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北洋水師從何而來的自信,敢於對日本聯合艦隊宣戰

一場戰爭的失敗,從一支軍隊的素質就可以看出,自1888年後,北洋海軍未增加一艘戰艦,難道真的如清朝“文廷式“指責的那樣:“北洋海軍靡費千萬卻不能一戰”?

若說北洋艦隊無實力與日本一戰,未免有失偏頗,從硬件上來看,北洋水師擁有“定遠、鎮遠”兩艘鐵甲艦,直到大戰爆發前,它他們都是亞洲最令人生畏的軍艦,是當時世界上先進的鐵甲堡式鐵甲艦,各裝有12英寸大炮4門,裝甲厚度達14英寸。黃海海戰中,中彈數百發,還被“松島號“的13寸大炮擊中,都沒有被擊穿,足以證明這兩艘戰艦的威力,日本一直視這兩艘艦為最大威脅,直到戰時,日本也沒有這樣威力的軍艦。

清朝的北洋水師從何而來的自信,敢於對日本聯合艦隊宣戰

北洋海軍鎮遠艦

日本自1868年到1894年,投入軍費約6000萬白銀,僅為清廷對海軍投入的60%。北洋海軍成立於1888年,艦隊操練6年之久,多數官兵在艦上訓練的時間長達10年以上,而日本聯合艦隊直到豐島海戰前6天才編成,主力戰艦也是1890年以後 才下水,艦隊官兵受訓時間短。

據日方統計:日本聯合艦隊一共有12只軍艦參加了黃海海戰,共計40840噸位,北洋海軍有14艘戰艦參戰,共計34466噸,從噸位上來看,似乎日方更為強大,但是實際上日方“西京丸“是戰前由商船改裝,排水量4100噸,僅有一 門120毫米的火炮,而且船體高出水面許多,極易被擊中,赤誠號排水量622噸,航速僅10節,”比睿艦“是一條全木結構的老艦。所以一對比就知道,北洋海軍的實力應在日本聯合艦隊之上。

清朝的北洋水師從何而來的自信,敢於對日本聯合艦隊宣戰

日本聯合艦隊

裝備方面據日方記載:200毫米以上大口徑的火炮,日本11門,北洋艦隊21門,小口徑火炮日軍50門,北洋艦隊92門,中口徑火炮日軍209門,北洋艦隊141門,因為中口徑炮為速射炮,所以日軍在火炮射速方面優勢明顯,但是小口徑、大口徑上北洋艦隊更有優勢,就整體裝備來看,並不能說明日軍佔優勢。從航速比較,中日艦隊平均航速為1:1.4,優勢也並不明顯。

從 軟件上來看,北洋海軍建立時,參考西方海軍的治軍方略,聘請外國職業海軍軍官為教員,制定了一套周密的規程,包括:“船制、官制、餉制、儀制、軍規、校閱、武備等方面。參加北洋水師的軍官以福州船政局和留洋歸來的為主,訓練刻苦,監督嚴格,日夜操練,士兵不準離開戰艦,前期在琅威理的訓練下,北洋水師在素質上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清朝的北洋水師從何而來的自信,敢於對日本聯合艦隊宣戰

北洋艦隊

黃海大戰前,兩軍從軟、硬件來看都是實力相當,清廷也正是出於這種自信,才在豐島海戰後,毅然對日本宣戰。

然而當戰場不再是演練場的時候,平日訓練的差異立刻應當顯現了。

面對日本逼近的敵艦,北洋艦隊陷入了混亂,丁汝昌的“分段縱列、犄角魚貫陣”到了總兵劉步蟾傳令後變成了“一字雁行陣”,交戰後又變成了“單行兩翼雁行陣”,對於這種混亂到現在人們也搞不清北洋艦隊當時到底是使用的什麼陣型。

清朝的北洋水師從何而來的自信,敢於對日本聯合艦隊宣戰

開戰後,定遠艦還沒有進入有效射程,就率先發炮,不僅沒有擊中目標,還震塌了主炮上的飛橋,丁汝昌從橋上摔成重傷,使得北洋艦隊首炮就失去了總指揮官,黃海海戰持續了5個小時,旗艦僅發了一道命令,之後便再無號令,整個戰鬥一直處於無統一指揮作戰的狀態,劉步蟾、林泰曾兩位總兵,竟然沒有一個人挺身而出代替丁汝昌指揮,直到戰鬥快結束時,“靖遠艦”才代替旗艦升起了一面收隊旗,撤出戰鬥。

戰鬥中整個艦隊各自為戰,效能低下,擊之不中,中之不沉,“比睿艦”從北洋水師艦群中穿過,相距400米的“來遠艦”發射魚雷,居然沒有打中,讓其僥倖逃出。目標高大的“西京號”經過“定遠艦”旁,本來已是目標靶子居然連發4炮,2炮不中,“福龍號”魚雷艇連發3枚魚雷,居然也沒有命中一次,“赤誠艦”蒸汽管破裂,艦長陣亡,彈藥耗盡,居然也沒有被擊沉,還讓其逃跑了。

清朝的北洋水師從何而來的自信,敢於對日本聯合艦隊宣戰

就這樣一支裝備精良,但一上戰場卻完全不能一戰的水師,清廷卻迷之自信的認為擁有北洋水師,海防無憂,縱然北洋水師中湧現了大量寧死不退,與艦共亡的英雄,但是對於軍人來說,勝利沒有代替品,在戰場上不能打勝仗,其他的一切清淡無味的。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