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已成功在北京完成登基仪式,为何还要命人南下诛杀李自成

李自成攻破北京,接连占领两个要塞,为何仍败给清军

作为最后一个汉人统治的封建王朝,随着北京被李自成率兵攻破、崇祯皇帝选择自尽,明朝也就此灭亡。此后吴三桂带人向满清投降,转头和大顺军在山海关展开一场大战,李自成因为战败退回北京,举行即位的第二天便率兵向晋陕地区转移。可是为什么李自成会放弃北京呢?

顺治已成功在北京完成登基仪式,为何还要命人南下诛杀李自成

史学专家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李自成当时留在北京的兵力不多,大概只有十万,经过山海关的大战后军队伤亡惨重,营中的士气非常低迷,留下的兵力已经无法镇守北京;第二,大顺军刚进入北京不久,在当地的威望不足,甚至明朝的王公贵族都对他们十分憎恶,得不到人心的政权很容易发生内乱。正是因为这两个原因,李自成才决定放弃北京,将根据地转移回晋陕自己的大本营,以确保安全。

顺治已成功在北京完成登基仪式,为何还要命人南下诛杀李自成

因为李自成在撤退的过程中,携带了大量的财宝,阿济格和多铎联合吴三桂一起追击,想要将其拦截。要知道明朝后期虽然实力大不如前,但京城还是有很多宝物的,因为大顺军先一步占领北京,皇宫里珍藏的宝物基本都被这些人搜刮干净,从其他官员贵族手中就收敛了不计其数的金银。奈何大顺军太过贪婪,带着这么多钱财逃跑,速度肯定不快,因此多尔衮立刻下令进攻大顺军,目的就是截留财产,当然能顺势重创对方锐气更好。而李自成刚撤退,清军便占领了北京,期间没有耗费一丝兵力。同年,顺治皇帝被接到了北京举行登基仪式,清朝也正式将都城定在了北京。

顺治已成功在北京完成登基仪式,为何还要命人南下诛杀李自成

既然如此轻松就能占领京师,这激励了清军进一步占领中原的心思。因此多尔衮下令分两路出发,一路西去铲除李自成的大顺军;另一路则南下进攻南明政权。阿济格率领两万铁骑军队,和吴三桂一起从大同绕路进入陕北一带,再转而进攻西安。只是为什么要绕路呢?毕竟从北京前往关中,其实从河南渡黄河会更近。这是因为这条路线会被潼关阻挡,作为守护关中的要塞,潼关连接着山西、河南和陕西三地,再加上有黄河做阻挡、背靠着秦岭,潼关的地势非常险峻,自古就是各方必争之地,而在这里发生的战事也非常多。此时的清军虽然在巧合下轻易占领京城,但他们并没有足够的把握能够成功破关,因此这才选择绕路。

顺治已成功在北京完成登基仪式,为何还要命人南下诛杀李自成

多铎同样率领两万精兵,不过他是和孔有德等人联合南下,目标就是推翻明朝宗室新建立的政权。对于南下多尔衮之所以直接发动战事,就是因为他明白明朝已经积弊已久,就算新建立了南明政权,朝廷也没有改掉懦弱的缺点,只是没想到还是出现了意外。李自成得知阿济格率兵绕路进攻后,便率领精兵直击延安,希望能反将清军制服,与此同时安插在河南的大顺军也开始进攻怀庆府,并顺势夺回了几座城池。大顺军和南明政权比起来,似乎要聪明许多,对清军的威胁也更大,因此多尔衮立刻决定改变策略,让原本南下的多铎前去进攻西安,和阿济格一起进攻李自成。只是这样就会带来一个问题,阿济格的军队需要绕路,和李自成的军队还没有发生正面对抗。

顺治已成功在北京完成登基仪式,为何还要命人南下诛杀李自成

可转变路线后的多铎却行动迅速,清军立刻围攻沁阳,当地的大顺军基本都被打败,随后潼关防线也被攻破,李自成没有办法只能转移到湖广地区。李自成都已经转移,那镇守在延安地区的大顺军也都被迫跟着撤离,清军再次轻松地占领关中地区。李自成率领部下到达襄阳后并没有多加停留,而是顺着汉水进入了九江,该地有一个重要关塞武关。武关作为春秋时期秦楚的交界点,是非常重要的关卡,且地处在秦岭山脉,地势非常险要,扼守着关中通往南阳的要道,因此该地也经常为各方相争。

顺治已成功在北京完成登基仪式,为何还要命人南下诛杀李自成

虽然李自成被迫转移阵营,但清军并没有放过他,阿济格率兵一路追击,最终在九江一带和李自成展开大战,大顺军的损耗非常严重。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李自成下令弃船上岸,率领剩下的数万人继续向湖广逃跑,最终李自成在湖北外出巡查时遭到围攻而死,大顺政权就此灭亡。就在清军和大顺军互相争斗之时,其实南明政权完全可以趁机行动,奈何他们却只知道内斗享乐。你觉得满清政权为何能成功?

顺治已成功在北京完成登基仪式,为何还要命人南下诛杀李自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