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官场派系林立:何人敢向慈禧示威?刺马案背后的宦海过招

慈禧垂帘听政的晚清,曾发生过无数的奇情冤案,其中以“张汶祥刺马案”最轰动,为晚清四大奇案之首。同治九年七月二十六日,一位名不经传的盗匪张汶祥,竟然在岗哨森严的两江总督署外一击即中,将时任两江总督的马新贻刺杀。两江总督在清末“九大疆臣”中举足轻重,虽比不上“疆臣之首”直隶总督风光,但两江地区作为清廷财税的主要源地,总督之职自然是手握实权。马新贻虽然是一介文官,但也是“精明强干,操守亦好”的干吏。任上的两年时间里,不仅兴修水利,轻徭薄赋,而且积极编练营伍,在江宁编练了四个营的新军,每年定期还有“总督阅射”。

晚清官场派系林立:何人敢向慈禧示威?刺马案背后的宦海过招

光怪陆离的刺马案就在这个“总督阅射”期间发生。一日,马新贻在督府右箭道检阅射箭。阅毕,步行走侧门返回总督府,随行包括叶化龙在内五名侍卫。一行人行至官署后门时,从人群中突然闪出一人,口乎“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趁众人惊恐间,刺客掏出藏在腰后的匕首,扑向马新贻。马新贻右肋中刀,次日便不治身亡。这位就职仅两年的两江新总督被刺案震惊了见惯了大风大浪的慈禧太后。不过惊讶也只是一方面,两江总督这个显赫要职本由湘军集团的领头羊曾国藩担任。曾国藩自同治元年便走马上任,借着围剿太平天国之机,扩大湘军的势力。太平天国平定后,曾国藩的势力达到顶峰,号称千里长江尽挂“曾”字帅旗。民间也流言四起,曾国藩有野心,想谋取帝位。

在与太平军作战时,清廷需要湘军来对抗太平军。如今太平军已除,慈禧能眼看着曾国藩在江南越做越大吗?所以慈禧不得已用直隶总督之位,祭出调虎离山之计。

而后,钦点马新贻走马上任两江总督。可以说慈禧此举是想四两拨千斤,在湘军关键位置插上一把刀子。可是没想到,马新贻履新不过两年,这把她亲自插上的刀子就被人拔了出来。慈禧心里很清楚,这是有人在向她示威。她召见了曾国藩,明知故问:“马新贻此事,岂不甚奇?”曾国藩答:“此事很奇。”接着问:“马新贻办事可好?”曾国藩答:“他办事和平精细。”

对于朝野和江湖间的风声,刺客张汶祥背后受谁指使众说纷纭,太平军、湘军、海盗亦有之。慈禧本人当然是清楚的,这个世界上没有几个人敢如此明目张胆向她挑衅。但是难点在于,既然自己决定了在湘军中“和稀泥”,落子两江总督之位,如若不查明真相,自己的颜面何存?

晚清官场派系林立:何人敢向慈禧示威?刺马案背后的宦海过招

慈禧

于是,钦点了素有“铁面青天”的刑部尚书郑敦谨负责审理此案。郑敦谨到达江宁后,在曾国藩的陪同下审理此案。随着案件审理越来越深入,老辣的郑敦谨明白了,自己就是慈禧太后设的一个台阶,好让慈禧就坡下驴。

最终,郑敦谨同曾国藩向慈禧联名上奏,依原审结案。曾国藩附言:“实无主使别情。”不过,郑敦谨也未回京复命,启奏称病告老还乡,终生不在为官,这也算是他对湘军无声的抗议吧。毕竟慈禧再有魄力也不会用大清江山来和湘军集团交恶,这一招不过是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自从慈禧太后高调提出要彻查此案,曾国藩心里就有底了。因为只有雷声大了,打在脸上的雨点才会小。从太后高调要彻查,曾国藩就知道了慈禧已经“投子认输”。

晚清官场派系林立:何人敢向慈禧示威?刺马案背后的宦海过招

曾国藩

曾国藩宦海浮沉几十年,从无名小卒做到了位极人臣,对于慈禧这点套路早就烂熟于心。宦海过招,就如下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他早已看清了马新贻是慈禧手中的马前卒,如若听之任之,看似强大的湘军集团,则会日渐瓦解,自己性命也将如覆巢之卵。

所以“杀鸡儆猴”实乃曾国藩自保之策。刺马案后,曾国藩稳坐两江总督之位,无人再敢问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