森看透了IBM和甲骨文當時的關係,80年代的IBM是個用硬件思維考慮問題的“大象”,不會踩著當時像“牛虻”一樣活躍而犀利的軟件廠商甲骨文。埃裡森到處宣傳自己與IBM的兼容性,給人的感覺甲骨文和IBM在一條戰線上。

甲骨文後來成為可與IBM大象匹敵的“巨鯊”,並開始挑釁這個當年引自己上路的老師,埃裡森曾說“現在應該把IBM DB2(數據庫)丟到垃圾箱裡面,因為它們的大部分程序都是祖輩和父輩編寫的,誰會選擇它們?”

IBM軟件事業部全球銷售副總裁邁克•鮑曼回應說,“我們會盡快拔掉甲骨文的牙齒。”憤怒的大象一度還發起了針對甲骨文的“破甲計劃”。

在應用軟件領域,SAP公司曾是甲骨文的合作伙伴,雙方視對方為重要的合作伙伴,抱團打天下。但當埃裡森發覺自己有能力侵蝕夥伴的市場時,就毫不猶豫地開發自己的ERP、CRM應用軟件,把合作伙伴變成了主要對手。

埃裡森懟上的最大對手是微軟的創始人比爾·蓋茨。

和蓋茨成為宿敵

起初,蓋茨似乎想交埃裡森這個朋友。

埃裡森回憶說:“蓋茨打電話給我,想見面聊聊。蓋茨不僅注意收集情報,也不斷地分析著收集到的信息。”

蓋茨抵達舊金山國際機場後,坐上埃裡森高級的法拉利轎車,來到了他豪華的日本京都桂花園式風格的住宅,埃裡森是有意向蓋茨炫耀這一切的。

甲骨文創始人:他使用人,然後唾棄之

埃裡森的助手詹尼·奧弗斯特里特回憶說:“見面以後,埃裡森知道,他必須小心,不能透露什麼。他意識到蓋茨並沒有說什麼,只是側著頭,仔細地傾聽著。埃裡森暗想:‘閉嘴!笨蛋,閉上你的嘴!這不是你可以滔滔不絕、誇誇其談的對象……’對方是一個相當令人敬畏的人物,這是埃裡森知道的。這是一次兩顆心的交鋒。”

雙方在商海正式的交鋒發生在數據庫領域。

“馬行邊草綠,旌卷曙霜飛。”甲骨文在市場上攻城略地,它曾設計了這樣一則廣告:駕駛著甲骨文噴氣式戰鬥機的駕駛員坐在機艙裡高豎大拇指,機翼上寫著一些甲骨文對手的名字,這些名字都被劃去,寓意這些是被其擊落的對手。廣告上還有一行小字:“Oracle是甲骨文公司的註冊商標。但我們在廣告上使用競爭對手的商標,將不會對他們產生嚴重的影響。”也許,對埃裡森來說,那個駕駛員就是自己的化身,他最渴望的是在機翼上刻下並劃去微軟的名字。

“微軟的每一個人,以及公司之外的很多人對埃裡森的誇誇其談煩透了。而且甲骨文公司高調強勢、費用高昂而又非常有效的公關活動和廣告宣傳也讓我們嫉妒。我們已經有了一種很棒的新產品,成本也比他們低很多。我們知道我們會竭盡全力去支持它,營銷經費更不在話下。我們為什麼不能和他們硬碰硬?我們是微軟,我們一定能夠獲勝。”時任微軟高管的約翰·查古拉曾這樣回憶微軟數據庫項目小組起初的想法。

在一次訪談節目中,主持人問埃裡森:“你和蓋茨兩人說話嗎?”

“多年以前我們倆是說話的。”埃裡森回答,但他聲稱不願意再和蓋茨說話,因為蓋茨竊取了他的創意。他曾語帶譏諷地說:“蓋茨沒有因為產品不是本公司首創的而感到受挫折,正是這讓他們成了‘偉大’的追隨者:接受並推廣之。”

1995年有一期《商業週刊》的標題就是“埃裡森能夠打敗蓋茨嗎?”

“我不介意駕駛著自己的噴氣式戰鬥機,在微軟總部扔下一枚導彈。”埃裡森這樣誇張地說,“我的目標是擊敗微軟”。

“拉利,我們聽說最近你一直在對蓋茨的垃圾筒探頭探腦,果真如此嗎?”2000年6月底,在甲骨文公司舉辦的新聞發佈會上,一名記者這樣問埃裡森。

甲骨文創始人:他使用人,然後唾棄之

事情起因是這樣的:在司法部對微軟反壟斷訴訟如火如荼地進行時,有媒體稱微軟的某些對手落井下石。當時,與微軟有密切往來的企業與機構,頻頻傳出物品神秘消失的事件,包括機密文件與筆記本電腦,不久後這些資料卻又忽然在媒體上曝光,而且內容均對微軟不利。微軟懷疑,有股反微軟的勢力在暗中資助這些商業間諜活動。

