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对于宝玉是溺爱吗?可惜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贾宝玉是《红楼梦》一书的主人公,銜玉而生,长相俊美最像荣国公,而且是贾政王夫人如今唯一的嫡子,因此被视为贾府事业的继承人,备受瞩目。可是,贾宝玉偏偏不喜欢读书,为此遭到了贾政的一顿毒打。贾政打了贾宝玉,一举捅了马蜂窝,惹得贾母大动肝火,最后还是贾政向贾母跪着请罪才了事。

贾母对于宝玉是溺爱吗?可惜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说起宝玉的不成材,往往认为是贾母溺爱的结果。例如赖嬷嬷是贾府的老人,她就曾经指着宝玉道:“不怕你嫌我,如今老爷不过这么管你一管,老太太护在头里。当日老爷小时挨你爷爷的打,谁没看见的。老爷小时,何曾象你这么天不怕地不怕的了。“

贾母对于宝玉是溺爱吗?可惜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王夫人虽然十分心疼宝玉挨打,但她和贾母的态度显然不同,她是赞成贾政管宝玉的,和贾政望子成龙的心愿是一致的,只是单纯地心疼宝玉受到的皮肉之苦,恐怕宝玉步贾珠后尘,以至于自己老来无子可依。

贾母对于宝玉是溺爱吗?可惜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王夫人和袭人说出了心里话:”我何曾不知道管儿子,先时你珠大爷在,我是怎么样管他,难道我如今倒不知管儿子了?只是有个原故:如今我想,我已经快五十岁的人,通共剩了他一个,他又长的单弱,况且老太太宝贝似的,若管紧了他,倘或再有个好歹,或是老太太气坏了,那时上下不安,岂不倒坏了,所以就纵坏了他。我常常掰着口儿劝一阵,说一阵,气的骂一阵,哭一阵,彼时他好,过后儿还是不相干,端的吃了亏才罢了。若打坏了,将来我靠谁呢!”说着,由不得滚下泪来。

贾母对于宝玉是溺爱吗?可惜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从赖嬷嬷,王夫人等的话语中都透露出了贾母溺爱宝玉的意思,以至于宝玉不听话,不喜读书,不务正业。贾母是一个历尽沧桑,饱经世事的女人,自己也曾经生儿育女,且各个发展的都不错。尤其是贾政、贾敏都富有书香气质,品貌风流。如何到了孙子贾宝玉,反倒溺爱起来了呢?

贾母对于宝玉是溺爱吗?可惜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常言道隔辈亲。做祖父祖母的都疼爱孙子女,即使到了现代社会,几乎也成为每一个家庭面对的社会普遍问题。年轻的父母没有时间带孩子,托付给祖父母,外祖父母,又常常埋怨老人不知道教育孩子,太过于溺爱等等。当然作为老人有这样的问题,但是否有时候是年轻父母的视角有问题呢?

贾母对于宝玉是溺爱吗?可惜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古语云四十而不惑,老人的经历都比年轻人丰富,而且每个人的经历都不会一帆风顺,见惯了太多世事浮沉的老人,在对待任何事情上 ,往往更加透彻宽容,神马都是浮云,所以对待孩子可能会更宽容,显得溺爱。小孩子淘气不是正常的吗?而年轻人还处于打拼阶段,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奋斗的希望,他们在生活中的压力往往会转嫁到孩子身上,对孩子有更高的要求,而且年轻父母之间喜欢攀比。其实很多年轻人的执着对于小孩子的成长并不见得是好事。

贾母对于宝玉是溺爱吗?可惜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说得有些远了,我们再来看贾府的姊妹们。最明显的例子是贾探春和贾环。贾探春在贾母身边长大,知书识礼,文采精华,而贾环在赵姨娘身边长大,又入学堂读书,但却逊色很多。贾迎春、贾惜春都是在贾母身边长大,都变成了多才多艺的淑女,虽然迎春有些懦弱,惜春有点固执,小性子,但都不失大家闺秀的风范。连贾母身边的丫鬟鸳鸯都能如此品味超脱,见解深远,更遑论其他了。贾母本身也有不凡的出身和出众的见识,卓越的管理能力,经过她调教的人自然都不错。

