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乖巧、成績好的孩子,卻頻出問題?從盧梭“消極教育”談起

有些孩子小的時候都被周圍人所稱讚,他們在別人的眼裡是乖巧懂事、成績好的孩子,未來必定有所成就。但是某些小時候有著好評的孩子,上大學之後卻做出了令人咋舌的事情,有的甚至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

很多人都容易因為孩子的成績好,而忽視了這些孩子的性格,家庭教育不到位,導致孩子性格發展不健全。

例如曾經成績優異的馬加爵,做出了殺害舍友的殘忍事情。

他的家庭比較沉悶,溝通很少,他因為長相和家庭的條件養成了自卑、孤僻的性格,上了大學之後,這種性格愈加明顯,他脾氣暴躁,嚴重的神經質,經常懷疑別人,導致他最後做出了不可饒恕的事情。

想要培養孩子好的性格,則可以從盧梭的“消極教育”著手。

小時候乖巧、成績好的孩子,卻頻出問題?從盧梭“消極教育”談起

小時候乖巧、成績好的孩子,卻頻出問題?從盧梭“消極教育”談起

▎ 什麼是“消極教育”?它所蘊含的兒童教育內涵是什麼?

● 消極教育理論

出自法國十八世紀著名的啟蒙思想家盧梭的《愛彌兒》,指的是在孩子最初的階段,不教孩子道德和真理,防止他們偏向罪惡,防止他們對事物產生誤解。成人對他們的教育不干涉、灌輸和壓制,讓孩子順著自然規律率性生長。

小時候乖巧、成績好的孩子,卻頻出問題?從盧梭“消極教育”談起

分析:

①“消極教育”並非消極

“消極教育”中的“消極”,不是完全的消極,不是完全不理睬放置不管。

“消極”指的是儘量讓孩子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對孩子的智育和德育方面採取“無為”的教育辦法,讓他的身心得到和諧健康的發展。

②“消極教育”即自我教育

老子《道德經》裡提出了“無為”的思想,意為人要遵循自然之理,不必去做一些干涉自然運行的事情,不以人的主觀意志去限制自然的發展。

“消極教育”與“無為”的思想有所相似,其不代表家長以消極的態度對待孩子的教育,而是在行為、活動上的教育是

不干預孩子的自然發展,不以社會已經形成的道德真理去約束他,尊重孩子,讓孩子遵循自然,自主發展。

小時候乖巧、成績好的孩子,卻頻出問題?從盧梭“消極教育”談起

小時候乖巧、成績好的孩子,卻頻出問題?從盧梭“消極教育”談起

▎ 兒童在成長中接收到家長的這些信號,影響性格塑造

1.“干涉”(介入)

一般的教育認為兒童的性格需要家長使用介入式的教育去培養,這些教育是一種無形的束縛,在某種程度上屬於強硬地修正孩子“偏差”的地方——即孩子的個性之處。

吳謝宇弒母一案轟動全國,雖然他的犯罪行為不能夠被原諒,但可以從吳謝宇的心理狀態和極端行為來窺探背後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

一個人有人格障礙,雖然可能有遺傳的因素,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後天的性格培養,而家庭的教育對孩子的性格培養起著關鍵的作用。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兒童時期,如果對孩子的個性過度干涉,則會壓抑孩子的個性發展,在心理的重壓下孩子更有可能去觸碰罪惡

像是吳謝宇在弒母之後,跑去夜店做男模,可見他對於性有一種強烈的追求,這種行為是性格被壓抑過久的釋放和發洩。他的心理在教育的過度干涉之下變得扭曲,使他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小時候乖巧、成績好的孩子,卻頻出問題?從盧梭“消極教育”談起

2.“情緒”

有的家長可能不注意,自己的不良情緒有可能對孩子一生的性格有著重要的影響。

像《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裡面的川尻松子的父親一直對松子保持冷漠的態度,她非常渴望得到愛,只能通過做鬼臉才能吸引父親的注意和父親對她的笑,因此形成了討好型的人格。

這種性格導致她工作被丟,從此人生充滿坎坷和波折,直至生命結束,她也沒有得到她想要的愛。

從松子的故事可以看出,父母對自己的情緒不加以管理,孩子長時間就在不良情緒的影響下,出現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導致性格不健全,孩子的一生就因為父母的情緒而被改變。

