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烧开一壶水与用天然气烧开一壶水,哪种最划算?

雨林枫人


这得看在哪里烧水。

在我们湖南老家6毛8一度电,家里一瓶气,大罐的,差不多200块,用电烧水肯定划算。我一亲戚,他们村里有个小水电站,几十年来他们村的人用电都是2毛钱一度,用电更划算。

我现在在深圳。租房住,在关外的观澜。房东收我电费1.5元一度,是个一房东,前任房东是个二房东,收我1.7元一度。我在深圳用的燃气集团的黄罐,110元左右一大罐 。在这当然是用煤气烧水划得来些。


观澜河


以下回答仅代表个人意见…

我生活在农村,老家里面的山比较多因此大队里的每家每户都会分到一些山,一些田,这是每个农村人家赖以生存的东西,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村里也通上了水泥路,电线也通到了每家每户,但是原来的生活习惯却没有因为这些而发生太多改变,今天就说说烧水的问题,在农村烧水大部分都是用柴火烧水,这个是最节约成本费,比电烧水,气烧水都要划算,因为家里的柴火都是从自己家山上拾的柴火,村里面的电大概是5毛钱一度,液化气是85元钱一罐,所以,我觉得是液化气大于电力大于柴火,当然还是要分情况的,比如家里有客人,我建议还是用电烧水,因为看起来方便简洁,烧一壶水刚好够几个人喝,如果是自己在家的话,时间不赶的话,建议用柴火烧水,因为划算,总的来说,个人觉得用电烧水比用气烧水划算…




瞿帅傅


我们不妨来做一下计算,比一比同样烧一壶水所消耗的电能和天然气,看看哪个更便宜。

假设我们把一壶容积为1L,温度为20℃的水,分别用电热水壶以及天然气加热的方法将它加热到100℃。那么这个过程中这壶水吸收的热量可以用下面这个公式计算。

Q=C·m·ΔT=4.2×10³×1×(100-20)≈336 kJ。

上式中C为水的比热容,取值4.2×10³ J/(kg℃)。m为水的质量,容积为1L的水其质量为1kg。ΔT为水的温度变化值。


首先我们先来计算用电热水壶烧水的成本。

家用电热水壶的热效率其实在80%~90%左右,属于比较高的了,这里我们取平均值85%。

那么使用电热水壶将1L水从20℃烧开,所需要消耗的电能=336/0.85≈395.3 kJ。

由于一度电等于3600kJ,因此把395.3kJ换算成电能计算单位的话,大约是0.11度电。

目前中国城市居民用电一度电价格在0.52元~0.62元左右,我们取平均值0.57元。

那么用电热水壶烧开一壶1L的水的电费成本=0.11×0.57=0.0627元,大约是6分钱!


接下来我们再来算天然气把一壶水烧开的成本。

用把水壶放在煤气灶上烧水,其实火焰中一大部分的热量都释放到空气中去了,因此天然气烧水的热效率其实只有大约30%~40%左右,我们取平均值35%。

那么用天然气烧开一壶1L的水需要消耗的天然气热量=336/0.35≈960kJ

其次我们需要知道的另一个条件是天然气的热值,天然气的热值大约是36000kJ/m³。

那么烧这壶水我们将用掉的天然气的量=960/36000≈0.02667m³

目前国内一立方天然气价格在2.5元~4元不等,这里我们取3元。

那么天然气烧开一壶1L的水的天然气成本=0.02667×3=0.08元,大约是8分钱!


从上面的计算结论我们可以看到,用天然气烧水的成本会略高于用电热水壶烧水,而并非很多人印象里的认为烧气比电划算。当然有些地方的天然气会更便宜些,这样烧气和用电烧水的成本其实几乎差不太多。不过从环保的角度来说,我个人还是推荐用电热水壶烧水!


熊猫爱飞行


专家:烧水用电和天然气差距这么大,很多人都做错了

大多数家庭喝热水都是现烧,有些家庭用天然气烧水,有些家庭使用电热水壶,不过很少知道到底是用电烧水省钱方便还是用天然气更好,听过专家分析才知道原来烧水用电和用天然气差距这么大,生活中很多人都做错了。

首先,根据热能转化的效率来看,用天然气烧水的过程中大部分热量都被散失到空气中,被利用的热能仅达到35%左右,但是用电烧水,热能转化可以达到80%以上。用天然气烧水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耗费更多的天然气,但是用电烧水热能聚集快更容易将水烧开,所以用天然气烧水还不如用电烧水划算。

其次,安全程度上来看用天然气存在弊端。现在一般电热水壶烧热水烧开之后都会自动断电以节约用电,但是用天然气烧水,天然气并不会自动断气,如果因为别的事情忘了自己正在烧水,水一直在烧天然气也一直耗费,甚至有可能因为水烧完将烧水的器具烧坏,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综上来看,根据相关专家的分析,还是用电更安全还节省。

其实这钱在费用上的差距并不明显,而对于用电和用天然气烧水远远不只有费用上的差别,更大的是安全上的隐患问题。但是只要能确保安全,朋友们可以选择自己最方便的方式烧水,如果你必须要注意的是烧完水千万别忘记关了天然气,以防发生危险。



