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表明,堅持不懈可以預防焦慮和抑鬱

一個人的生活中發生的事情明顯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 - 但你對這些事件的反應也在心理健康中起著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一個新的研究由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認定的更一個堅守,堅持人生目標,

並且越一個是能夠找到好的在惡劣的情況下,在隨後的幾十年的心理健康障礙的降低他們的風險。

新研究表明,堅持不懈可以預防焦慮和抑鬱

▲這項研究發表在本週的《變態心理學雜誌》上。

為了研究毅力是如何影響心理健康的,反之亦然,研究小組研究了1995年至1996年、2004年至2005年、2012年至2013年三個時間點的3300名參與者的數據。他們跟蹤了這些年來參與者的心理健康狀況,包括在研究過程中他們是否患有抑鬱症、焦慮症和恐慌症。

新研究表明,堅持不懈可以預防焦慮和抑鬱

研究人員對三個變量特別感興趣:目標堅持、自我控制和積極的重新評價。為了衡量目標的持久性,參與者用“當面對糟糕的情況時,我會做我能做的來更好地改變它”和“我很少放棄我正在做的事情,即使事情變得艱難”這樣的陳述來評價他們的一致性,這是為了自我控制,或者是為了控制自己的生活,這些陳述包括“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艾麗想做點什麼,我通常會找到一個成功的方法,以及“我是否能夠得到我想要的東西是在我自己的手中。”積極的重新評價是關於當事情出錯時,人們能從自我提升的程度:“我發現我通常從困難的情況中學習到有意義的東西”,以及“即使一切似乎都出了問題,我通常也能從中找到光明的一面。”

研究小組發現,在未來18年中,目標持續性與包括抑鬱、焦慮和恐慌症在內的精神健康障礙的嚴重下降有關。這種聯繫不是為了自我控制或積極的重新評價。

新研究表明,堅持不懈可以預防焦慮和抑鬱

此外,從精神健康問題較少的人開始,他們對生活目標的堅持性更強,並且在以後的評估中表現出更積極的一面。沒有發現任何自我控制的聯繫,這很奇怪,因為之前的研究發現,更大的自我控制與更好的心理健康有關。但作者認為,他們發現缺乏聯繫可能是因為自我控制多年來沒有改變,這可能表明它是一個人性格中相當穩定的一部分。

但是其他的聯繫是鼓舞人心的,因為它們表明我們如何看待情況和對情況作出反應會影響我們的心理健康問題的風險。

新研究表明,堅持不懈可以預防焦慮和抑鬱

作者在他們的論文中寫道:“在遭遇逆境時,積極的重新評價能培養樂觀主義精神,讓人覺得生活是有意義的、可理解的和可管理的,從而減少了一段時間內的混亂次數。”因此,積極的重新評價可能通過幫助個人對不可控制的生活壓力更容易接受,從而開發個人的內在資源。此外,關注光明的一面可以直接減少憂慮、抑鬱和焦慮。”

更好的是,這些特徵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學習的,也就是說,即使我們一開始對消極事件的反應不那麼好,我們也可以學習如何做到這一點,並且通過實踐,使其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更具自反性。

研究作者努爾哈尼·扎納爾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人們可以通過提高或保持高強度的韌性、韌性和樂觀情緒來改善心理健康。”對個人和職業目標的追求會讓人覺得他們的生活有意義。另一方面,脫離對這些目標的努力或具有憤世嫉俗的態度可能會導致高昂的心理健康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