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實際並不高明

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實際並不高明

在中國五千多年的歷史上,諸葛亮稱得上是位知名度最高、形象最好的傳奇性人物。尤其在《三國演義》的渲染下,諸葛亮不但成了未卜先知的預言家、奇謀巧計的策略家、口若懸河的外交家、高瞻遠矚的政治家、神出鬼沒的兵法家,而且還是位能夠呼風喚雨、腳踏七星的方士道家和超能力奇人。

更讓人羨慕的是他的風流倜儻、瀟灑機智、文武全才,好像天地間一切變化早就在其掌握中似的。在小說家神話的背後,真正的諸葛亮到底是怎樣的一位人物?為什麼以他過人的智慧及努力,仍無法達成其畢生願望?諸葛亮的魅力何在?

諸葛亮,字孔明,東漢靈帝光和四年(公元一八一年),出生在琅玡郡陽都縣(今山東省沂南縣),陽都縣通稱為諸縣,該縣住有很多的葛姓人氏,勢力極大,為別於其他郡縣的葛家,乃逐漸形成了複姓的“諸葛”家族。

諸葛亮出身官宦世家,他的叔父諸葛玄,擅於交際,文才又佳,和當時地方首長袁術、劉表均有交往,政界關係不錯。叔父去世後,諸葛亮和他的弟弟諸葛均,靠著叔父留下來的微薄財產,過著晴耕雨讀的生活,以等待仕官的機會。

不過基於叔父生前的關係,諸葛家仍和襄陽當地的世家有著相當密切的往來。二十歲的時候,諸葛亮娶與荊州牧劉表有親戚關係的世家黃承彥之女為妻,而諸葛亮的大姐嫁給了蒯氏家族的蒯祺,二姐則嫁給了當地豪族子弟龐山民,日後與諸葛亮齊名的“鳳雛”龐統,也是出於此門。

坊間常以“手無縛雞之力”來形容諸葛亮的文弱書生形象,也用以表示其鬥智不鬥力的優點,其實這和真實的諸葛亮的形象是完全不同的。

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实际并不高明

諸葛亮是標準的山東大漢,身高為古尺的八尺餘,即現在的一米七八到一米八〇,體形雄壯魁偉,年輕時更經常自己做農事,平時喜好自己動手,創造各種工具。

他個性嚴肅,長於思考,但行動謹慎,自我要求較高,因此交友不多。在東漢末年文人重視相互標榜的風氣下,當地的讀書人對諸葛亮的評價並不高。正史《三國志》上便記載,諸葛亮常自比為春秋戰國的名將管仲和樂毅,但“時人莫之許也”,只有和他交往頗深的荊襄名士司馬徽、徐庶和崔州平,相信諸葛亮的確有與眾不同的才華。

當時的劉備正被曹操逼得走投無路,勉強逃到荊州接受劉表的保護。劉表名義上雖和劉備建立同盟陣營,但實際上只是讓劉備在新野地區組訓傭兵,以作為曹操軍隊攻打荊州時的第一道防線而已。

雖然軍事情況異常緊急,但歷經長期挫折的劉備,仍然頗有自信地為自己的事業尋找能夠作中長期規劃的策略專家。經由荊襄名士司馬徽和徐庶的推薦,劉備判斷這位不重視虛名,卻對自己的謀略頗為自信的年輕策士,正是目前最需要的人才。因此,他接受徐庶的建議,冒著寒冬風雪,拜訪隆中草廬中的諸葛亮。從日後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自陳的“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的語句,相信這段“三請孔明”的故事,應屬史實。

當年劉備四十八歲,出道二十一年,已擁有全國性知名度,並當過徐州牧及豫州牧(地方最高軍政長官);諸葛亮年僅二十七歲,是剛完成學業的新人,但劉備仍非常虛心地聆聽諸葛亮的規劃處女作——《隆中策》。