记入生活的果果


30多年前,在农村,我就算过这笔账,那时电费是6毛一度,煤气罐液化气是35元10公斤,我是学理科的,知道热值怎么换算,那个时候用热得快直接在暖水瓶里烧水,热效率达到98%以上,一度电大约烧开7暖瓶水(那种大暖瓶),一暖瓶水花费8-9分钱,而用煤气罐液化气烧水,计算不出来热效率是多少,但是却知道烧开一壶水要很久,浪费火力非常厉害,有时候壶把被烧的不敢用手提,后来是一个偶然的办法让我彻底明白了燃气烧水有多浪费。

事情是这样的,邻居家一小磅秤放在我家里,我就把煤气罐放在磅秤上开始烧水,结果是烧开1.5暖瓶水,用了7毛多钱的的液化气(并不很精确),也就是一暖瓶水要差不多5毛钱,其实液化气的热值是很大的,就是利用率低,后来直到现在我家一直是生活能用电就不用气,就在近2年,我们同龄人就说起这事,从分房住进来,谁家用了多少电多少气多少水,经常讨论这事,结果是用电的最划算,只不过现在都用电热水壶,比起热得快来热效率稍低一点点而已,但也远比天然气划算得多。


驿动星期六


大部分回答都没任何计算过程和根据,只是凭借经验或者直觉。

我来给一个详细计算过程,用到的是高中物理知识。

以我所在城市为例。电费每千瓦时(度)0.55元,天然气2.8元每立方米。计算基础是烧开一百公斤水。水的比热为每公斤摄氏度1大卡。(一公斤水热量太少,不方便计算)

一百公斤水从室温20℃到烧开所需要的净热量为100*80*1=8000大卡。

天然气热值每立方米8500大卡,炉灶烧水热效率约30%(别给我说什么壁挂炉和燃气热水器效率高达90%,水壶炉灶烧水,其效率远远不能跟壁挂炉内铜管加翅片相比)。那么,要提供8000大卡净热量,需要3.14立方米天然气,价格为8.79元。

每度电如果直接变为热能,相当于861大卡,电热效率约90%(普通电热管,不计算热泵之类的。)。要提供8000大卡净热量,需要耗电10.32千瓦时(度),价格5.676元。

二者对比,用电比用天然气要便宜不少的。

这个结果,颠覆了回答区相当一部分人的直观感觉。——直觉在很多时候是错误的,不要对直觉坚信不疑。

还毫无前提条件一味认为天然气节省的,如果不服,可以来辩。

(我做了一个计算,天然气(每立方)和电费(每度)价格比如果是3.29,二者费用相同;如果大于3.29,那就是用电便宜;如果小于3.29,那就是用天然气便宜。)


从容9999


我想,现在人们都不是很穷了,最关心的应该是怎样烧出来的水最好喝、最健康、最方便吧,除非是用天燃气与用电烧水的成本差別太大,人们一般是不会去考虑和纠结用什么烧水的。比如我这里,白天电价是5角2分多(第一档),天燃气第一档价是2、21元,用气和用电烧开水,成本差不多。但我觉得用电水壶烧水有一股塑料味。所以,在不开空调的时候,我大多是用天燃气烧开水。一天烧一壶水基本够用了。而要开空调的时候,不便于打开门窗来通风,我会用电烧开水。如果临时需要少量的鲜开水(比如泡方便面),我也会用电水壶烧水。但洗手、洗碗、洗锅和洗澡,我是用的燃气热水器。因为燃气热水器的效率差不多是燃气灶的2倍。


广东1112


用电比用天燃气安全、快、省钱,水开就会自动转为保温或断电。

但从目前来看,电力公司的电表似乎转速较快,常常有群众反映用电虚高,不堪重负,却一直得不到解决。质量技术监督局作为法定的精密计量仪器检定机构,因为机构改革而被撤并入市场监管局后,似乎履职也没有从前认真了,所以电力公司统一安装的电表一直被群众怀疑但却迟迟得不到权威机构的答复。

使用天燃气呢全国都要初装费,三千至五千不等,比老牌传统垄断企业水、电公司更狠,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不得而知。还没用就收一大笔钱,尽管非常不合理,但燃气公司明摆着底气十足,一副爱用不用的垄断架式,大家应该有所明白了吧。

其实在生活中用电还是天燃气差别并不是很大,可是老百姓过日子不容易,总算计着能省一文是一文。我的看法是别算计了,因为都贵,真想省的话喝凉水最省,哈哈哈😄。


尘埃落定的清晨


首先,这个根据个人的生活习惯,如果是喜欢烹饪的人士,一般烧水都会采用天然气烧水,这样烧出来的水质口感很好,而采用电热水壶的烧水的人士,一般都是图个方便快捷。相对于两者的价格比较的来讲,天然气的费用应该略高一筹吧!毕竟天然气还是比电费的价格要高出一些!根据个人生活习惯,只能讲各有各自的优点,只要感觉良好,烧水无论是用电还是天然气都是为了一个更舒适的生活!价格方面自然而然的就不那么重要了。




夏钓王壹叁


在此讨论"最划算″,就是讨论花钱少的事。

讨论之前,我们先要知道一个知识,天然气、煤炭都属于初级能源,电力是由初级能源经加工后的工业产品,属于高级能源,初级能源由于应用面窄,所以便宜,高级能源由于应用面广,所以贵。

高级能源的价格中包含:初级能源成本(煤炭或天然气)+加工费(发电)+输电、供电成本及利润。说到这里就会明白了,用电烧水不划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