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建國後,乾的第一件事就很蠢

東漢的歷史呈現出兩個非常有趣的特徵。

其一,兩頭熱,中間冷。東漢王朝的開始很熱鬧,有曠世大奸臣王莽,有被主席稱為“最有本事的皇帝”劉秀,還有一大批能征慣戰的開國功勳。東漢王朝的末尾是三國,群雄割據,英雄並起,那段被炒來炒去的歷史直到今天還在滾滾發燙。而東漢中間的歷史卻無人問津。

其二,兩頭長,中間短。東漢共有14位掌門人,其中在位時間最長的是開國皇帝劉秀,長達32年。中間的那些皇帝,要麼還不滿一歲就死掉了,要麼剛剛開始長,就永遠定格在了那裡,長一點的不過十年,二十年。一直到漢獻帝劉協,在位時間長達30年,僅次於乃祖劉秀。

其實,劉協同學還可以多幹幾年,如果曹操還活著的話。雖然他早已是出工不出力,在其位不謀其政,但只要曹操活著,他還是大漢王朝名義上的最高國家元首。

可如今,曹操死了,曹丕上臺。劉協同學連傀儡也當不成了。公元220年,曹丕說,“鬼在邊,委相連,當代漢,無可言”,劉協你下崗了,這天下從此要姓曹了。

魏國應運而生。東漢王朝正式壽終正寢。

劉備建國後,乾的第一件事就很蠢

可是,年過半百的劉備不願意了。他說,誰說漢朝滅亡了,看我把它頂起來。於是,第二年,也就是公元221年,劉備宣佈建國,承接劉漢帝國的丕緒。

雖然,劉備自作多情自作主張自以為是,說自己建立的那個國家叫漢,可是,大家還是習慣性地稱它為蜀。因為此漢跟彼漢並沒有什麼關聯,唯一的關聯是他們的建立者都姓劉。

這劉備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呢?

廣陵太守陳登說:“雄姿傑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劉玄德。”賈詡說劉備有雄才,劉燁說劉備是人傑,周公瑾說劉備是個梟雄。曹操的話是最有分量的:“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在曹操眼裡,劉備是一個足以和他自己相提並論的英雄。他們都是三國時代的風雲人物,如此推崇劉備,劉備當然有過人之處。

但是,劉備也沒有這麼厲害。

在遇到諸葛亮之前,劉備是走一步跌三個跟頭,跌得兩耳腫大,只長胳膊不長腿,長坂坡一戰,連老婆孩子都丟了。他實在是一個不及格的男人,哪裡配的上英雄二字?直到遇到諸葛亮,“魚到南陽方為水,龍飛天漢便為霖”,劉備終於混出個人樣,竄逃到西蜀,割據稱帝。

可是,劉備稱帝后乾的第一件事是什麼呢?興兵伐吳。他要舉全國之力,討伐東吳。只此一件事,就可知劉備不是一個合格的領導,更不配英雄二字。因為,他犯了四大忌。

劉備建國後,乾的第一件事就很蠢

其一,國家剛剛建立,政權需要鞏固,百姓需要休養生息,怎麼可以大舉興兵呢?剛拿到駕照,你就想飆車,早晚有一天會被撞死。正是因為劉備剛建國就要打仗,所以才導致後來南蠻孟獲的叛亂,以及一系列不肯臣服於他的臣子的騷動,劉備死後,諸葛亮足足用了五年時間,才終於穩定蜀國政局。劉備,簡直是禍國殃民的獨夫民賊。

其二,因怒興師。《孫子兵法》曰:“主不可因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劉備興兵完全是因為關羽之死,接著張飛也死了,“桃園三結義”的三兄弟就剩他一個了。是誰害死了他們呢?誰能害的了他們呢?其實,他們完全是自己玩死了自己。關羽若不是太狂,能被東吳搞死?張飛若不是酗酒傷人,會被部將割去首級?但是,劉備不管這些,他認定仇人在東吳,仇人是孫權。此仇不報就是當皇帝也不快活!

其三,因私廢公。關羽是你劉備的兄弟,卻不是全國人民的兄弟,關羽死了,關全國人民什麼事?讓全國人民都去為了你的兄弟打仗,這也太自私了吧。難道死了一個關羽還不夠,還要死更多的人嗎?可沒有辦法,劉備是皇帝,他說怎樣就得怎樣,他想死,全國人民都得跟著去殉葬。

其四,沒有全局觀念。三國之中,魏國最強,蜀國最弱,以當時天下局勢,蜀國只有和東吳結盟,才能和魏國抗衡,才能維繫三足鼎立的局面。當年的赤壁之戰不就是這樣打勝的嗎?趙雲就勸過劉備說,我們的敵人是北方的魏國,而不是東方的東吳。而劉備卻要去和東吳火拼,這無疑是速死之道。

但是,劉備非要這樣搞,誰也攔不住他。趙雲反對,劉備說那就你別去了,待在後方接應孤吧。蜀國名嘴秦宓說天時不對,陛下不宜興兵,劉備將他扔進了監獄。英雄與智慧的化身諸葛亮也不願意。諸葛亮的戰略是聯吳抗魏,而劉備卻要先滅吳再滅魏,簡直瘋了。諸葛亮不陪他玩。

離開了諸葛亮,劉備能幹啥?他啥也幹不成。

劉備建國後,乾的第一件事就很蠢

公元221年4月,劉備稱帝建國,7月,劉備揮師東進。劉備的陣容如何?

小說《三國演義》中說,劉備帶了五虎上將之一的黃忠。這是小說家的虛構。黃忠在一年前就病死了,他是沒有機會參加夷陵之戰的。小說裡還說,作為官二代的關興張苞兩員小將在伐吳之戰中很出風頭,這也不過是羅貫中慣用的文學手法而已。關興張苞確實參加了夷陵之戰,但是他們發揮的作用不大。

蜀國大佬級將領趙雲被劉備遺棄了,不跟我玩,你就自己待在家裡玩吧。馬超鎮守在邊疆,防備羌人來犯,不可輕動,而魏延已經是漢中太守,好大的官,豈可擅離崗位?這三名蜀國大將都沒有機會參加夷陵之戰。

夷陵之戰的主要將領是吳班,他是外戚,論輩分那是劉備的小舅子,還有馮習,張南,這些人都是名不見經傳的角色,就帶這些群眾演員也能吞掉東吳?劉備簡直昏了頭!

可是,剛開始,仗打得很真喜人。吳班前鋒部隊很快推進到了秭歸,就是中國第一位世界級專業詩人屈原的故鄉。接著,劉備讓神筆馬良重金賄賂湖北湖南一帶的那些不著邊幅有裸露癖的蠻夷,他們的酋長沙摩柯同意出兵一萬,響應劉備。

這裡,需要交代一下吳蜀雙方的兵力。夷陵之戰,蜀國主力吳班部有四萬多人,蠻夷有一萬多人,合起來也就五萬餘人,絕不像羅貫中信口雌黃說有七十五萬,當時蜀國老人小孩加一塊也沒有這麼多人。吳國投入的兵力約五萬人。

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都是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但是夷陵之戰不是,雙方兵力相差並不大,基本上旗鼓相當,它是歷史上積極防禦最成功的戰例。

這場戰爭是如何打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