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迁都北京后,唯一未葬在十三陵的皇帝,他因何得此"殊荣"?

明朝自南京迁都北京后,从成祖开始,历代皇帝驾崩后绝大多数都葬于昌平天寿山麓,因总共有十三座帝陵,故有"十三陵"之称。之所以选址天寿山,是因为这里山势延绵,"龙脉"旺盛,简直是天造地设的风水宝地。出于风水学和遵从祖制的考虑,定都北京的十四位明朝皇帝中,有十三位死后葬于此处。那么问题来了,那唯一的"特例"是谁?他因何"另类"地没有葬在天寿山?得此"殊荣"的主角虽非明英宗,但一切还要从明英宗失败的"御驾亲征"讲起。

明朝迁都北京后,唯一未葬在十三陵的皇帝,他因何得此

公元1449年,蒙古瓦剌部权臣也先率重兵大举内侵,大同前线告急,英宗在大宦官王振的怂恿下,决意"御驾亲征"。临行前,英宗立年仅2岁的皇子朱见深为皇太子,由异母弟朱祁钰负责留守。一切安排停当后,英宗遂率精锐20余万"亲征",从军者包括朝中几乎所有的王公重臣,场面声势极大。

明朝迁都北京后,唯一未葬在十三陵的皇帝,他因何得此

此次出征,由于准备仓促、组织不当,大军出发不久便自相惊乱,还没到大同时便出现缺粮现象。到达大同后,王振获悉前线惨败的消息后大恐,又劝说英宗撤出大同返京。最初,王振想从紫荆关退兵,以便途经老家蔚县,借此在家乡父老面前风光显摆一番。但中途又担心行军可能会毁坏蔚县的田园庄稼,于是再改道东行向宣府行进,以致耽误行程,被瓦剌军追击。英宗一行从宣府南撤,结果在怀来土木堡遭遇瓦剌军包围。

明朝迁都北京后,唯一未葬在十三陵的皇帝,他因何得此

土木堡没有水源,加之军中缺粮,20余万明军陷入饥渴状态中,还没开战心理防线便已崩溃。此次遭遇战,明军死伤者占总数的80%多,几乎全军覆没。"王牌军"三大营主力被消灭殆尽,衣甲器械辎重损失无数,而文武重臣死伤者亦有数十人,罪魁祸首王振则被护卫将军樊忠锤杀。更要命的是,英宗本人被瓦剌俘虏,作为对方进犯京师的"挡箭牌"。

明朝迁都北京后,唯一未葬在十三陵的皇帝,他因何得此

消息传到北京,城中立时炸开了锅,留守的王公大臣如丧考妣,惶惶然不可终日。幸好兵部侍郎于谦头脑清醒,在奏请皇太后立留守朱祁钰为监国的同时,极力反对迁都,力主坚守京师,并诏令各地"勤王"。在于谦的辛苦经营下,明军艰难地击退瓦剌包围军,使得京师化险为夷。北京保卫战胜利后,也先贼心不死,把英宗当做割地求财的"筹码",不断地对明朝进行勒索,期冀获得战场上不能得到的胜利。

明朝迁都北京后,唯一未葬在十三陵的皇帝,他因何得此

于谦等人为打消也先的妄念,率大臣拥立监国朱祁钰为皇帝,是为景帝,对英宗的安危的听之任之。也先计划落空,手里的"王牌"变成了累赘,于是派人南下求和,愿意释放英宗回朝。可是也先愿意放人,但景帝却不愿接收,但碍于天下舆论汹汹,只好派杨善等人前往瓦剌探望英宗,但绝口不提迎回之事。结果杨善等人到了瓦剌后,自作主张改为迎驾,再次利用舆论的力量迫使景帝就范,无奈只能允许兄长回国。

明朝迁都北京后,唯一未葬在十三陵的皇帝,他因何得此

自古皇权之下无亲情。景帝既然已经登上皇位,那么对他来讲,让英宗死在瓦剌、烂在漠北才最符合心意。但如今杨善自作主张给他带回一个"烫手山芋",景帝又急又气的心态可想而知,他既不可能让英宗复位,又不能背负弑兄的骂名,思虑再三,将英宗尊为太上皇,并软禁在南宫,派人严加看管。不仅如此,他还废黜英宗之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改立自己的独子朱见济,期冀让皇位在自己这一支传承下去。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朱见济只当了一年太子,便于1453年夭折,年仅5岁。景帝哀恸过度,4年后也病倒在床,眼瞅着有进气没出气,离大限不远。此时,武清侯石亨、都督张辄、太常卿许彬、左副都御史徐有贞及大太监曹吉祥等人见江山后继无人,于是便发动"夺门之变",拥立英宗复位。英宗复位后半个月后,才想起兄弟景帝还没死,于是便废黜他为郕王。又过了近一个月,景帝终于咽气。

明朝迁都北京后,唯一未葬在十三陵的皇帝,他因何得此

景帝虽死,但曾饱受囚禁之辱的英宗仍不解气,下诏指斥朱祁钰"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不仅废除他的帝号,而且还赐恶谥为"戾",按亲王礼仪葬于西郊金山,而非祖陵万寿山。景帝朱祁钰因此成为明朝迁都北京之后,唯一一个没有被葬入帝王陵寝的皇帝。

景帝的葬所即今景泰陵,位于今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山北麓军科院干休所院内,原名郕王墓。等到景帝之侄、英宗之子朱见深(即明宪宗)即位后,才又恢复叔父的帝号,并将郕王墓改扩建为皇陵。到了嘉靖年间,又改建陵碑,并易绿瓦为黄瓦,使之符合帝陵规制。革文运动中,景泰陵遭到破坏,陵冢被平毁,陵碑被推倒,建筑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1979年后才又重新进行修复。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