小時候乖巧、成績好的孩子,卻頻出問題?從盧梭“消極教育”談起

2. “家庭經濟”

著名的詩人海子抑鬱自殺的背後原因眾說紛紜,但是家庭經濟的原因或多或少與之相關。海子的家庭很窮困,他是家裡面的長子,不得不挑起大梁,想要發大財,讓家裡人能夠活得更好,但是都沒有實現。

海子對於文學創作有著高度的熱愛,但是貧窮拖累了他在文學之路上的行走,陰鬱和悲哀充滿了他的人生。

在微博上一個關於家庭經濟的話題中,大半的評論都是孩子對自己家庭的經濟狀況毫不瞭解,即使是一般富裕的家庭裡,父母都會告知孩子自己家裡很窮,導致這些孩子從小就有自卑或者虛榮的心理,有的還產生抑鬱情緒。

小時候乖巧、成績好的孩子,卻頻出問題?從盧梭“消極教育”談起

小時候乖巧、成績好的孩子,卻頻出問題?從盧梭“消極教育”談起

▎ 家長該如何“消極教育”?

1.“不妄為”

在孩子兒童時期,家長不要灌輸一些自己那些已經被社會定型的教育給孩子,應該讓孩子自由地成長。家長要尊重和愛護孩子的主動精神,注重孩子的主動性,讓他們在幸福和快樂中自主地去摸索,更有助於孩子自由地思考和判斷,有更高的人生追求,而不是被限制在規矩的條框裡成為一個個相似的人。

個性是人與人之間最顯著的區別。

贊科夫曾說,“個性的全面發展意味著精神豐富、道德純潔和體魄完美在個性中的和諧的結合”。

家長的“不妄為”,即尊重孩子的天性,放手讓孩子順著他的天性全面發展自己獨特的個性,自己培養出好的性格。

小時候乖巧、成績好的孩子,卻頻出問題?從盧梭“消極教育”談起

2.“自然懲戒”

“消極教育”不代表對孩子全部放手,放任不管。“消極教育”提倡“自然懲戒”,即當孩子犯了失誤或者錯誤之後,家長運用自然法則去讓孩子體會和承擔錯誤的後果。

例如,孩子因為生氣而摔壞了自己的杯子,家長不使用嚴厲責罵或懲罰的辦法,而是在今後孩子喝水的時候,不給他提供器具,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摔杯子行為會損害到自己喝水的行為,讓自己不方便,從而承認自己的錯誤。

小時候乖巧、成績好的孩子,卻頻出問題?從盧梭“消極教育”談起

3. “滿足”

盧梭在《愛彌兒》裡面寫道,當孩子向家長索取某樣東西的時候,家長要先判斷孩子是否真的需要,再決定給不給。同時,他們的所有行為都是出於自己的需要,而不是為了執行家長的命令。

家長要讓孩子學會自我思考,根據實際去滿足他們的興趣和願望,讓他們發揮自己的主動精神,鍛鍊自己的創造能力。家長也要讓孩子的根據自己的需要去活動,而不是因為家長的命令,這樣就束縛了他們的自由發展。

運用“消極教育”讓孩子自由地發展,我們需要的不是一個只會聽話乖巧的孩子,而是一個有自己的個性、有著健全性格的孩子,讓他們遵循自然之理,學會“自我教育”,為自己的長遠發展奠定一定的基礎。

小時候乖巧、成績好的孩子,卻頻出問題?從盧梭“消極教育”談起

今日互動話題:你是否瞭解過“消極教育”?你對這樣的教育方式有何看法?歡迎下方留言交流。

————————

我是一名三歲寶寶的爸爸,育兒是從來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寶寶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更細緻的關懷。大家在育兒過程中遇到問題都可以來找我共同探討,一起解決。

我是溫柔虎爸,每天在帶娃養娃中與寶寶一起成長。

每天分享育兒經驗,歡迎各位寶爸寶媽與我共同分享養娃過程中的點點滴滴。

小時候乖巧、成績好的孩子,卻頻出問題?從盧梭“消極教育”談起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