贾母对于宝玉是溺爱吗?可惜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贾母对于贾宝玉的确有明显的偏爱,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 贾宝玉的家族地位,贾珠去世之后,作为二房唯一的嫡子自然是众望所归;

其二,贾宝玉长得最像当年的国公爷,贾母的丈夫。贾母对于自己的夫君有很深厚的感情,看到宝玉未免爱屋及乌。

其三,贾宝玉身体单弱。这在书中也不止一次提到,因此比较照顾宝玉,不肯束缚太严。

贾母对于宝玉是溺爱吗?可惜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但是,贾母也有自己的教育观念和原则,她并不是一味地溺爱不明。真正的疼爱和溺爱还是有区别的:

王熙凤最喜欢和贾母开玩笑,似乎没大没小,王夫人笑道:“老太太因为喜欢他,才惯的他这样,还这样说,他明儿越发无礼了。”贾母笑道:“我喜欢他这样,况且他又不是那不知高低的孩子。家常没人,娘儿们原该这样。横竖礼体不错就罢,没的倒叫他从神儿似的作什么。”事实上王熙凤是最知道眉高眼低的,开玩笑不过类似于斑衣戏彩,真有正经事或者贾母生气的时候,王熙凤从来不会放肆。因此贾母才会这样说。贾母的这番话体现了她的原则性,横竖礼体不错,何必过分束缚自己的呢?

贾母对于宝玉是溺爱吗?可惜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贾母对于王熙凤尚且如此,何况亲孙子贾宝玉呢。因此,贾母的这些孙儿孙女都最喜欢和贾母相处,承欢膝下。贾母给了他们相对自由的发展空间,又给他们树立了大家闺秀应该有的榜样。这些女孩子都能心理很健康的成长。

贾母对于宝玉是溺爱吗?可惜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贾母对于贾政屡屡强逼宝玉读书,是不认同的。第五十六回江南甄家来访,说起家中也有一个宝玉,如何淘气惫懒,并且说看到贾宝玉却不是这样的人物。贾母笑道:“我们这会子也打发人去见了你们宝玉,若拉他的手,他也自然勉强忍耐一时。可知你我这样人家的孩子们,凭他们有什么刁钻古怪的毛病儿,见了外人,必是要还出正经礼数来的。若他不还正经礼数,也断不容他刁钻去了。就是大人溺爱的,是他一则生的得人意,二则见人礼数竟比大人行出来的不错,使人见了可爱可怜,背地里所以才纵他一点子。若一味他只管没里没外,不与大人争光,凭他生的怎样,也是该打死的。”如此看来,贾母是知道教育子孙的,并非一味溺爱,而是宽严有度,而且有鲜明的教育准则。

贾母对于宝玉是溺爱吗?可惜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第七十八回王夫人赶走了晴雯,留下袭人做宝玉的未来姨娘,并且将此事回禀贾母。贾母说道:“我深知宝玉将来也是个不听妻妾劝的。我也解不过来,也从未见过这样的孩子。别的淘气都是应该的,只他这种和丫头们好却是难懂。我为此也耽心,每每的冷眼查看他。只和丫头们闹,必是人大心大,知道男女的事了,所以爱亲近他们。既细细查试,究竟不是为此。岂不奇怪。想必原是个丫头错投了胎不成。”这和贾政认为宝玉是酒色之徒,王夫人说宝玉是孽根祸胎的见识相比,简直太高明了,根本不在一个段位上。贾宝玉喜欢和女孩子来往却不是出于色心,而且贾母认为他”不听妻妾劝“,也就是说不是耙耳朵、妻管严,宝玉特立独行,有自己的主见,是一个男子汉大丈夫的样子。

贾母对于宝玉是溺爱吗?可惜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可以说,贾母比宝玉的父母更理解宝玉,对于宝玉的认识和管教更加科学、合理。贾政是经历过了太长时间,自己仕途不畅,名利大灰之后,才对宝玉有所宽容。说起来贾政和王夫人对宝玉的不满,管教等等有太多主观代入的想象,掺杂了太多的自私的心理和算计,他们并没有将宝玉作为独立的个体来看待,没有给他客观的认识,和自由的生长环境,也就更没有正确的对待了。相对而言,贾母知人、识人,更具有现代的教育理念。贾母的宽容不是溺爱,贾政的严苛反倒是另一种伤害。

贾母对于宝玉是溺爱吗?可惜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往期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