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小吃--爆肚儿

今天继续跟您说说北京小吃,说到的这样小吃啊,可以说是北京人几乎都喜欢吃的,我本人呢,也是这道小吃的忠实拥趸,是什么呢?就是老北京的爆肚儿。说到这个爆肚儿,说实话,这哈喇子已经下来了。

北京现在流传下来的还有这么几个老店,可以跟您说说这几个老店,分别是哪儿?这吃爆肚儿到底有哪些讲究?

老北京小吃--爆肚儿

首先这个吃爆肚儿特别讲究的人,什么时候吃?当然现在咱说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味道都不错。早年间的很多人讲究,一到秋天的时候。我这个咬秋,或者吃秋这个习俗。北京有一个俗语,叫“要吃秋,有爆肚儿”。说得是这个立秋之后哇,这老北京人得吃点鱼了肉了呀,得贴秋膘。那么其中呢,尤其喜欢吃这个爆肚儿。

爆肚儿是老北京非常著名的一道小吃,您别看是小吃啊!但价格并不便宜,咱们话说在前头。那么据说,最早那出现的清朝乾隆年间,等到了清朝期末的时候,他已经是非常的省行了。四九城儿里边有很多经营爆肚儿饭馆,可以说是各有特色,生意都不错。

老北京小吃--爆肚儿

比较有名的,就是当年啊,这东安市场爆肚儿冯。现在呢,叫金生隆了,在这儿多说一句,很多的食客来到他们家的发现门楣之上他这个牌匾有意思,叫“爆肚儿冯金生隆”,她把那冯子两点水儿一个马,用张纸把这“马”贴上了,就留一个两点水儿,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贴上了呢?这里边有一个注册商标之战吧,因为当年的北京啊,有两个爆肚冯儿,在东安市场这家金生隆还有前门的门框胡同儿也有爆肚儿冯,人家这个先注册下来了,所以另外一家呢,有点儿吃哑巴亏的意思,就不能使这个名字了。但现在呢,人家叫金生隆,而且在北京来说这么多的爆肚儿我最喜欢吃的首推的是金生隆。还有这个爆肚儿王,天桥早年间有爆肚儿石后来发展壮大,就是现在的南来顺儿,前身是天桥的爆肚儿石。后海的爆肚儿张,还有牛街的爆肚儿满,这都是味道很好的

真正爆肚儿店,您要是进去说“来盘爆肚儿!”人家掌柜的会说“对不起,不伺候,”为什么呀?您到底要哪个部位?因为老北京讲究爆肚儿十三样,或者叫爆肚儿十三种。爆牛肚儿的四种:肚仁儿、厚头儿、百叶、百叶尖儿;爆羊肚的九种:肚仁儿、散丹、肚领儿、蘑菇头儿、肚丝儿、肚板儿、食信儿、蘑菇儿、葫芦儿。有的好嚼,有的不好嚼。

老北京小吃--爆肚儿

十三种不同的部位价格不一样,最贵的就是羊肚仁儿,现在市场行情一盘儿上好的选料精的羊肚仁儿,这一盘大概的100块钱,您还别嫌贵,还真值这个价儿,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羊的胃中,能称之为肚仁儿的这个部位非常的少。差不多四只羊能出一盘肚仁儿,你想想这一盘卖您100贵不贵。像百叶啊,蘑菇儿啊,这就比较便宜了,饭馆就是根据客人的需求给您爆。每个部位的口感不一样,比如说肚仁儿就非常脆嫩,还有嚼头儿,当然了,蘑菇头儿也很好爆肚儿的材料很讲究,基本每个店都有专门儿的货源。最讲究的就是有头天儿晚上宰的牛羊。

爆肚儿好不好吃在两点,一是选料,二是爆的火候儿。就是一锅清汤,瞬时下锅瞬时捞出来。多一秒这东西就不好吃了。嫩的有肚仁儿、散丹、肚领儿难嚼的有肚板儿、食信儿。这个每样东西在水里爆的时间都不一样,短的4,5秒,长的10几秒就出锅儿了。吃爆肚儿的顺序有有讲究,一定是先吃这个不好嚼的,后上嫩的

老北京小吃--爆肚儿

咱们再说这个料,基本上每家儿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什刹海的爆肚儿张的小料儿就是偏甜口儿的,再说鼓楼儿的金盛隆,他家的就是咸鲜口儿的。

但是呢得吐槽一下不正宗的爆肚儿,就拿北京来说吧,有一个北京著名的小吃一条街,那儿基本上没什么正宗的北京小吃,我去哪儿逛过,从来不吃。但是眼睁睁看着就是帮商贩怎么坑外地游客,我相信呢,吃完之后肯定回老家跟朋友说这北京小吃爆肚儿一点儿也不好吃,味儿事儿。咱说北京说爆肚儿专指的是水爆肚儿,就是一锅热汤,把肚儿入里一放,几秒钟的时间捞出来就这么一放,然后呢,蘸着料去吃。这个小吃街的的呢,是一个大锅,里面煮的是羊杂碎,您想想汤是什么样儿,大伙都知道不用解释。拿一个漏勺,放点儿百叶,然后忘了羊杂汤里边儿这么一沁。几秒钟之后捞出来放着一个一次性的小碗儿里边放点儿芝麻酱,放点儿豆腐乳,放点辣椒油,抓把香菜得了,您想想,你说这能是味儿吗?还有更坑人的,用油炒肚丝儿,也管这个叫老北京爆肚儿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