隨後,《華爾街日報》報道,一傢俬人偵探公司的一名女子出價1200美元,打算收購“與微軟有關”的垃圾,這筆交易最後遭到清潔人員的拒絕,並讓此事曝光。媒體順藤摸瓜,查到這家偵探公司受僱於甲骨文公司。

記者抓住機會問埃裡森,如果競爭對手也來偷偷地翻甲骨文公司的垃圾,他會作何反應。他面無表情地回答:“我們會把垃圾運給他們,我們會把所有的垃圾都送給他們。”

把股東和員工變成敵人

埃裡森曾這樣介紹甲骨文公司的肇始,“當我創立公司時,我想建立一個讓我喜愛工作的環境,這是最主要的目的,當然,我也要通過公司養家餬口,但沒想到會成為現在這麼富有。錢不是最主要的,我真的是想和我喜歡或者佩服的人一起工作。”

但是事情的發展不能如人所願。

“Oracle公司誇張它的金融狀況,誤導民眾以抬高其股價的斷言是值得深究的,許多律師和股東都希望對此做進一步的調查。”《Oracle軟件系統公司的秘密》一書的作者邁克·威爾遜這樣寫道。

事情發生在1990年下半年,股東們聯名提出訴訟。官司好幾年後才達成和解,甲骨文公司總共賠償了2410萬美元。

埃裡森精力充沛,員工說他“腦中的點子永遠比別人至少快18個月”。甲骨文公司前銷售副總裁說:“為埃裡森工作就象騎著老虎,不管路程如何危險艱難,你必須緊貼老虎背,如果你掉下來,老虎會把你吃掉。其他人對他而言,只有兩種人:朋友和敵人。”

埃裡森不僅在公司層面上為甲骨文培養大量的競爭對手,其內部的競爭機制也將大量的前甲骨文員工變成敵對者。埃裡森自己曾表示,“任何一筆生意,都可能有5個競爭者,其中3個可能是甲骨文公司內部的。”

甲骨文的顧問艾格·西爾說,“埃裡森比硅谷任何人創造的百萬富翁都要多,但這些人非但不感激他,反而最終都成了他的仇家。”

甲骨文創始人:他使用人,然後唾棄之

仁科CEO康可為就是這樣一位“仇家”,他曾在甲骨文工作過8個春秋,在1993年負氣離開了甲骨文。此後,他和埃裡森在公開場合多次發表敵對觀點。

“康可為錯以為我要射殺他的狗。我愛動物,如果他和狗並排站在一起,相信我——當我只有一顆子彈——我不會射擊那條狗。”埃裡森2003年7月10日這樣說。

Siebel CEO湯姆·賽伯原是甲骨文駐華盛頓地區的銷售經理,他後來稱離開甲骨文公司的時候,埃裡森少付了他幾千美元的銷售提成,而埃裡森卻說賽伯當時的銷售業績存在著水分,有作假嫌疑。賽伯離開甲骨文公司後成立了Siebel公司,和甲骨文公司一度交惡。

“專門提供一種軟件的供應商隨著時間的推移將會被淘汰。我認為Siebel就屬於這一類型的企業。提供系列化產品的公司將會最終獲勝。”2002年,埃裡森這樣說。

“拉里自1995年以來一直這樣宣稱,” 賽伯反駁道,“甲骨文現在全球範圍內卻依然沒有一個大規模的CRM用戶群。它有1500個程序師從事CRM的研究,至今卻拿不出一種好的CRM產品。”

甲骨文樹敵無數,埃裡森的好友喬布斯曾建議甲骨文的電話錄音應答應該改為:“控告甲骨文,請按3。控告埃裡森,請按4。”

“成功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其他所有人都失敗了。”這是埃裡森經常掛在嘴邊的話。

“競爭使人感到焦慮,競爭是我們文化中焦急成分的根源。你永遠不可能完全放鬆地說:喲,終於結束了!總是還有另外的競爭。一旦你成了勝者,別人就想打敗你,所以你只有保持競爭。你爬得越高,競爭就越激烈,你的處境就越艱難,你就越有可能失敗。”管理專家阿拉弗·庫恩這樣說過。

一位同事曾這樣評價埃裡森:“他使用人,然後唾棄之。”

新音

進入雲時代,甲骨文曾被媒體評價為雲轉型過程中一直踩不準節拍。它開始裁員,甲骨文中國研發中心最新受到波及。

據多家媒體報道,甲骨文公司於2019年5月7日上午,召開了全員大會,正式宣佈了中國研發中心裁員調整一事。首批裁員補償方案為N+6 。

有員工公開表達了自己的訴求:“加班時我們全力以赴,裁員時請真情相對。”

《硅谷108將——150年來硅谷英雄史詩》 作者:大衛·卡普倫,譯者:陳建成、陳信達,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上帝與拉里·埃裡森的不同(ORACLE軟件系統公司的秘密)》 作者:邁克·威爾遜, 譯者:陳一飛、王建華,海南出版社,1999年

《微軟營銷秘笈》 作者:約翰·查古拉、董家駿,陳敘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