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漢獻帝得知劉備稱帝后,對著蜀國方向連笑三聲,這是真的嗎?

首先這個題目中表述的內容是子虛烏有的事,不說正史,連野史都算不上!

真不知道這裡一個個打著“歷史”頭銜的創作者為何要以訛傳訛?還一個個言之鑿鑿地說漢獻帝肯定笑了。。。還能分析出每一聲笑是什麼寓意。。。我的天吶,到底看沒看過史書啊?

發明出“漢獻帝聽說劉備稱帝后,為何對蜀國方向連笑三聲?”這樣鬼話的人,真是無恥之尤!我看其動機就是為了引出一群帶有立場偏見的人紛紛出來腦補。

談點正事

讀史書讀成“帶立場,有偏見的黑吹”是一件很low的事。

前不久,在我答某關於曹操和劉備的題目裡,一群曹操粉絲真是莫名其妙,既然大家都承認曹操很厲害就行了嘛(我也承認嘛),不知道是出於什麼動機,非要證明曹操是大漢忠臣。

我說曹操當魏王的事,曹粉又說“曹操憑本事當的,憑什麼非要讓姓劉的當?”

是啊,我也認為曹操憑本事當的魏王啊,但是後一句反問我又是什麼情況?為什麼你們又非要說他是大漢忠臣?

更有曹粉質疑我:你說曹操稱魏王是不忠漢室,那劉備稱漢中王就是忠於漢室了?

我說:我可沒說劉備就一定忠於漢室啊!

劉備領漢中王時,就是自己上書,自己給自己封的漢中王,然後派人把奏章打包送到許都天子劉協那裡去,根本就不用管劉協的意見。

因為不論劉協批准還是不批准,都影響不了劉備當漢中王這個既定事實。

——曹操稱魏王也是同理。

在《三國志》中,陳壽寫曹操當魏公、魏王時,都是說漢天子劉協給曹操策封的;

到了范曄寫《後漢書》時,范曄寫這些內容時,一個個都加上一個“自”字:

  • 曹操自為丞相、曹操自立為魏公、曹操自進號為魏王。。。

范曄都明白的道理,現代人還不明白!

什麼是英雄,什麼是亂臣賊子?

曹操和劉備一起吃飯時,從容說道: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曹)操耳!

在史學家看來,分漢天下者,三家:曹劉孫。

我說是他們三家也是亂漢天下的參與者,往極端了說,亂臣賊子!一個都跑不了!

如果曹劉孫三家真要是一個個都是忠臣,就應該好好學漢末的河內太守、兼建義將軍張楊。

據說漢獻帝得知劉備稱帝后,對著蜀國方向連笑三聲,這是真的嗎?

張楊才是正史上記載的,在建安年間,迎天子東歸至雒陽的首席大功臣,在饑荒時期,還節衣縮食,與荊州牧劉表一起掏錢給天子劉協修築了“楊安殿”。

  • 因為修築這個宮殿,張楊出力最多,功勞最大,所以他給這個宮殿命名為“楊安殿”。

劉協進了宮殿,有了住處後,張楊沒選擇留在雒陽做權臣,參與掌政,而是選擇主動離開,他在臨走前,還跟其他期望掌權的將領怎麼說呢?

他說:天子當與天下共之,幸有公卿大臣,(張)楊當捍外難,何事京都?

翻譯一下:

張楊說:天子當與天下共有,朝廷幸有公卿大臣守護,我張楊應該出去守衛地方(河內郡),何必非要參與朝廷的事?

看看這政治覺悟,張楊這才叫大漢忠臣好嗎?!

政治本是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純潔如張楊這種人,不去弄權,選擇主動退出,後來因為太過於“宅心仁厚”,被下屬殺害。

  • 只有曹操這種人,厚著臉皮佔據朝廷,打擊異己,
  • 只有劉備這種人,厚著臉皮寧可寄人籬下,也要謀求割據(往好了說,是靠衣帶詔加持自己的反曹行為,本質上,他若反曹成功後,也絕對不可能選擇做臣子的,即使他本人願意,他下面的人也不會同意),
  • 只有孫權這種人,厚著臉皮佔據江東,觀望時局,首鼠兩端。

他們沒有一個人願意主動說,我願意效仿張楊,做大漢忠臣,放棄兵權,接受漢獻帝調遣。

李宗吾在民國時開創“厚黑學”,並拿曹操、劉備等人舉例,也就是說穿了這層窗戶紙嘛!

歷史不是童話

我說曹劉孫厚臉皮,這可不是貶義,我只是希望純潔的某粉能夠早日認識到,認為曹劉孫是白蓮花一般存在的人物,那是童話書看多了,靠童話世界般的認知來解讀歷史。

曹劉孫三人對於歷史來說,我們後人能夠評價他們都是英雄豪傑,就足夠了,非要把他們洗白成大漢忠臣,好人中的典範,這是有病。

就跟現代某些偶像愛豆爆出負面新聞之後,粉絲們一個個哭天喊地說不相信一樣。

我看,都得治!

回到正題

劉備在蜀地稱帝,漢天子劉協被貶為山陽公,史書上可沒有“他笑劉備”的記載。

當初劉備能夠決意出走許都,背叛曹操,還是劉協及董承運作的“衣帶詔”的緣故呢。

等到劉備在蜀地稱帝,劉協笑什麼?憑什麼笑?

劉協秉政期間,大權旁落,面對曹操的強勢,他無能為力。他真要稀罕這個皇位,想對得起祖宗,他怎麼不能跟後世曹髦一樣博一把?

(曹髦曰)“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廢辱,今日當與卿等自出討之。”……帝(曹髦)乃出懷中版令投地,曰:“行之決矣。正使死,何所懼?況不必死邪!”

——看看曹髦的豪言壯語,再看看劉協,他有這個必死的覺悟嗎?

明顯劉協已經認識到自己和曹操之間的巨大差距,選擇得過且過了罷!

所以,劉備在蜀地稱帝,宣稱延續漢祚,劉協又憑什麼笑他?

自己沒能力,怪人家沒幫他?

劉備真的打贏了曹操,收拾了孫權,他會還政給劉協嗎?

想想也不可能嘛!劉備憑本事得的天下,憑什麼讓給劉協?劉備手下那麼多人才(關羽、張飛、諸葛亮等),是絕對不可能脫離劉備,改效忠劉協的。

所以,劉協在禪讓之後,認清現實,安心做自己的山陽公,誰當皇帝都無所謂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