《隆中策》是這兩位初見面的君臣,近乎“白日夢”地探討危機中的中長期規劃。當天,諸葛亮和劉備一定進行了相當冗長、細膩的逐項討論,並徹底交換彼此的意見。現存的《隆中策》僅是後人整理的簡單資料,但從其中我們已可看出這位日後表明“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的年輕策士,其實擁有相當高的企圖心。他對情報的蒐集和天下大勢的分析完整而高明,以周詳而合理的企劃頭腦,提出了一套具體計劃及實施步驟,難怪劉備感到“如魚得水”了。

綜觀諸葛亮“下山”後的努力和作為,可分為三個階段,在各個階段他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自然也展現著不同的風格及策略。

第一階段是“軍師”角色。從新野組訓軍團,歷經當陽之役、赤壁大戰,到入侵益州、擁有漢中為止,這些戰役的主角都是劉備,諸葛亮僅做輔佐性工作。

第二階段是“政治家”角色。從劉備自封漢中王,到白帝城託孤為止,這期間劉備主外,諸葛亮主內,負責制度的建立、後勤工作的支援。

第三階段是“遠征總司令”角色。從五月渡瀘的南征戰役開始,歷經北伐中原,到五丈原上病逝營中為止。

《三國演義》的作者,描寫了諸葛亮最精彩的橋段:“霧中借箭”“借東風火燒赤壁”“六出祁山”“火燒箕谷”“八陣圖困陸遜”“死諸葛走生仲達”……在這些情節中,諸葛亮幾乎成了“曠古絕今,神出鬼沒”的超能力戰爭天才。但依正史《三國志》作者陳壽的記載,諸葛亮真正表現得最好的反而是第二階段,至於第一階段和第三階段,實際上並不算高明。

從建興五年到建興十二年的七年間,正史上記載,諸葛亮前後進行四次北征的軍事行動。雖然其間也曾獲得相當程度的成功,但最後都無功而返,這固然多少是彼此實力相差太遠所致,然而和諸葛亮一向過分審慎、即使關鍵時刻都不願冒險的“兵法”,也有著相當的關係。陳壽在《諸葛亮傳》最後的總評中表示“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也有相當的道理。

由於不是行伍出身,諸葛亮沒有豐富的作戰經驗,這也是他在戰場上應變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因此,諸葛亮的軍事行動著重於事前的安排及審慎的部署,光看他數度擊敗曹魏名將司馬懿、曹真和張郃,諸葛亮的軍事才華應稱得上高明。陳壽以“結果論”,批評他不擅將略,以致征戰無功,其實也不盡公平。

戰略擬定雖頗高明,但在戰術運用上,諸葛亮的確過分謹慎。他思慮周密,創意的點子又多,行動上則太傾向於完美主義,的確如魏延所批評的,缺乏在關鍵時刻拼命一搏的投機精神,因此雖常積小勝卻無法成大功。

諸葛亮個性嚴肅,心思細膩,長於創造性思考,喜歡自己進行研究發明。也因為如此事事躬親,諸葛亮身體和精神上遭受極大的壓力,以致身體長期遭受嚴重損耗。史料記載,凡鞭笞二十以上的刑罰,都必須經由他親自批審。他本質上是如此地愛護部屬,用法雖頗嚴苛,卻仍深受敬愛。以這樣的個性,處理日以萬變的軍事行動,難怪他的胃要受不了。五丈原對陣時,司馬懿得知諸葛亮飲食大量減少,卻又事事操勞,顯然是長期焦慮引發的嚴重胃病,便判斷諸葛亮必不久於人世,因此利用持久戰以待其病情惡化。一代兵法大師仍無法克服自己心理上的弱點。

《諸葛亮傳》最後的總評,陳壽寫道:

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依史料看來,陳壽的評論,自然比羅貫中小說式的渲染更接近真實世界的諸葛亮。

《諸葛亮傳》

天地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